空调地图大挪移:谁在为越来越热的夏天买单?
创始人
2025-07-19 10:02:01
0

《空调地图大挪移:谁在为越来越热的夏天买单?》

如今,空调地图正悄然发生大挪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天愈发炎热,曾被视为避暑圣地的北方地区,如今也频繁遭遇高温侵袭,空调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而南方地区,虽一直是空调消费的大户,但如今也面临着更极端的高温天气,对空调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然而,这背后是谁在买单呢?是消费者,他们不得不为高昂的电费和空调购置费用而烦恼;是能源供应商,需加大能源供应以满足需求,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成本;还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因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而承受着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从南到北,热浪席卷全国。


山东烟台、江苏盐城等1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河南遭遇1961年以来最热7月,局地气温高达44.4℃;东北地区同样遭遇高温天气,我国最北端城市漠河气温一度超过35℃……


高温天气下,“避暑神器”空调需求量大涨。近日东北地区空调“一机难求”,甚至还要从广东抽调安装师傅赴东北支援。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加上地域南北分布广,对空调需求自然不同。我们梳理历年数据发现,此前一段时间,各省份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增长趋势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方,空调拥有量增长越快。


而最近几年,青海、云南、东北、贵州等避暑地,空调拥有量增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比如云南9年间猛增近10倍,吉林、辽宁增长也均超2倍。各地空调数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趋势。


一、江浙沪空调拥有量居前


连日来,20余省区市遭受高温“烤验”,影响范围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一,部分地区40℃高温不熄火。


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近10天全国高温气温实况图来看,除了青海和西藏还有绿色和淡黄色区域,其他省份基本已处于红色高温,特别是川渝、湖北、陕西、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而这些地方,其实并不是空调最多的区域。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从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来看,全国平均水平是145.9台,相当于每个家庭有1.46台空调。


分省份来看,江苏是最多的,达到237.3台,超过200台的还有浙江、重庆、广东、上海等地。TOP 10省份中,还有河南、北京、天津、福建、安徽。



可以看出,空调拥有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不是在气温最高的区域。


相比而言,上述高温地区中,不少省份的空调拥有数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比如陕西、新疆等地。正在经历高温的四川,其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刚刚超过全国水平,为151.2台。7月17日,全国高温TOP 10城市中,川渝占了“半壁江山”。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而空调拥有量较少的省份,则与“凉爽”强相关。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和西藏,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四季如春的云南、凉爽宜人的贵州,这些省份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均低于30台。


一个例外是新疆。新疆虽然夏季气温高,但空调数量也排在全国末尾。新疆由于空气较为干燥,室内实际体感温度会显著降低,而且新疆早晚温差大,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每日高温时间较短,夜间凉爽无需空调。


二、凉爽地区空调需求猛增


绝对数量之外,增长情况更能反映变化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最早可查询的1998年,还只有城镇地区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数据,全国平均水平是20.01台,农村地区空调拥有量较少,未纳入统计。


当年,广东城镇地区每百户家庭已经拥有71.05台空调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些许出人意料的是,当年,重庆的户均空调拥有量比上海还高,位列全国第二。1998年,重庆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67元,而上海是8773元,重庆的“火炉”特性或许推高了空调的需求。


从1998年到2023年的20多年间,各省份空调拥有量排名发生了显著变化。1998年,TOP5依次是广东、重庆、上海、天津、浙江;而2023年,TOP5变为江苏、浙江、重庆、广东、上海。



变化最明显的是江苏和浙江,当年江苏只排在第八位,目前已经全国第一,浙江则从第五变为第二。这20多年也是江苏和浙江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目前江苏GDP排名全国第二、浙江排名全国第四,其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数据显示,过去一段时间,空调的拥有量基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我们也观察到,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对比2015年至2023年的数据,每百户家庭空调拥有量增幅最大的是云南、西藏、吉林,辽宁、黑龙江增幅也居全国前列。这些地方大多是传统上的“避暑胜地”,理论上对空调的需求量应该不高。



一个高度相关的因素是,最近几年热浪频发,这些地方的夏天也没有那么凉快了。


在东北,今年夏天空调销量大涨。京东平台数据显示,近7日东北地区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跻身成交区域TOP10,首次购买空调用户数增长超60%。


高涨的需求导致短时间内空调无人安装。据报道,不少广东、陕西、四川等地的安装师傅被抽调至东北紧急驰援,即使这样有市民安装空调仍需等待一周。


全国的空调需求量也在增长。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月下旬至7月3日,全国新一级能效空调销售同比增长82%。


三、频发的极端高温天气


过去20多年,空调从“奢侈品”逐渐变为日常家用品。


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是城镇家庭空调数量快速上涨的阶段,平均每户家庭已至少拥有1台空调。


而农村地区空调增长则主要是2010年之后开始的,一直到2023年才达到户均1台。


推动空调数量上涨的因素,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与频发的高温天气有关。


《中国气候公报(2024)》显示,202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1℃,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6.6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最新发布的全国气温距平更好地反映了各地不同的情况。所谓气温距平,是指当前平均气温与同一时期多年平均值的差值,是更长期变化的体现。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中央气象台信息显示,最近一个月,我国几乎一半区域的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平均气温高,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南、东北、新疆、川渝等地。东北更是全面飘红,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平均气温上涨了4~6℃。


四川并非传统高温区,但近年极端高温频发。2022年、2024年、2025年,连续出现超40℃高温。就在7月17日,四川石棉、渠县达到41℃,成都温江站38.2℃,打破了当地7月最高气温纪录。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和已有研究看,极端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上升,像2025年这种级别的高温事件,将来可能不再罕见。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成为各地管理者的新任务。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樊杰对城市进化论分析,相比于乡村,城市有热岛效应,人群也更加聚集,高温问题更显著。


除了使用空调降温,樊杰认为,城市规划和建设可避开“大广场”模式,把绿地、水体合理分散布局在城市中,用绿廊串联城市内外生态,形成风道和冷源。


许小峰认为,还应提高能源系统韧性,比如建设更加高效的输电系统和可再生能源冷却设施;公共健康层面,要建立完善的“热风险地图”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全民适热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作者:唐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