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日本从职业棒球“入手”
创始人
2025-07-18 22:02:01
0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而日本却从职业棒球“入手”来应对这一问题。职业棒球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庞大的粉丝群体,通过将棒球与生育观念相结合,举办各种与生育相关的棒球活动。比如,在棒球比赛现场设置生育咨询区,让年轻球迷在享受棒球乐趣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生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这种创新的方式,以年轻人喜爱的职业棒球为切入点,巧妙地引导他们关注生育问题,为解决年轻人不愿生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远在美国的大谷翔平,又一次影响了日本棒球。


今年4月,这位洛杉矶道奇队的明星球员曾短暂地离开了赛场,不是状态不佳,也不是因为伤病,而是为了陪伴妻子生产,迎接家庭新成员的降生。仅在2天之后,他面带“新晋爸爸”的幸福笑容回到球场,继续为队伍挥动他的球棒。


但如果大谷翔平仍在日本打棒球,这样的温情故事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休不了假的棒球运动员们


为什么这样说?


在日本职业棒球联赛(Nippon Professional Baseball,NPB)中有这样一项规定,若球员因伤病、私事或战术安排被从一线队的名单上“抹消”,则必须等待10天才能重新加入到一线队的名单中。


而棒球比赛不像其他体育项目会尽量减少“背靠背”的赛程安排,在常规赛期间,往往会出现一周6天都在比赛的情况。一线队的核心球员缺阵10天,就意味着球队将在至少6场的比赛中损失一份强大的战力。


NPB本周的赛程安排表 图源:npb.jp


并且,一个棒球球团不只有一线球队,二线、三线的球员也始终渴望着在最顶级的联赛里登场。球队的更新换代,很有可能就在这“10天”里完成。


在这个规定背景之下,出于对队伍成绩与职业生涯走向的考虑,许多球员不得不在职业和家庭之间做出艰难的“二选一”。然而,同为棒球顶级联赛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却早在2011年就引入了“陪产假名单”制度,允许球员因陪伴妻子生产而请假离开球队72小时。达比修有、铃木诚也等日籍MLB球员就曾使用这个规则以见证自己孩子的诞生。


所以,在看到大谷翔平这位至关重要的核心球员都能在紧张的赛季中请假陪产后,日本棒球选手们坐不住了。


6月27日,日本职业棒球选手协会在与NPB举行的行政谈判中提出在职业联赛中增加“产休制度”的要求,制度内容包括了允许球员在因家人生育等原因离开一线队后,仍能在短时间内重返赛场。NPB接受了这一提议,表示将积极考虑该制度的引入。


NPB与日本职业棒球选手会协定引入“产休制度” 图源:每日新闻


这看似只是职业联赛制度的一个微小修正,却有可能成为日本棒球职业联赛的关键变革。


一方面,对选手来说,他们终于在家庭与职业之间拥有了一个平衡的选择,既能为队伍的胜利而征战,也能在爱人最需要自己的时刻陪伴在她身边,承担起家庭角色的责任。同时,这也代表着球员们“职业选手”和“家庭成员”的双重角色得到了职业联赛的理解与支持。


另一方面,于联赛而言,当制度从死板的硬性标准转向“照顾个体需求”的柔性设计时,意味着联赛的管理能力正在进步。人性化的管理,让运动员更愿意以长期发展的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能帮助联盟打造良好形象以吸引更多年轻选手加入,从而得以不断扩张并走向持续发展。


那么,如此人性化又有益于联赛管理的制度,为何直到今天才被提起?


“少子化”的现实改变体育联赛


其实,日本选手协会早在2021年就提出过类似建议,但由于制度草案尚不成熟、球团竞争压力加剧等因素,最终未能被NPB采纳。


如今NPB能够“松口”同意,很可能是出于当下日本社会结构正在面临的一大危机——“少子化”趋势严重。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数据显示,日本2024年的出生人数首次跌破了70万,刷新了历史最低纪录,也远低于政府的预测数据,这背后无法忽视的一大原因,就是持续走低的婚姻率。


2023年日本的结婚人数为47万多人,结婚率仅有0.39%,2024年的结婚率甚至降到了战后第二低。年轻人抵触结婚,出生率自然也随之下降。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婚姻数据 图源:日经中文网


尽管日本积极推出了“异次元少子化对策”、育儿补贴等各种激励政策,但也没有完全解决年轻人的顾虑。


东北大学高龄经济社会研究员指出,想要应对“少子化”,必须改善生育环境。随着经济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女性结婚后不会像过去一样辞去工作回归家庭,而一直以来,日本家庭都存在着严重的“父职缺席”问题,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女性很可能要同时承担工作和育儿的两大压力。


为改变这一家庭分工结构,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日本于2022年实施男性育儿假政策,推广“男女共育”的社会理念。


而NPB作为日本影响力最大的职业体育联赛之一,若连保障运动员们平衡家庭与职业的角色、承担育儿的责任都无法实现,不就代表着那些鼓励男性回归家庭的相关政策失去了其应有的效力?


于是,“产休制度”被人们重新提起,有了被慎重考虑的机会。这不只是NPB对联赛管理制度的优化,更是一种面对社会的表态,意味着职业体育联赛也在鼓励父亲陪伴家庭、参与到育儿之中。


体育,开始回应社会


在学生体育联赛极为发达的日本,许多运动员在踏入职业赛场之前,便已因校际赛事而被周边居民所熟知,他们不只是邻居、观众,对运动员而言更像是家人般的亲近存在。还有更多时候,学校难以负担学生参赛的费用,也要依靠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支持。毫不夸张地说,若没有群众的托举,一些选手的运动生涯也许会早早结束,更不必说走上职业道路。


这就是为什么体育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因为参与竞赛的运动员、教练、裁判员以及工作人员们都是社会里的一员,他们也是父母、伴侣、子女、朋友,是有血有肉、有生活压力和社会期待的普通人。


所以,体育联赛从来都是社会的缩影,看似不起眼的制度改革,反映出的是体育界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深刻联系。


就像在过去,我们尊崇个人英雄主义,在体育竞赛中追求“牺牲自我以成就成绩”的英雄叙事,于是,运动员带伤上场、超越身体极限的事迹得到广泛宣传,那些在多选题中没有选择竞技的选手则被唾弃为“懦夫”。


但体育的内涵与精神,本不该通过运动员的血汗和牺牲来表达。当观众开始关注个体的合法权益时,体育也理应给予运动员们制度的保障与各方面的支持,以回应观众和人民的期待。


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体育联赛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在努力践行。


在女性生育自由被广泛重视的当下,WTA为球员提供了最高12个月的带薪产假;


当社会心理疾病年轻化趋势不断加重,NBA要求每支球队配备心理医师并关注球员的心理健康;


人们对合法劳动权益的维护意识不断提升时,NFL推动新劳资制度改革以增加球员的收入……


这些制度虽然只在体育场中生效,但折射出的却是人们对拼搏精神的追崇、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对社会进步的想象,其影响已远远超越体育本身。


同样的,NPB引入“产休制度”的决定,也是对“体育是为人服务的”这句话的生动实践。


希望在不久后的一天,日本职业棒球选手的名字会像他们那些征战大联盟的同乡一样,出现在队伍的“陪产假名单”甚至更多元的“事假名单”中。


到那时候,体育就不只是关乎胜负与荣誉那么简单了,而是正在回应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我们在期待一个怎样的社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育产业生态圈,作者:ECO氪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