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仲恺高新区式印发《仲恺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仲恺科创十一条”),每年给与揭牌挂帅项目最高100万元的扶持,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实验室给与100万元的奖励,力争到2027年年底,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孵化载体两个以上,推动R&D占GDP比重达8.8%及以上。
至2027年年底,力争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孵化载体两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两家以上,建设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占比超50%,科技孵化载体数达27家以上,当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25亿元以上,推动R&D占GDP比重达8.8%及以上,争创国家一流高新区。
全国首个
政府集中采购高企认定保险落地仲恺
日前,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完成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费用保险项目政府采购招标工作,总保障额度超2200万元,计划为仲恺高新区当年申报高企的400余家企业提供高企认定不通过的费用损失保障,鼓励能报尽报。据了解,该项目是全国首个政府集中采购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保险项目,是一次科技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尝试,也是仲恺高新区多样化创新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自2021年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平台试点高新区后,仲恺高新区积极构建独特的“创新+信用”双轮驱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依托自主打造的企业创新积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实时查询自身积分、创新能力对比及排名。政府能借此精准推送政策与金融产品,金融机构也能便捷获取企业关键信息,实现增信授信,搭建起一座政银企高效沟通的桥梁。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仲恺高新区首创“先代偿后补偿”政银担合作模式。仲恺高新区联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设立风险资金池,仲恺高新区、合作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三者按照2:6:2的比例分担风险,出现风险后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先行垫付,政府次年补偿的方式落实资金。此机制既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少问题,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境内上市企业
近4年平均每年新增1家
近年来,通过出台《仲恺高新区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仲恺高新区逐步建立并完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对企业的发展升级路径,仲恺高新区着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梯度培育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
在深入调研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痛点难点后,仲恺科促局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发展的直接赋能,如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扶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揭榜挂帅”等技术攻关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科技企业周边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减少企业发展顾虑,如通过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备案制和“白名单”制度优化科技服务供给、推动科技金融为企业发展赋能。
在体系、模式、服务创新等系列惠企政策加持下,仲恺高新区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区内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060家,高新技术企业1117家,专精特新企业308家(其中“小巨人”25家),境内上市企业10家,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5年年均增长2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年实现翻番,境内上市企业近4年平均每年新增1家。
建设目标
“仲恺科创十一条”措施
1 重点支持开展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每年遴选一批填补行业空白、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研发项目予以支持,其中对成功立项的单个项目支持比例不低于揭榜金额的10%,最高给予每个不超过100万元立项扶持。
2 鼓励新质生产力场景应用,每年发行50万元至100万元检测券,支持企业向服务机构购买研究开发和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每年发行50万元至100万元算力券,在高新区内企业可申领算力券租用算力。
3 对企业与高校院所在区内合作打造的产学研平台,给予立项支持,单个项目支持不超过100万元。
支持区内研发机构、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活动,经认定的技术合同登记额当年超过1亿元的研发机构、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支持。
促成辖区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且完成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或技术合同登记点,根据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每年度一次性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奖补。
4 对新认定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5万元的奖励;对动态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的省重点实验室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
5 对首次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给予一次性最高30万元奖励。对动态评估结果为优秀、良好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
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成果转化、升规纳统,或认定为高企、专精特新、国家“小巨人”,给予新型研发机构10万元/家的奖励。
6 为仲恺主导产业企业提供研发试验、工艺验证、检验检测、设备共享等公共技术服务,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择优按公共服务平台年度服务性收入的5%给予运行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补不超过20万元。
7 对于认定为标准级、卓越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的运营主体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奖励。上一年度,在孵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比超过50%的,给予运营主体20万元奖励;参加国家运营评价的载体,对获得评价结果为“A”等级的,给予10万元奖励;参加省级运营评价的载体,对获得评价结果为“A”等级的,给予5万元奖励。
8 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给予2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给予50万元安家补贴;对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给予100万元项目资助经费。
9 完善企业创新积分管理系统,按企业年度平均贷款余额,分别按不超过2%、3%补贴已发生的利息;每年安排总额不超过600万元资金,设立仲恺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银担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每年安排总额不超过100万元资金,支持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
10 按辅导通过高企认定总数给予0.5万至1万元/家梯次奖补,单个辅导机构当年奖补总额最高30万元。对首次升规纳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奖励20万元。
11 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或者个人,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获得广东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单位或者个人,分别给予一次性资助5万元、1万元、1万元;对杰出发明人奖给予一次性资助1万元。
采写:南都记者 杨振华 实习生 张媖玫 制图:黄亚岚(即梦AI 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