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不少耳熟能详的超头主播逐渐淡出视野,或降低了直播频次。达人带货退潮现象的另一面,是直播电商向品牌商自播的更迭,以及电商行业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变迁。
在7月11日以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现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介绍,2025年上半年的抖音电商商品交易总额中,达人带货的占比只有约30%,品牌自播与货架场景合计则上升至70%左右。另经测算,2024年1-11月,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达4.3万亿元。其中,店播(店铺自播)贡献占比达52%,店播成为商家参与直播电商的主要模式。这一趋势与此前电商平台的数据相吻合。
在7月11日以电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现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发表主旨演讲。
在李勇坚看来,尽管引入明星和专业达人主播带货带来的销量和转化率十分显著,但是也面临着佣金过高和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而且,达人主播的身份存在悖论:一方面要维护与粉丝的关系,跟品牌方博弈,另一方面要从品牌方拿钱,“主播很难保持身份中立性”。
李勇坚认为,多个因素驱动品牌商家开展自播:其一,直播电商的庞大市场,是品牌商家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其二,直播电商生态环境成熟,降低了品牌商家的进入壁垒;其三,平台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得平台大力扶持品牌直播;其四,与找达人直播相比,品牌通过自播的方式,掌握了定价权和内容权,在直播时除了带货外,还能更准确地传播品牌故事,积累私域流量。
从整体数据看,直播电商用户仍保持较快增长。李勇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的电商增量中,预估有80%以上来源于直播电商。但2024年人均直播电商购物支出为7524元,低于电商大盘的人均1.59万元。
另外,李勇坚援引国家统计局和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指出,2024年,直播电商的客诉量增速从2023年的52.49%降至19.29%,且投诉数量只有网购总投诉量的3.05%。
从这背后,李勇坚看到直播电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趋势。他说,近年来随着直播电商监管体系逐渐完善,直播电商平台主动完善治理规则、积极拥抱合规,推动了行业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直播电商进入专业化时代,开始从拼价格、拼流量、拼主播,向拼专业、拼品质、拼服务转型,分工更加精细,提供更正规的货源。
随着直播电商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数据和AI技术也被赋予更高价值。李勇坚表示,从直播电商平台看,更高的人、货匹配效率是竞争的关键。而提升人货匹配效率需要平台不断收集和挖掘消费者、商品、品牌等各方面数据要素价值,不断地优化算法,优化匹配机制。还有一些电商商家借助AI数字人填补真人主播下播后的空隙,利用数字人主播的稳定性来实现直播的高效运转。
针对电商行业健康生态的营造,李勇坚指出,仅依靠产业链上单一主体无法推动,更需要产业链上的平台、商家、主播、消费者、政府等角色进行“价值共创”,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出品: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