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街头,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神秘组织”。他们专门以狩猎女性为目的,手段卑劣。据悉,该组织会对成员进行为期 4 小时的培训,收费高达 998 元。这些所谓的“培训”,可能传授一些不良的搭讪技巧和套路,试图通过不正当的方式与女性接触。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社会秩序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的安全与和谐,让女性能够在街头安心行走,免受这类不良组织的骚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 (ID:szdays),作者:白粥
“你参加过非诚勿扰吗,不然怎么那么像我的心动嘉宾呢?”
“美女,感觉你气质很不错,可以加个微信认识一下吗?”
“可以加你微信吗?我第一次来深圳,有机会一起玩。”
相信在深圳被搭讪过的人,都对这套语录不陌生,从七八年前搭讪培训班被起底之后,搭讪学员仍然活跃在深圳的各大商圈,套路一成不变。
不排除部分普通人真的遇到了心动嘉宾,鼓起勇气搭讪,但更多的是搭讪“熟练工”,将搭讪作为一种任务,以“广撒网”的形式收集并贩卖“猎物”的信息。
更有甚者,身上隐藏了微信摄像头,记录搭讪的过程,用以作为搭讪课程,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他们花重金从搭讪培训班学来的“技巧”,却使人反感、令人排斥。不仅剥削其他普通人的搭讪资格,更影响了被搭讪对象的公共空间安全感。
01、搭讪当“捕猎落单女性为“猎物”
“大概从去年开始,地铁、商场,都有遇到搭讪的,话术还都一样,最常见的就是问路…”
刚开始她还会热心指路,后来短时间经历了数次同样的搭讪,有一次那个路标显而易见,还有人这样问她,要加她微信,她便清楚了:这些都是搭讪组织出来的,拿她练手。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大雪学会了迅速辨别搭讪组织,在被搭讪时迅速回绝并离开。
“女生在外还是要有一点防备心,特别是一个人出行,不要因为被夸或者热心就上当,因为那些人大概率只是在锁定目标!”
她和朋友们分享了这些被搭讪的经历,竟发现大多数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尤其在她们落单的时候,并且,她们当时只穿着最普通的衣裳,没有用心打扮过。
这些搭讪者有一套特定的语录,七八年来依然没有多大改变,比如先夸奖对方,放下对方的心理防线。
“你好漂亮、你身材很好、你好有气质......能不能加个联系方式?”
他们在练手时,更多地向素面朝天、身材微胖、看起来乖巧的女性入手,他们预设这一类人群容易对身材和外貌自卑,更容易被撩到手。
他们有的时候也打苦情牌,总是自称“第一次到深圳”“刚毕业来到深圳”“什么都不懂”“想请教”,来博取共情,拉近距离。
他们也很会为自己设立人设,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中,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高质量男性的角色,方便“鱼儿”快速上钩。
“我刚出国留学回来,所以性格比较直接,遇到喜欢的不想错过。”
“我住在某高档小区,某名校毕业,父母公务员,很喜欢你这种类型的女生。”
在被拒绝之后,他们还更容易纠缠不休,一路跟随,将搭讪变成骚扰。有些女生害怕冲突,便答应了加上联系方式。
在这其中,不少未成年女孩因涉世未深、心思单纯,成为了高频目标,被搭讪后一度留下心理创伤。
几年前,深圳女孩木木才上初中,有一天她穿着短裙去商场吃饭,从坐扶手电梯开始,有个男的就一直跟在她身后,夸她气质很好,说他认识一个摄影师朋友想给她拍照。
木木拒绝之后,他还一直跟着,每一层电梯都跟在她后面,直到木木到了饭店门口,假装打电话找人,他才离开。
“我当时还小,表面镇定,实际上身体都有点微微发抖,这件事情一直我记到现在,我觉得在人流量那么大的地方,他们都尚且这么猖狂,很难想象人少的时候遇到这种人,他们会做什么?”
另一位未成年女孩也在商场中被这样搭讪过,当时她一口回绝,自己很急,不方便加微信。
但是那个人一直跟着她,并反驳她看起来一点都不急,希望能抽出时间加她微信,她当场束手无策。
更荒诞的地方就在于,有一些怀孕、身边有对象的女生,也同样被搭讪过,对方还称不介意她们已有对象。
“我当年怀孕七个月大着肚子都被搭讪,当时就知道不是什么正常组织。”“我和我老公一起也有人问,简直离谱”“我说不加微信,我有对象,他说没事,有对象也可以加。”
02、搭讪培训包装成情感指导4小时收费近千元
社交平台上,不乏针对深圳男性的搭讪培训班,这些机构将自己包装成“情感咨询”“约会指导”等情感指导机构。
他们的宣传语录更是令人咋舌,像某种男性向爽文,刺激着意向客户的“狩猎本能”。
“你抱着女生睡觉是可以的,但是对女生抱有希望是不可以的;你和女生亲嘴是可以的,但是你相信女生嘴里的话是不可以的;你左右都是女生是可以的,但是你被女生左右是不可以的。”
他们用这些话术给潜在客户洗脑,并列出一个月搭讪成功的数量去吸引客户,标榜收费虽高,但绝对物超所值。
一家专门提供“情感支持”的搭讪机构,以此推出了昂贵的销售套餐:
线下实战搭讪培训教学1500元/3天、3500元/7天。线上私教3000元/月,送一天线下课;5000元/两月,送三天线下课;7000元/三月,送五天线下课。
从搭讪到发展短期、长期关系,他们都会手把手教学,比如“如何约出来,如何聊天升温,如何转场私密空间”“如何速推妹子,短期内多拿结果,过把瘾”“泡到高质量女性,实现个人跃升”等等。
他们还能为客户提供私人订制,根据服务内容另外收费,比如在社交软件上帮忙收集女性资源、搭讪资源等等。
如果他们正儿八经地教导搭讪,教他们一些结交异性的技巧,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去交往,少一些套路,多一份真诚,确实情有可原,也不致使人排斥。
然而,他们把街头搭讪包装成一条灰产流水线:前端“情感话术”引流,中端“朋友圈人设”养鱼,后端各种虚伪和欺骗。
首先是他们的街头搭讪第一步——广撒网,美其名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实际面向的不止心水对象,而是所有可能加上联系方式的女性,必要时也会死缠烂打。
“兄弟们,很多时候被女生拒绝了,女生走得太快,而你又不够坚定,其实你要穿上疾跑鞋跟上她,一直追着问她要联系方式,就能要到。”
“在要联系方式的时候,用服从性测试,比如握她的手一直不放开,如果她一直不放开,说明她信任你。”
另一家深圳搭讪培训机构自称为“深圳搭讪王”,收费更高:线下培训4小时收费998元,四次线下收费2998元,八次线下4998元。
他们的教学内容都大差不差,但这家还透露可以教广撒网之后,同时脚踏多条船的话术、以及得手了之后想分开重找的话术。
学员也将会在培训班的群体,每天汇报搭讪成果和进展,分享经验。他们保证学员能够体验爱情的快乐,且能快速抽身,片叶不沾身。
03、偷拍搭讪视频引导网络暴力
搭讪本身并非一件恐怖的事情,但是从这些搭讪机构走出来的部分学员,脱单并非他们唯一的需求,手握大量异性联系资源同样也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
他们的愿景是当网红、当“情感导师”,利用搭讪这件事情以及被搭讪者的肖像权获利。
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深圳搭讪王”“情感tv”“深圳搭讪培训(7天包学会)”的账号,发布过不少搭讪视频,录制下他们完整的搭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未提前告知被摄者出镜并争取同意,而是通过眼镜、项链、首饰的微型摄像头或同伙远处偷拍。
在这些视频中,他们在公众场合上,虎视眈眈地盯着路过的异性,找准时机上前攀谈、制造身体接触、拿下微信,甚至直接邀请他们外出约会。
图源:抖音截图
一旦搭讪成功,那便会成为他们的教学素材,供其他的学员学习分析成功的原因,以致相关话术一乘十、十乘百的传播。
即使搭讪失败,那也能成为他们的素材,他们在视频上分析失败原因,提供“干货”,供学员参考。
社交平台上常见“今天搭讪了39个女生,成功了31个,其中9个有女朋友”“日常带学员搭讪,现场私教片段,搭讪10个成功8个”之类的视频。
这些视频非常明显的为偷拍角度,且被搭讪者全脸无遮挡。部分女性由于给了微信,评论区群嘲她们为“easy girl”“一看就很好泡”,在网友的评论里成了一副“不值钱”的形象。
图源:小红书截图
深圳女孩麟麟曾经遭受过这样的网暴,同事在网络上看到了她被搭讪的视频,将评论区那些“不堪入耳”的评论截图给了她,甚至还有人在人肉她。
她又气又恨,原本在公众场合被纠缠无奈给了微信,已让她感到十分不适,没想到还被偷拍放到了网络上被批判,造成二次伤害。
“我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么社死的时刻,当时被气得大脑一片空白。”她立马找到了拍视频的人删除,但由于传播量大,视频还被其他人截了图,给后来的生活造成了不少困扰。
在相关报道中,法律专家指出,在户外对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跟拍甚至偷拍,并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甚至是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对方的视频放到网络上等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根据不同情形,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多项权利。
虽说公共空间里,人人有表达的自由,但深圳人的公共空间隐私权,不应成为这些“搭讪者”们谋利的漏洞。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上一篇: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开始进驻
下一篇:乌山双骖园古荔枝树迎来采收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