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人,我喜欢自己身体的 5 个时刻。清晨醒来,睁开双眼,感受着新一天的活力,那是充满希望的时刻;沐浴在阳光下,肌肤被温暖包裹,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是惬意的时刻;翩翩起舞时,身体如灵动的精灵,每一个动作都散发着自信与魅力,此为自由的时刻;疲惫后安然入睡,身体放松,心灵得到慰藉,这是宁静的时刻;还有当我给予他人温暖拥抱,感受到彼此的心跳,那便是最有爱的时刻。这些时刻,让我深深喜爱着自己的身体,也热爱着生活。
最近大连工业大学的热点事件中,女性的身体又成为焦点。
这只是关于女性身体的一个切面。回到女性自身,从步入青春期开始,她们和身体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身体带来的麻烦、疼痛、羞耻感,起起伏伏,每个女性都在一点点摸索如何和身体相处。
而这一切,都值得记录下来。
于是,我们发起了一场关于女性身体的书写。有人分享了处理疼痛的具身经验、如何打破来自外界的“枷锁”,有人记录下那些很喜欢身体的时刻,也有人在身体里找到理解女性主义的入口。
这些痛苦和喜悦,是我们通过身体串联起来的共同体验。
我们把它们送给所有想要了解自己身体的女性,也希望你能在结尾继续接力这场身体书写。
这些时刻,我为自己的身体感到骄傲
@running
运动后出汗的时候,觉得女性的身体很美。
@Hannah
子宫创造生命。
@麦子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身体,正如《老友记》里说的,“女性可以多重高潮”。
@少喝奶茶
喜欢游泳,发现自己的浮力比男性大。
@running
抛开性特征与孕育属性,女性身体本身就具有形态各异的美感,细腻的皮肤,更少的体毛,我喜欢这种美感。
我也曾厌恶自己的身体,现在终于能和它好好相处
@早安
原发性痛经,15岁开始撸铁,神奇地发现,那年暑假没有太多痛经的记忆,后来痛经也会去健身,虽然身体疲惫,但动起来身体就暖了,多巴胺和内啡肽比止疼药还好用,持久。
痛经的解决需要更多的自我正视与善待,我身边大多数女性会隐忍,甚至不吃止疼药,这种甘愿受苦的心理,除了担心止疼药的副作用,可能也是某种程度内化的“自我惩罚”。
但疼痛也是可以解决的,不要憋屈,不要隐忍,去解决。
@Eva
小时候来月经觉得非常烦,但后来发现,由于激素,我有时可以对事情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有时行动力很强,这让我的情感体验更丰富,也对自己的需求更敏感。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长处,如果能好好利用身体的周期,我能获得很大的成长。不来月经不会有这么丰富的变化,每天都很单调,一眼望不到头。
《山花烂漫时》
@peach
不久前分手了,月经对我来说本来是场麻烦,后来发现它可以帮我更快地走出失恋。下一个月经周期的我,好像又是新的,就像月亮的盈亏一样。我的身体又过了一个月,之前的恋情只是生命这本书的一个章节。
@running
我是一个原发性痛经患者,每次来例假都让我如临大敌。例假前几天我会莫名情绪低落,烦躁,来例假前三天我会感觉头痛,腹痛,腹泻,小腹坠痛,全身无力,像正在经历一场小型的刑罚。
以前从不敢吃止痛药,担心形成依赖,后来通过科普了解到,合适剂量的止痛药是安全的,吃了药会感觉好一点,能维持基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这个对付疼痛和麻烦的方法的过程,也是自我照顾更深刻的过程。这让我觉得自己对身体更有掌控感,这种掌控感会迁移到其他事情上。
@香菜
以前确实对月经深恶痛绝,巴不得它消失。后来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女生,我很喜欢这些幽默风趣有内涵的女人们,和她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月经都会趋于一起来,我开始觉得月经就像一种女性友谊信物。要是哪天因为压力推迟了月经,我还会觉得自己掉队了。
《想吃饭的女人和想做饭的女人》
不戴胸贴出门的那一刻,我又害怕又兴奋
@走走停停
我很早就开始不穿内衣了,但夏天经常穿裙子和吊带,还是会用胸贴。胸贴粘性强,出汗后常常会让乳头的位置红肿发痒,但似乎也还可以忍受。我依然每天老老实实粘着,从没觉得有任何问题。
直到有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们,她经常不戴胸贴出门。受到她鼓励的我,也开始心动。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穿着一件深蓝色连衣裙,去参加一场聚餐。我的选择是这样的:“空着”出门,下地铁后再去卫生间戴上胸贴,我还没有做好面对长辈异样目光的准备。但即便如此,走出家门后我的心就开始砰砰跳,感觉到兴奋又紧张。好像一场冒险,这是从十几岁穿上内衣开始,第一次大白天这样出门。
这只是关于我身体的一次小小的甚至无人察觉的实验,但对我来说,却无异于一次“革命”——又一次打破了长久以来女性被规训的某种价值观。
《好东西》
这个过程中,我还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女性的互助和支持是多么重要。
和女性朋友讨论胸贴的问题,我们(不舒适的)的感受被确认、被接纳,这是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在互相鼓励中尝试迈出下一步,不然摘掉乳贴试试,先从深色的衣服开始,先从晚上出门开始,一点一点来。
然后,我们再次分享这个过程中的感受,为彼此的勇敢欢欣鼓舞,为那些不怀好意的凝视感到愤怒。
如果没有她们,我甚至从来没想过还能有这样的选择。
女性的身体,真的很有“韧性”
@Eva:身边有一位阿姨,乳腺癌康复之后每天坚持锻炼,运动后自信了很多,整个人看起来也容光焕发,原来癌症也没有那么可怕,女性的身体真的很有韧性。
@hacks:女娲创造生命,妈祖保护人民。
@香菜:我的外婆一直是一个嘴上念叨着活着没意思,又很有求生欲的女子。她一直爱吃酸菜,但生病住院后也再没吃过酸的,同理,抽了几十年的烟说戒就戒了。她前后摔断手臂腿脚四次,都八十几了,原本想可能就一直这样瘫在床上了,没想到最后居然好了。
@Blair:第一次让我对女性身体有了全新认知的,是我很喜欢的英剧《伦敦生活》,它让我知道原来绝经和衰老也没那么可怕,女性的身体不是只有性价值和生育价值,它首先属于我们自己。
《伦敦生活》
@Claudia
我是一名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这个病容易关节疼、无症状发烧、头痛,严重时会晕倒,还需要定期打针,注射处总是会肿胀并疼痛好几天。
所以我的日常生活几乎就是处理身体各方面疼痛的经验,生病已接近五年了,还在念博士,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到底该怎么毕业。
但慢慢地,随着无数次复诊以及和病友们的对话,我学会把身体当成一种容器,观察对它的输入(饮食,睡眠,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输出(大脑放松,心情愉悦,精力丰盈),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之前的疼痛。
我认真地听各个器官的声音,眼睛低垂很久,是不是困了?胃空空的,是不是饿了?脑子又开始疼了,需不需要多休息一下?关节疼痛又起来了,那先吃点药再泡泡热水,通过真实的身体感受连接到内心。
我在处理疼痛与身体的关系时变得越来越娴熟,有经验,也很平和,甚至为此生出一些可爱的骄傲。希望能继续活下去,活很长!
有一阵子症状很严重,身体经历了全方位的困顿。月经也久久不来,突然有一天,上厕所时感到一阵发热,是月经第一天,看到绯红的血迹,觉得自己仍有无所不能的可能性,有些振奋,这些实在是困顿日子里的亮色。
《内心强大的美女白川》
在身体里找到理解女性主义的入口
@举铁中
这两年,女性主义、爱自己很流行,但这些都是抽象的概念,会让像我这样的很多普通女性无所适从。后来我发现,身体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因为身体具体,真实可感,有可操作性。
不知道怎么爱自己就从照顾好身体入手。像照顾一个小baby那样,倾听它的信号,是不是冷,是不是饿,是不是困,然后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让身体舒服。把基础方面照顾好了就可以往更高一级探索,如何让身体愉悦,多做让它愉悦的事。
女性最缺的胜任感也可以从身体开始练习。胜任感的意思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事情,通过运动、舞蹈感受身体层面的变化和进步,这种胜任感会迁移,进一步相信一个人也可以很好地生活,相信离婚后天不会塌,相信热爱的事情能带来回馈。
我们还可以试着从内部而非外部去感受自己的身体。父权社会对女性伤害很大的一点就是我们习惯了从外部审视自己的身体,就像有一双眼睛一直盯着,是不是瘦,是不是有吸引力,是不是好女人。站在外部,就离自己的身体远了,身心分离。
内部和外部是一个微妙的自我观察视角,比如衣服穿上“显瘦”是外部视角,“舒服”是内部视角。这种练习也会延伸到心理层面,不再想象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是去探索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漫长的青春期,我也曾厌恶过身体很多年,但现在,身体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注:以上昵称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编辑:寒冰,责编: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