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热翻了一个北方人
创始人
2025-07-17 12:42:11
0

长沙,那可是真的热翻了一个北方人呐!炎炎夏日,长沙的街头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笼罩着。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柏油路都快被晒化了,走在上面脚仿佛要被黏住。即便躲在室内,空调也一刻不敢停歇,呼呼地吹着冷风,仿佛在与外面的酷热抗衡。北方人初到长沙,简直被这炽热的温度惊到了,平时习以为常的温度在这里却成了难以忍受的煎熬。那汗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往下流,让人瞬间明白什么叫“火炉”城市,长沙的热,真的让人记忆深刻,难以忘怀。



今年夏天有多不简单?我在网上看到一张图片,写着“中国冷极-根河 39.5°C”。


六月我在东北,朋友发消息说:今年的长沙晒得肉疼。我在想,什么叫晒得肉疼?等月底回到这座“大蒸笼”,我不再怀疑,因为真的肉疼。


回想了一下,我在这座城市待了八年,这份肉疼并不是今年独有的,而是每年都如此。


最早肉疼,是刚来长沙时,大学军训的操场上,踩在垫了两层卫生巾的军训鞋上,站久了依然如踩指压板般难以站立。比这个更难以忍受的,是头顶的太阳,领导站在阴凉的主席台上指挥,我们三百六十度旋转,充分又必要的接收了四十度太阳的照耀。


在一只风扇摇摇欲坠的大学宿舍,半夜被汗珠烫醒是常有之事,下铺舍友买了个充水床垫,不一会就变成了热水床垫。晚饭也不敢吃辣吃咸,不然要面对的是又热又渴的局面。


在长沙,一年到头最难熬的就是夏天,运气不好的话,这里的夏天会从四五月持续到十一月。工作以后如果有了辞职的念头,心里想的也是——等过了这个夏天再说。


毕业开始实习,我每天早上骑着电动车从星沙到开福区,途经一条笔直的三一大道。我上班的时间也是洒水车在这条路上工作的时间。有一天,洒水车从我身边经过,猝不及防喷我一身水,正要嘀咕两句,突然看见洒水车在十字路口留下了一道持久的彩虹,坏心情和好心情抵消了。


后来才发现,只要太阳够大,光线够强,这条道几乎每天都能在洒水车后面看到彩虹。那段时间,对长沙的彩虹祛魅了。


我的正式工作是摄影师。对我们来说,夏天拍摄要出外景的消息简直就是噩耗。


有次要下乡,给一个城镇宣传农产品,做一场伪直播——所谓伪直播,就是前期拍摄完毕,后期剪辑在一起,假装是一场直播。我在里面担任无人机飞手和兼顾副机位的拍摄。下了车,举起相机稳定器就开始拍,两个小时的持续录制,索尼相机在高温下居然罢工了。我一边给相机降温,一边盯着主机位陷入了沉默,只好去商店买了冰水给它降温。三天下来,在不断重复经历衣服被汗侵湿又被太阳晒干的过程之后,我对举着稳定器在长沙的夏天出外景这件事,已经由抗拒变成了生理性抵触。


外景拍摄是低概率事件,但外出走动这件事无法避免。


我是洛阳人,对于洛阳的夏天来说,即便最热的时候,你躲在路边的阴凉地依然有用。而在长沙,你即使在阴凉地,也仅仅是躲避了太阳的直射,体感温度并没有下降。洛阳的夏夜,你盖一个小毯子,吹个小风扇,就已经足够。但在长沙,没有空调便很难入睡,即便入睡,也会轻易被热醒。


相较于被称为“捂汗”的武汉,被称之为“常痧”的长沙似乎更恶毒一些。


同样以高温度、高湿度、昼夜温差小的特点,这两座相邻的华中大都市,每年都牢牢把“四大火炉”的名额把握在手里。在长沙最热的几个月,夜晚最低温也有三十三摄氏度。在轻易就能把人热晕的今天,全天候防暑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去菜市场买菜,腐烂瓜果的气味和刚刚被解剖的小龙虾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再由太阳发酵,组成了你对长沙菜市场的第一印象。


店门外,席地而躺睡午觉的工人大哥,挂着豆大汗珠的环卫大爷,疑似被开了刃的太阳劈开的榴莲,这是长沙普通人的生活样貌。我们看似强大的空调矩阵,面对太阳的持续输出依然微不足道。


七月初,看到青岛宿管大爷被热死的新闻,才惊觉从中暑到热射病,好像只有彻底隔绝了高温才是良策。但又有多少人有这个条件呢?那些在即便是天气预报也无法言说的高温下外出工作的人,有谁能保障他们的体温?从2022年在洗碗厂被热死的五十四岁农妇女工,到今天五十八岁的宿管大爷,河南信阳三十七岁的快递员,这些死亡经验对于我们来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公司等电梯的时候,我碰到一位外卖骑手,闲聊了几句。我说,可以给您拍张照吗?他一边拉起衣服擦了擦脸上的疲惫,一边跟我说:“算了,在外面跑了一天,眼睛都晒得睁不开”。后面得知他的收入还是可观的——日薪三百到四百,但是通常每天要工作十到十二个小时,“性价比”一下就显得不高了。


回家路上碰到一位卖西瓜的许昌老乡,他的货车就停在离麦德龙不远的马路边上。卖的是河南的本地西瓜,尝了一下是童年的味道,甜而不过。商场均价五块钱的西瓜,他这里卖一块六。我问他晚上睡在哪里,他说就睡在货车的前面,又补了一句“有空调的”。是啊,只要有空调,其他都是其次的。


对上班(做工)的人来说,避暑是奢侈的,太阳晒得肉疼,请假避暑扣工资同样肉疼,何况除了云贵高原,无处不是“火焰山”。


避之不及只能防守。今年夏天,我似乎从四处奔走的外卖小哥、公园乘凉的大爷和注重防晒的年轻阿姨身上,找到了防晒的新思路:


1. 零成本防晒


退去上衣,在树荫下和公园的温风亲密接触。缺点,不太雅观,需要做心理建设。


2. 防晒皮肤衣与遮阳伞


层出不穷的各类品牌防晒衣。防晒衣已经快要取代遮阳伞,成为出行的基本搭配。UPF值和莫兰迪低饱和时尚配色,成了大家的首要考量标准。


另外,传统的麦杆草帽和竹编草帽,帽檐大,覆盖范围广,价格低廉,工艺成熟,文化深厚,除了年轻人嫌过时之外,也不失为一种优良的选择。


3. 脸基尼➕防晒手套➕冰袖


在防晒衣不能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下,防晒行业开始往更精细化发展。


4. 魔法防御——防晒喷雾、冰凉贴


物理防御和魔法防御综合防护,即使在烈日下,也能“活一活”了。


以上措施,治标不治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图书馆,作者:Aboat(生活在长沙的洛阳人,舌头、大象、流浪犬,直接摄影的拥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