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老喊“钱印太多了”,截止到3月,M2总量都超过326万亿了,比去年还涨了7%,快赶上GDP的两倍了!
照理来说,钱多了,物价应该蹭蹭往上涨,通胀更厉害才对,但是现实却和咱想的不同,咱们不是处于严重的通胀中,反而感觉很多东西都在降价,处于通缩周期里。
咱就看看5月份的物价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1%,通缩一目了然。
01、为啥钱多东西还便宜?
核心原因有俩:
①钱在空转:
虽说货币超发,但是都堆在银行、金融机构里打转,没流到咱们老百姓手里和日常买卖中。
就像水管里哗哗流水,但没浇到田里,庄稼这个物价,自然涨不起来。
②大家不敢花钱:
现在大环境不理想,大家赚钱更难了,好多人降薪甚至失业,兜里没钱,很多人也怕没钱,这种情况,谁还敢大手大脚买东西?
市场上东西卖不动,都积压在仓库,商家只能降价甩卖,物价就越来越低。
就算上面一直保持着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通缩的态势还是没得到扭转。
不过,在这种“啥都降价”的大环境下,有一拨人心里倒是美滋滋的——那就是手里握着大把现金的人!为啥他们这么开心呢?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
首先,现金的购买力蹭蹭往上涨:
通缩就意味着钱更值钱了,比如以前猪肉30一斤,现在只要15一斤,价格砍半。还有汽车,以前25万的轿跑,现在只要18万,足足省了7万。
另外,房子、大件家电、手机电脑啥的,价格都在不同程度地往下掉。这意味着,咱们手上的钱能买到的东西更多了,购买力实实在在地增强了。
其次,现金才能很好地规避投资风险。
这两年,存款利率一直下降,国有大行利率都进入1时代,很多人觉得存钱收益低,纷纷跑去炒股买基金,可是这些高收益品种这两年也是亏大于赚。
比如去年,股民人均亏损高达14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好多人去年一年的努力工作白干了,甚至多年的积蓄归零。
基金也不用说了,亏损基本上都在20%-30%之间,基民们也是苦不堪言。此外理财产品也跟着暴雷,相比之下,存银行利息虽然少点,但是起码本金安全。
再者,现金在关键时候能救急
通缩背景下,不确定性增加,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这种情况下,一旦遇上裁员,失去收入,手上有现金就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不用为生计马上将就着随便找个工作。
而且,如果家里遇上生病或紧急情况,手里有钱,这意味着不用四处借钱。
还有,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通缩环境下,生意更难了,这个时候手上有现金,就能熬过艰难期,等到通缩周期过去,经济复苏,就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最后,手握现金意味着有更多捡便宜的机会
现在股市、房子感觉泡沫不小,还可能跌。创业更是风险大,九死一生。这时候把钱投进去,容易亏。
而手握现金的人,就可以避开这些风险,等待时机。等到股市和房产的泡沫被挤干,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创业环境也逐渐好转的时候,再把钱拿出来投资,这时候抄底,很有可能大赚一笔。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现金就是最好的准备。
所以你看,通缩时期,手里有现金,好处真不少:钱更值钱、躲风险、能救急、还能等好机会。
不过也要提醒一句:经济总在变,通缩不会永远。今天钱“值钱”,明天可能又“毛了”。
所以就算有现金,也得合理规划,别全堆手里,做好合理地配置资产,这样才能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都能过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