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报道称,佩通坦向泰国宪法法院提出了一项重要申请,即请求将提交申辩材料的期限延期 15 天。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法律考量和策略布局。佩通坦此举或许是为了更充分地准备申辩内容,以应对相关法律程序和挑战。泰国宪法法院将对这一申请进行审查和裁决,其决定将对后续的法律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一事件不仅关系到佩通坦个人的命运,也可能对泰国的政治和法律格局产生一定的冲击,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据彭博社等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5日,泰国总理秘书长彭民·勒素里亚德表示,遭停职的泰国总理佩通坦已向宪法法院申请延期提交“录音门”案申辩材料15天。
彭民表示,申请延期是其权利,在此前法院规定的15天期限内,无法完成全部申辩材料的准备工作。
彭民称,宪法法院尚未对这一请求作出回应。
泰国《国家报》称,如果法院批准延期,佩通坦提交辩护的最后期限将推迟到7月31日。在此之后,法院将把其答复转发给请愿者,允许他们在15天内(即8月16日之前)提交反驳书。届时,佩通坦可能有机会进一步澄清。
据此前报道,6月中旬,佩通坦同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关于泰柬边境局势的一段通话录音流出,在泰国引发争议。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宣布,受理有关调查佩通坦是否存在违宪行为的请愿书,并决定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7月3日,泰国新内阁成员宣誓就职,佩通坦就任文化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