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和教育选择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宁要体制内二本,不要冷门 985。这看似矛盾,实则有其道理。体制内工作通常更注重稳定性和合规性,二本学历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有一定优势,因为其更熟悉体制内的运作模式和要求。而冷门 985 虽然学校声誉高,但专业可能不热门,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面临竞争压力大、就业渠道窄等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也应因人而异,但这种观点反映了部分人在就业和教育抉择上的考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道口的颜学姐,作者:第六元素M,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年的高考数据从来没有这么直白过,就业大于一切。
985干不过体制内二本
江苏的提前批投档线公布,舆论一片哗然。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和上海海关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超上海交通大学等一众名校。
在历史类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最低投档线是641分,上海海关学院的投档线是640分,超过上海交通大学的634,同济大学的630等等。
在物理类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和上海海关学院的投档线是657。这个专业组如果没有清华、北大,已经没有学校可以超越它们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最低投档线是645分,也被击穿。
乡村定向教师的投档线不论什么学校,大部分都在600分以上。南京晓庄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学校层次不一样,但投档线相差不多。
当警察都要600分以上。除了选科思想政治的考生,因为选政治的学生较少,其他公安类专业的投档线都超过了600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投档线比2024年又提高了一截,除掉选思想政治的,最低投档线是604,最高投档线是627。
2024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除掉选思想政治专业组,最低投档线是573,最高投档线是623分。
不要从众
我听说一位女生,620分,考上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在江苏,640分以上,可以选择不错的985大学;620分以上,可以在211大学上个不错的专业,600分以上可以上双一流大学。
但这些学生首选了有饭碗的工作。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毕业生当公务员的比例超过95%。警校,超过90%的入警率,毕业就有工作。上海海关学院的海关专业,每年招的学生数量不多于每年海关要招的人数,考上上海海关学院等同于在海关工作。定向乡村教师、定向乡村医生,考上就有编制。
这些工作很香。
反观985的冷门专业。北大女研究生当食堂阿姨,北大博士当城管,清北本硕、牛津博士跑外卖。
考生们越来越明白,985大学不等于就业,在就业市场上,985的冷门专业的竞争力远不如这些体制内的二本院校。
几年前,我对这些选择二本院校的学生是赞扬的,甚至还说服了一位能考浙大冷门专业的学生去了警校,发展很好。
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下,或许转折已悄然来临,大家不要过于短视。
我一般不喜欢人多的地方,人多会有踩踏。当大家拿985当宝时,这些体制内二本就有性价比,分数低,竞争压力低。但现在越来越多的高分进入体制内二本时,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性价比。
人总是要有追求的,咸鱼也有理想啊。如果自己能力一般,那早早定下一个安稳的体制内工作是明智之举。但自己本来有潜力,却为了安稳的工作早早平庸化,这个真的值吗?
这里不是鄙视二本院校,这些体制内二本院校跟985大学的平台相比,只能算是一个技校。视野狭窄,人的认知会被限制。从长远来看,人的发展有限。
虽然一些985学生就业遇到很多困难,但如果把时间拉长,我相信985大学的学生平均发展情况应该不会太差。经历越多,越会发现,专业也不是那么重要,而是人的认知,对自我的定位等等更为重要。
而且,从经济的周期来说,一般一个中周期是8~10年。如果从2019年开始算,这批学生4年后毕业,将是2029年,如果再加3年研究生,则是2032年,经济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也有人说,日本失去了20年,中国会不会也有20年低迷期呢?如果是这样,那体制内工作也并不保险。日本就是前车,当日本经济衰退,大学生们也纷纷热衷考公务员,但现在,几乎没有人考公。
经济不行,公务员收入会下降,而且也会裁员。咱们国家20年前就有过,鼓励公务员下海,停薪留职等等。如果大家都不好,公务员不能独善其身。
另外,危与机共存。当年第一批下岗工人中涌现了很多企业家。而现在不少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业态正在形成,如果能早早进入,成功的几率大很多。我从一些事情来看,我认为现在的中国慢慢正在奖赏长期主义者、理想主义者,职场和创业的氛围正在改变。你只要足够专业,坚持下去,会获得回报的。
现在体制内稳定工作大家一致看好,没有歧义。在股票市场上,这样的股票往往意味着它已经达到巅峰,下降不可避免。
过10年,我相信部分选择体制内二本的学生或许会后悔,而现在选择冷门985大学的学生会感谢自己的勇敢和理想。咱们拭目以待。
另外,内蒙古也发布了提前批的投档线,不少自媒体在宣传清华法学组投档线为637分,不仅低于复旦大学的648分,甚至不及西安交通大学的642分。其实这个意义不大,因为这是高校专项计划,只招1人,出现波动很正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五道口的颜学姐,作者:第六元素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