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三年期基金,持有亏损超50%,投资者的心已经“凉了”。
2022年7月26日,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014725)的合同正式生效,由彼时管理300亿元规模的明星基金经理郑澄然挂帅。
图片来源:广发基金微信公众号
广发基金当时发布的宣传物料显示,郑澄然在管广发鑫享过去3年累计回报超220%,超越业绩比较基准200%,近1年、2年、3年排名分别位列同类1/72、1/71、1/70。
图片来源:广发基金微信公众号
据介绍,郑澄然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系本科,经济学双学位,金融学硕士。他于2015年加入广发基金,先后担任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制造业组组长,2020年走上投资岗位。
广发基金介绍他的投资框架称,“郑澄然形成了从行业供给侧变化入手的研究方法,即通过供需格局分析,寻找供需向上拐点并进行积极配置,在供需关系向下时结合市场估值水平卖出,力争捕捉周期成长最快阶段的戴维斯双击收益。”
郑澄然还表示,他属于非典型的成长投资选手。他在研究中发现,制造业的周期特征非常明显,即便在光伏、电动车这类长期成长空间大、成长速度快的子行业,也会有一定的周期属性。
图片来源:中基协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基金还宣传了三年持有期的好处。该机构表示: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出发,相对稳定的资金结构,更有益于基金经理将基金资产进行中长期的布局,捕捉产业发展的长期红利。
从投资者视角出发,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难以避免,具有一定时长的锁定期,利于投资者战胜追涨杀跌的影响;坚持长期持有,更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投资体验。
数据表明,过去10年任意时点开始投资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相较于持有1年、2年,滚动持有3年的历史平均涨跌幅及涨跌幅≥0的比例更高。
不过现实却给了沉痛一击,当时买入的投资者因为无法赎回不得不面临净值“腰斩”的困境。
除了广发成长动力三年持有期外,郑澄然管理的多只基金也在其任期内深陷回撤,广发兴诚混合、广发诚享混合的亏损超50%,广发高端制造的亏损约40%,广发新能源精选股票、广发成长新动能混合也亏损超10%。
业绩不佳自然也带来了管理规模的下降,从2021年Q2的421.74亿元已经降至2025年Q1的148.34亿元。其中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类+C类贡献了约57.6亿元,约占总规模的1/3。
南财快讯记者注意到,郑澄然此前的成功或与入场时机以及押注新能源赛道有关。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A股走出一波牛市,郑澄然于2020年5月与刘格菘一起管理广发鑫享灵活配置,彼时该基金压中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锦浪科技等热门股,走出了漂亮的净值曲线。
广发基金也在宣传中表示,2020年,郑澄然转做投资以来,在光伏、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有了更多积累。2021年,光伏行业大幅扩产,新增装机数据向好,他在组合中重仓组件一体化相关企业,捕捉了行业景气向上的拐点。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