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亿遗产的激烈争夺背后,娃哈哈的归属成为焦点。宗庆后一手缔造了娃哈哈的辉煌,如今他的身后,子女们纷纷卷入这场纷争。宗庆后之子宗馥莉,以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在娃哈哈中占据重要地位,她努力捍卫着家族企业的利益。而其他亲属也不甘示弱,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这场争夺,不仅仅是财产的分配,更是家族理念、商业版图的博弈。究竟谁能最终掌控娃哈哈,成为这场豪门之战的胜者,答案尚未揭晓,却已引发广泛关注与猜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 (ID:baobiannews),作者:高歌,编辑:邢昀
刚刚过去的周末,娃哈哈继承人宗馥莉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
随着“顶配江浙沪独生女”的标签被撕下,豪门生活的B面也被公之于众。除了与妻子施幼珍生下的女儿宗馥莉之外,宗庆后还与娃哈哈曾经的女高管杜建英育有三个子女,均为美国籍。
他们在香港、杭州两地发起诉讼,要求获得宗庆后生前承诺设立的各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基金权益,以及平等的继承权。
事实上,这场财产之争酝酿已久。早在去年12月,杜建英的三个孩子就把宗馥莉告上了法庭,而宗馥莉的阻击布局也由父亲去世后延续至今。
在娃哈哈的成长壮大中,宗庆后设立大量影子公司,通过体外循环,既构建了庞大的商业帝国,也引发了与达能的世纪大战。现在,这些影子公司不但成为宗馥莉的诸多对手,也成为她的阵地,迫使她必须理清“谁的娃哈哈”这一关键命题。
诉讼掀起新内斗
外媒报道称,这次被摆上台面的诉讼发生时间在2024年12月,宗庆后去世10个月后。诉讼涉及香港、杭州两地,由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继盛(Jerry Zong)三位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提起。
彭博社在报道中透露,上述三位子女的母亲是娃哈哈集团早期高管杜建英。
这位毕业于浙大、精通英语的女士曾经多次在宗庆后的自传《万有引力原理》中出现:1991年,娃哈哈急需懂外语的人才,宗庆后亲自给候选人打电话通知录取,其中就包括杜建英。此后,杜建英还曾被派驻杭州罐头食品分厂,负责罐头食品等的出口业务。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2003年,宗庆后设立该信托,注入资金的来源为娃哈哈集团未来分红。2024年2月宗庆后去世后,信托注资中断,目前还未存够21亿美元,仅有18亿元,2024年5月,还有110万美元资金流出。
针对这样的情况,宗继昌等三人提出诉求:继续履行宗庆后生前承诺,每人分得7亿美元信托资产,并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中的资金。而宗馥莉方面则回应称,“不认可原告证据,未接受任何遗产指令。”
公开资料中对宗继盛的提及不多,但宗继昌和宗婕莉早在身份被公开前,就已经出现在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层名单里。
宗继昌,曾在热搜词条上被称为“娃哈哈第一位外籍高管”。公开资料中,对他的年龄有两种叙述,一说其出生于1989年;二说其出生于1996年,是杜建英作为宗馥莉出国留学的监护人去往美国时生下的。
根据领英公开资料,宗继昌于2015年毕业于康科德高中,2015年到2019年间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并取得了食品科学学士学位,其实习经历也多围绕食品方面。他的妹妹宗婕莉则出生于1998年,同样毕业于康科德高中,大学专业为心理学。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2年,宗继昌和宗婕莉就已经以董事身份进入到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这一年,宗婕莉24岁。此外,宗继昌担任董事的公司还有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和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
这些公司的管理者名单中都有杜建英,大股东名单中也都出现了同一个名字——“荣泰公司”。据悉,荣泰企业有限公司(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上述四家分公司持股比例60%或55%的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6月到7月间,这些公司全部发生了法人和董事长变更,变更后的法人均为宗馥莉或宗馥莉在刚刚进入娃哈哈基层时就共事的心腹祝丽丹。这样一来,杜建英和其子女虽然仍在公司中担任董事,其职务权力实际小于任董事长的宗馥莉团队。
今年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称,以宗馥莉为代表的娃哈哈管理层在全国范围内关停了18个产线,其中就包括上述提及的全部6家公司。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娃哈哈要求这些停工产线的员工部分分流至“宏胜系”产线。而“宏胜系”正是由宗馥莉控制的娃哈哈派系。
不过,杜建英及其子女目前仍有属于自己的投资版图。当年达能与娃哈哈之争后,杜建英脱离娃哈哈集团,于2010年创建了三捷投资。据悉,杜建英持有这家公司99.8%的股份,剩下0.2%的股份则由宗庆后的妹妹宗蕊持有。目前,三捷投资的版图涉及医疗、影视、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而三捷投资此前同样与宗庆后有过共同的投资,比如杭州萧山宏盛食品有限公司。但在宗庆后去世后,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同样由宗庆后换成了宗馥莉,新进董事名单中还赫然出现了宗馥莉生母——施幼珍的名字。
宗馥莉,去娃哈哈化
爆发在即的遗产纷争再次将宗馥莉拉进舆论旋涡。
实际上一年前的7月,宗馥莉才通过一次“以退为进”,巩固自身在娃哈哈的管理者地位。
彼时,一封署名为宗馥莉的《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引爆网络,声明中提到,“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及娃哈哈集团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致使本人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
在这条声明发出仅7天后,宗馥莉便回归娃哈哈继续履职。回归仅一个月后,宗庆后的29.4%的股份转让给了宗馥莉,这意味着后者真正接替父亲,成为娃哈哈集团的三大股东之一。
杭州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调整为,大股东国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以及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实际上,杭州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是在2000年时期经过一系列改制形成的。但是宗庆后缔造的庞大的娃哈哈商业帝国,边界远远超过娃哈哈集团这一个层面。
为了平衡多方利益、规避政策风险、强化个人控制权,宗庆后通过平行公司体系切割核心资产,进行分布式控制。
公号“国资国企研究”曾经梳理娃哈哈的股权版图,将其分为五个板块:国有股板块、宗庆后股权板块、宗馥莉股权板块、杜建英股权板块和职工持股会股权板块。
虽然那时候公众舆论对于杜建英及其子女与宗庆后的深层关系尚不明了,但企业交叉并行的股权架构中,已经彰显了杜建英在娃哈哈的根基。
其中宗庆后的板块,以2007年其成立的宏振投资为核心,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20多家,大部分为控股,旗下包括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娃哈哈创投、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等。
宗庆后去世一个月后,宏振投资由宗馥莉全面接管。
宗馥莉的股权板块主要以其100%持股的宏胜饮料集团为核心。2003年成立的宏胜集团,在股权上与娃哈哈并无关系,穿透来看由设立在海外的离岸公司恒枫贸易有限公司100%持股。
这家公司从设立之初就是为了渗透饮料生产的上下游,给娃哈哈部分产品做代加工。
2007年,回国不久后的宗馥莉出任宏胜饮料集团总裁,作为娃哈哈集团的“御用代工厂”,宏胜2022年营收为104.2亿元,相当于娃哈哈的五分之一。
惊人的业绩增长下,宏胜正在成为宗馥莉争夺娃哈哈实控权的主战场。近一年,宗馥莉及其实控的宏胜集团动作不断。
从2024年宗馥莉接班开始,娃哈哈内部开启了一波高层换血。去年8月,宗庆后时期的老臣、娃哈哈集团高管张晖、吴建林、余强兵等退出董事、监事职务,更多宏胜背景的人接手。
在更早之前,宏胜饮料集团短时间内投资成立超10家企业,包括济宁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广元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的实控人均为宗馥莉,大多为销售公司。
宗馥莉或尝试将更多资源向宏胜倾斜。2024年末,媒体报道了娃哈哈对合作主体、经销商进行调整。《关于2025年度联销体协议签订的通知》显示,黑龙江、吉林、新疆等12个市场的经销商,改签杭州宏胜公司,与其展开合作;西藏和青海两省的经销商改签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
与此同时,不少员工也被要求转签宏胜劳动合同。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12月,原娃哈哈营销部门、研发部门、设备部门的负责人,各生产片区总经理及各省销售负责人,以及不少娃哈哈普通员工均已转签至宏胜。但这也引发内部员工的不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利益。《中国企业家》报道,宏胜的薪资结构是年薪制,而娃哈哈集团的薪资结构则是基础工资+奖金+干股分红。如改签合同至宏胜,意味着没有干股分红了。
在组织架构以及业务上,通过宏胜覆盖娃哈哈过往的体系,今年2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被爆出试图转让“娃哈哈”商标未果。
由此,一场以“宏胜系”为核心的乾坤挪移浮出水面。一年前,“辞职信”引发的股权之争其实远未结束,联系到刚被爆出的遗产争夺战,宗馥莉在这场内斗中的布局早已开始。
体外循环,再走一遍宗庆后当年的路
2024年初,宗庆后去世时,外界对宗馥莉能否接任娃哈哈保留质疑,甚至担心她是否会被架空。然而,掌舵刚满一年,她已经通过平行体系,慢慢切到更多娃哈哈体系里。
如今,宏胜集团的版图在她的布局下快速扩张。据天眼查显示,宏胜旗下直接控股的子公司近40家,对外投资的企业超过50家,业务从饮料代工、包装印刷延伸到供应链金融、品牌管理。协助着这个庞大体系运转的,还有宗馥莉战队中的“左膀右臂”,祝丽丹、严学峰都频繁出现在宗馥莉多家子公司的董事名单中。
“核心团队+影子系统”的构建,让宗馥莉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赢得了筹码。就连今年5月的今麦郎代工风波,本可能成为娃哈哈的“滑铁卢”,然而她却借由平息舆论,关停多家“娃哈哈”系代工厂的同时,创建十余家“宏胜系”代工公司。这种“左手关厂、右手代工”的操作,既打压了“杜建英”的权力网,又增加了“宏胜系”的版图。
其实,这种建立“副本”的打法,在娃哈哈历史上早有先例。娃哈哈刚起步时,为了应对各路对手,1996年曾与法国达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达能以51%的股权成为控股方,为娃哈哈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合作水到渠成,却也埋下隐患,因为合资协议中规定娃哈哈不能再涉足和合资公司类似的业务。
2006年,达能发现娃哈哈除了合资公司,还拥有一系列国有企业和职工持股的非合资公司。为了阻止这些公司抢占娃哈哈原本的市场份额,双方经过一系列协商,原本达成一个达能以40亿元收购非合资公司51%股权的草案,但最终未能落地,宗庆后与达能开战。
三年后,这场中外商战迎来终局——达能带着3亿欧元分手费黯然离场,而宗庆后则保住了娃哈哈的控制权。其中,让娃哈哈实现逆转,也引发争议的部分是宗庆后祭出的“体外公司”杀手锏,即通过成立体外公司,将核心资产转移到非合资体系。
显然,如今宗馥莉通过宏胜集团输入资产,复制的正是这套“体外循环”模式。不同的是,宗庆后的体外公司,是对外保住了民族品牌;而宗馥莉将这套策略,用在了娃哈哈品牌的内部切割上。
遗产争夺战在即,宗继昌三兄妹也同时在杭州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对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可能会从“国资—职工—宗馥莉”三方转变为“国资—职工—多子女”的复杂局面。
舆论风波下,除了股权之争,娃哈哈本身也面临着品牌经营的挑战。纵观整个市场,除了农夫山泉,还盘踞着元气森林等新消费品牌,而娃哈哈的内部变动,也可能会影响品牌发展,进而带来市场格局的变化。
作为一代人的回忆,娃哈哈的历史正在影响现在。而宗馥莉能否赢下这轮股权之争,还尚未可知。或许,更多人都希望娃哈哈的故事能够继续,而不是在内斗的漩涡中走向黯然。
参考资料:
彭博社报道:China heiress faces 2 billion wealth dispute from half siblings
宗庆后自传《万有引力原理》
中国企业家:《宗馥莉烧完“三把火”后》《娃哈哈商标转让,宗馥莉又有大动作》
21世纪经济报道:《娃哈哈,关停了18家工厂!宗馥莉在下一盘什么棋》
你觉得娃哈哈的经营会受到影响吗?
下一篇:周深要来福州开演唱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