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特朗普,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个“异类”。
他刚刚对韩国商品加征了关税,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向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
面对特朗普这样强硬的压力,李在明这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甚至有些书生气的总统,终于做出了反击。可以说,他通过这一举动和特朗普彻底撕破了脸皮。
那么,特朗普究竟又在做些什么“手脚”呢?
面对这道艰难的选择题,李在明又会站在哪一边?他又是如何巧妙地应对,最终和特朗普展开激烈对抗的呢?
2023年7月11日,韩国联合通讯社突然发布了一则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已开始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接触,目标是推动韩国与美国携手合作,联合遏制中国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崛起。
这一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震动,大家纷纷对特朗普政府的双重标准表示遗憾。
巧合的是,就在韩联社发布这一消息的当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会晤。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紧密谈判,双方都表示此次会晤非常顺利。
人们普遍认为,中美两国在全球合作日益深入的背景下,都带着最大的诚意展开对话,因为在当前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下,谁都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朋友,而非敌人。
然而,正当中美两国在背后展开合作时,韩国却毫不犹豫地揭开了美国的真面目,让全世界看清了特朗普政府的做派。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特别挑船舶制造业来遏制中国呢?
根据韩方的分析,近年来中国在船舶制造领域迅速崛起,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中国工业体系的成熟度和技术推广能力使得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规模化生产。
美国之所以急于联手韩国,是因为他们对中国船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焦虑,害怕中国在这一领域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美国希望通过拉拢韩国,共同遏制中国。
然而,刚刚就任总统不到两个月的李在明显然并不愿意加入美国的阵营,甚至可以说他对美国的要求感到些许不安。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自二战结束后,韩国就一直处于美国的保护伞下,成为美国的忠实伙伴。然而,特朗普政府对待韩国的态度却变得越来越严苛。
就在不久前,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韩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威胁,如果韩国做出反制,采取提高对美关税等措施,美国将毫不留情地继续增加关税幅度。
这样的做法无疑显得非常霸道,甚至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
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韩国目前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尤其是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韩国占据着显著的出口优势,且这种趋势将可能威胁到美国的经济安全。因此,美国决定对韩国加征关税。
这一举措无疑让李在明对特朗普产生了深深的不满。
当美国先是挥舞着大棒,接着又向韩国伸出橄榄枝,要求帮助遏制中国时,李在明显然没有选择再继续妥协。
要知道,从2004年起,中国就一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中韩双边贸易额更是高达3200多亿美元,多个领域的合作深度依赖中国市场,这种关系可以说是“唇亡齿寒”。
如果此时站队美国,韩国的一些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尽管李在明内心并不愿意屈从,但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他深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直接拒绝,后果可能更加严重。毕竟,特朗普既然敢对韩国加征关税,未来再次施压时又会采取什么手段,谁也无法预料。
最终,李在明还是选择了通过媒体公开美国的“阴谋”,让全世界都清楚特朗普政府对韩国的施压。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李在明用最温和的方式,与特朗普展开了彻底的对抗。
实际上,美国早就有意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的船舶制造业,之前的举措大多是秘密进行的,但此次却被韩国揭露出来。
去年,中国成功拿下了全球近七成的新船订单,令长期在这一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突然感到危机重重。
美国担心,按照中国当前的发展势头,未来中国将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这将直接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
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决定拉拢韩国合作,原因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接近,还因为李在明总统近期的一些言论。
7月3日,李在明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尽快改善中韩关系”。
这一表态,无疑与前总统尹锡悦的亲美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尹锡悦执政期间,韩国曾主动要求美方加强“萨德”系统部署,支持美、日、韩三国军事合作,甚至配合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而李在明上台后,明显采取了不同的外交策略,计划扩展中国游客的免签范围,暂缓“萨德”系统升级,并明确表示“以后不会再新增部署”。
李在明的外交立场发生如此大转变,显然让美国始料未及。
因此,为了震慑李在明,特朗普一方面对韩国加征关税,另一方面又通过一份选择题逼迫他做出抉择。尽管李在明至今未给出明确回答,但从韩媒曝光的情况来看,李在明的态度更倾向于与中国合作。
这也再次证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虽然在短期内能维持美国的强大,但最终却可能让其在国际社会上变得孤立无援。
上一篇:台江区政府主要领导开展“河长日”巡河暨“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
下一篇:马斯克:大约五年时间内,人工智能将比所有人类加起来都更聪明!确保人工智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寻求真相,即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