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近期对中国频繁发声,尤其是在稀土问题上,表现得尤为引人注目。7月10日,欧洲议会以523票的高票通过一项决议,要求中国取消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指责这一措施扰乱了全球稀土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虽然这项决议本身没有法律效力,但如此多的支持票数无疑反映了欧盟对中国稀土资源的强烈需求。欧盟的态度可以说是复杂多变,尤其是它一方面要求中国体谅欧洲企业的困难,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管制措施发出指责,令外界对其立场产生疑问。
对此,中国方面立即做出反应,明确表示不认同欧盟的指责。中方强调,稀土是军民两用物资,管制措施符合国际法,且是为了确保全球安全与稳定。中国驻欧盟使团迅速表态,强烈反对该决议,并敦促欧洲议会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呼吁其在出口管制问题上摒弃“双重标准”。
从背后的原因来看,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措施与美国的贸易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战,不仅加征了关税,还实施了多个制裁措施。尽管美国已经在某些领域作出让步,但关税问题依然悬而未决。中国的稀土管制可以看作是一种战略反制,旨在保护自身经济利益并维护全球供应链的平衡。
另一方面,欧盟的立场也显得矛盾。一方面,它批评中国实施稀土管制,另一方面,欧盟却在加紧布局自己的稀土产业,并且要求欧洲生产的稀土不随意外流。欧盟显然意识到稀土对其战略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可能受到“武器化”的背景下,它加大了对稀土产业的保护力度。
欧盟在对华政策上越来越显得摇摆不定,尤其是在近期的外交动态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7月8日明确表示,欧盟将关注三个主要方面:与中国保持平和的经济关系、减少对中国的风险依赖,并推动全球外交议题。这些目标逐渐在欧盟的具体政策中得到体现。除了通过上述决议,欧盟还公布了三项新的提案,专注于供应链安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计划、医疗对策战略以及储备战略。这些措施表明,欧盟意图提高自身对关键物资的掌控力,防止供应链被外部势力“武器化”。
虽然储备战略提案没有明确点名中国,但其“武器化”的言辞清晰地指向了中国的稀土管制。冯德莱恩此前已经表示,中国对稀土的管制正是在“武器化”这一资源。而欧盟的其他两项提案则更加侧重于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推动对华“去风险化”的政策。
在此背景下,欧盟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进展似乎也在加快。据媒体报道,欧盟与美国可能很快就能达成协议,可能会在美国发布新的关税通告之前完成谈判。为了促使欧盟作出让步,美国甚至提出,除了涉及关键领域的商品外,其余商品仅征收10%的关税。这无疑是给欧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而欧盟方面也有消息透露,可能会暂停征收数字税,这一举措无疑对美国有利,尤其是在美欧贸易谈判的关键时刻。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税一直被视为欧盟对美国进行反击的重要武器,而欧盟的调整立场显然是基于与美国的长期战略合作。美国作为欧盟的重要盟友,始终在经济和军事安全上对欧盟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欧盟内不少国家对与美国的关系依赖深重,这使得欧盟的政策在面对中国时显得相对摇摆不定。自从4月的关税战以来,欧盟的对美对华政策一直在变化,最终还是向美国靠拢。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两国此前取消了来往限制并计划在北京举行中欧峰会。然而,近期有报道称,欧盟对这次峰会的兴趣逐渐减少。中欧关系不应走向对立,然而,如果欧盟继续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定会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