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烽,一位用镜头记录世间之美的艺术家。他手持相机,仿佛拥有一双能洞察万物的眼睛,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定格成永恒的画面。无论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野上,还是夜晚城市的璀璨灯火,亦或是人们脸上的喜怒哀乐,都能在他的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镜头捕捉自然的神奇与人文的温暖,让人们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与多彩,他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故事,诉说着生活的点滴与真谛。
王敏烽。
33年前,一名普通的采访车驾驶员在跟随记者出勤的间隙,悄然按下了人生的第一个快门。10年前,已经蜕变为专职摄影师的他,正式将方向盘换成照相机。
他叫王敏烽,“60”后,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摄影大奖。近日,记者见到了这位用镜头见证城市变迁、记录人间冷暖的“跨界”摄影师,聆听他与光影的不解之缘。
1992年,38岁的王敏烽成为福州广播电视台的驾驶员,每天跟随记者出去采访。渐渐地,他学会了什么是构图,什么是光影,怎么抢镜头,怎么找机位。“就是那时,我爱上了快门和光圈。”回忆那段岁月,王敏烽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当时月薪仅七八百元的他,毫不犹豫地购置了人生第一台凤凰牌照相机,开启了跟随记者拍照的生涯。
30余年里,他记录下许多精彩瞬间,照片也登上了各家媒体。“第一张见报作品,就刊登在《福州晚报》上。”王敏烽说。
随后,从胶片到数码,从初级摄影师到高级摄影师,王敏烽通过函授,和摄影记者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并最终走上了职业摄影这条路。
王敏烽擅长新闻纪实和风光、人物摄影。30多年,他拍下上万张照片,在同行眼中,他就是一个“宝库”,甚至电视台台史馆大多珍贵历史照片都出自于他。
2009年开始,王敏烽的作品获奖不断。2013年他被中摄协与凤凰网评为“美丽中国任我行”全国摄影大展200强,2015年荣获ILEC国际公益广告节社会责任大奖,2023年获评亚洲国际摄影年度旅游组十佳摄影师,2024年还入围亚洲艺术摄影新闻组十杰。
他的获奖作品,评委总会用“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思维特色”来点评。其中,《收蛏季节》获得发现世界之美——世界旅游摄影2023年度大赛银奖、全国第七届“群艺杯”摄影艺术赛铜奖。照片中,收蛏归来队伍走在朝霞下的海岸边形成伞形,王敏烽通过多重曝光呈现出动静结合、壮观美妙光影。据悉,为了捕捉这一瞬间,他连续3天凌晨守候在连江百胜沙滩,等待日出时收蛏队伍归来的完美时刻。
去年,王敏烽退休了,对他而言,摄影路才展开新的篇章。他创建“八闽影像”公众号,带领摄影爱好者们记录美丽乡村,并将作品捐赠给乡村展馆、民宿等。“我希望用照片点缀美丽乡村,激发大家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与向往。”他说。
春日的花海、夏日的绿荫、秋日的丰收、冬日的雪景……这些年来,在他的镜头下,福州许多“藏在深闺”的无名村落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你用笔写日记,我用照片留日记。”这位“光影诗人”笑着对记者说,他将继续用相机拍摄人世间各种美丽。(记者 陈丹/文 包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