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一周之后,新一轮的“外卖补贴大战”在本周末重燃战火。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低价甚至免单的咖啡奶茶订单。这场由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闪购升级的战火,正迫使行业巨头美团、京东悉数卷入。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美团和淘宝闪购分别宣布周末补贴继续,美团发文称“周六,快乐继续”,淘宝闪购则表示“188元大券包,五顿我全包!”
京东则于7月11日下午发文宣布,京东外卖请全国用户吃品质小龙虾,文中说明,认准京东App“秒送”频道,品质小龙虾单份仅售16.18元,每晚10万份,无套路不拼不凑。
澎湃报道称,7月12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新一轮的外卖补贴“战绩”,包括低价甚至是免单的咖啡茶饮。据网友反馈,美团在这个周末送出了多个线下咖啡茶饮的通兑券,但需要自取,淘宝闪购则依旧发放188元的红包,包括满38减18.8的午餐外卖红包,不过“免单卡”仍需要消费者随机抽取获得。
见闻君在微博上也见到多位网友分享的免单的咖啡茶饮券。
一位美团众包骑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接近中午,他看到上海的沪上阿姨等知名奶茶门店已经开始爆单。
澎湃新闻记者还了解到,阿里试图再造一个全民参与的促销节日“超级星期六”:在未来100天内,消费者在每个周六都可以获得总额为188元外卖消费红包(红包总额度会根据每期活动有变化),消费者用红包支付后可以买到超低价奶茶咖啡和快消速食。
对于阿里发力淘宝闪购的底层逻辑,有阿里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不单单是做“即时零售”,而是要做“大消费平台”,“饿了么、飞猪都已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大家统一作战,打通各项资源,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生意增长空间,就像茶饮是外卖的抓手,淘宝闪购也是一个抓手。
与此同时,“免费奶茶”词条在下午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见闻君15时50分再查看时,其位于热搜第二的位置。
今天,你喝上免费奶茶了吗?
另据追风交易台报道,摩根大通对这场愈演愈烈的外卖补贴竞争,进行了深度剖析。对于投资者而言,核心影响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竞争全面升级:阿里巴巴于7月2日宣布投入500亿元人民币补贴,将即时零售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推向新高。这标志着竞争的主动权已转移至资金实力雄厚的阿里巴巴。
短期盈利承压:摩根大通明确指出,这场补贴战在短期内对所有参与者(阿里巴巴、美团、京东)的盈利都是负面的。预计未来3到6个月,三家公司的股价都将因盈利预期下调而面临压力。
长期价值存疑:这场“烧钱”大战是否值得?摩根大通算了一笔账:如果即时零售市场能在2030年达到4万亿人民币的规模,那么目前的投入是合理的。但如果市场规模只有预期的一半,那么当前的投资强度就显得“过于激进”。
阿里占据优势:凭借近6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和每年近1000亿的自由现金流,阿里巴巴在这场消耗战中拥有最充足的弹药。摩根大通认为,从竞争角度看,这一策略对阿里巴巴有利,而对美团和京东则构成挑战。
投资策略调整:鉴于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摩根大通下调了对阿里巴巴和美团的目标价,并表示在未来六个月内,更看好数字娱乐板块。但在即时零售领域,其偏好顺序为:阿里巴巴 > 美团 > 京东。
补贴战火重燃,巨头弹药库对决
战火由阿里巴巴点燃。
根据摩根大通的报告,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闪购于7月2日宣布,从7月开始的12个月内,将投入500亿人民币用于外卖和即时零售补贴。此举迅速引发市场连锁反应,美团于7月5日宣布多项补贴计划作为回应。京东此前也已宣布将在一年内投入超过100亿人民币。
这场投入巨大的战役迅速反映在订单量上。截至7月初,美团的日订单量创下1.2亿单的新高,而阿里巴巴(淘宝闪购及饿了么)的日订单量在短短两个月内也达到了8000万单。
摩根大通认为,竞争的主动权已经转移。阿里巴巴不仅拥有 renewed competitive focus(重新聚焦于竞争),更关键的是其雄厚的财务资源。
报告指出,阿里巴巴在2025财年拥有接近1000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FCF),以及在2025年3月底拥有接近6000亿人民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种财务实力使其在消耗战中处于有利地位,对美团和京东构成了显著的竞争压力。
惨烈烧钱,值得吗?摩根大通的“估值算盘”
面对如此惨烈的“烧钱”,摩根大通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这笔投资值得吗?答案取决于对即时零售市场长期潜力的判断。
摩根大通对此进行了两种情景的测算:
乐观情景: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行业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将达到4万亿人民币,行业利润将达到810亿人民币。假设折现率为15%,永续增长率为3%,那么这个行业最终的终端价值将高达6750亿人民币。如果为了攫取这巨大的价值,行业每年投入500-800亿人民币,摩根大通认为“the math works”(这笔账是算得过来的)。
悲观情景:然而,如果市场的长期GMV只有上述预测的一半,即2万亿人民币,那么终端价值也将减半至3380亿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仅第一年行业总亏损就可能高达850亿人民币,这样的投入就显得“aggressive”(过于激进)。
这个估值模型清晰地揭示了当前投资的巨大赌注性质:所有参与者都在为一个潜力巨大但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市场下重注。
市场格局将如何演变?
在竞争加剧之前,根据iResearch的数据,美团占据了约45%的市场份额,饿了么(阿里巴巴旗下)为21%,京东为5%。
摩根大通相信,尽管竞争加剧,美团极有可能维持其市场领导地位,但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所下滑。美团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庞大且高效的骑手网络(拥有超过700万注册骑手)和在本地供应链上的先发优势。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一个关键的差异化影响:即时零售的发展对美团是100%的增量业务,因为它没有传统的电商业务。但对于阿里巴巴和京东而言,即时零售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对其传统的电商业务产生“cannibalization”(蚕食效应)。报告估计,到2030年,即时零售GMV的56%将来自食品饮料、烟酒和日用品,这些正是传统电商的重要品类。
对投资者的直接影响:短期阵痛与长期博弈
因此,摩根大通预测,在未来3到6个月内,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的股价将持续承压。
基于此判断,摩根大通采取了以下行动:
下调盈利预测:大幅下调了阿里巴巴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调整后每股收益(adj. EPS)预期,降幅分别为22%和11%。同时,将美团2025年的营业利润预期下调了15%。
下调目标价:维持对阿里巴巴的“增持”(Overweight)评级,但将其美股目标价从170美元下调至140美元,港股目标价从165港元下调至135港元。同样维持对美团的“增持”评级,但将其目标价从160港元下调至150港元。
总而言之,中国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火已经点燃,一场关乎未来市场格局的资本与耐力的较量正在上演。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内需要承受盈利和股价的双重压力,而长期回报则取决于这场豪赌最终能否开辟出一个足够庞大的市场,以及谁能在这场惨烈的消耗战中笑到最后。
来源:华尔街见闻,部分内容引自澎湃新闻
新加坡调研六大机构 聆听塔勒布、罗杰斯洞见!
上一篇:白发婆婆苹果店里敲代码惊呆路人
下一篇:突然刷屏!美联储主席,传来重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