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鼓楼区非遗领域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新增了 20 位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来自不同的非遗项目,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鼓楼区非遗传承的中流砥柱。他们将祖辈们的智慧和技艺传承下来,让那些曾经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重新焕发生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鼓楼区非遗的新篇章,为鼓楼区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鼓楼区的非遗文化。
10日,鼓楼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20人上榜。
传统技艺类(11人):福州古建筑营造技艺,陈加养、邱峰;福州角梳制作技艺,谢静仪;福州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郭婧雯;二宜轩裱褙技艺,郝玲燕;福州传统扇画制作技艺,陈秀榕;传统旗袍制作技艺,何林榕;福州髹漆全皮箱制作技艺,陈剑民;福州煨八珍制作技艺,许可华;怀友茯苓糕制作技艺,徐明景;福州芋泥制作技艺,高云寿。
传统美术类(1人):李耕画派壁画技法,李德发。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4人):陈氏太极拳,王建容;香店拳,王凯;柔迹拳,黄峰;养髓健骨导引术,李瑜芳。
传统医药类(2人):余氏道一理筋正骨法,余毅强;闽派药食茶点制作技艺,黄建康。
传统音乐类(2人):福建筝(闽筝),朱若菱、陈婉弘。(记者 刘珺 通讯员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