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爆火的 Cluely 看似风光无限,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一方面,它的功能遭到了用户的狂喷,许多用户表示其实际表现与宣传差距过大,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无疑给其声誉带来了严重打击。另一方面,其增长渠道成谜,尽管在硅谷备受关注,但却未能清晰地展示出如何实现持续且有效的增长,是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还是靠市场推广的偶然因素,亦或是其他未知的力量,这一切都让 Cluely 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款帮忙“作弊”的AI产品,一个热衷病毒式传播的创始人——就是当前最火的 AI 产品 Cluely 和它的创始人 Roy Lee。
Roy Lee的故事已经传遍AI圈。今年年初,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大二学生Roy,因为面试受阻开发了一款能绕过录制软件检测、帮求职者把答案显示在屏幕上的“面试作弊”软件。
用这款工具,Roy先后通过亚马逊、Meta、TikTok和Capital One等顶级科技公司的面试,拿下4份令人羡慕的offer。但由于被匿名举报在面试中作弊,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停学。
接到停学通知的Roy直接选择退学,和另一位哥大退学的同学Neel Shanmugam成立了公司——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被a16z、Abstract Ventures等投资机构追捧的Cluely。
*Cluely在屏幕上为用户展示回复建议、总结信息
最近,一个 a16z 专访 Roy Lee 的视频,让他和 Cluely 的热度又大涨了一波。
视频中的Roy说,基于产品力和PMF(产品功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来做增长的方法已死。他直言:“广告投放、SEO来获取新用户,性价比太低。只有在社交媒体上做爆款短视频、造梗来让用户主动转发传播,才是获取新用户的最佳方法”。
Roy分享的社交媒体算法机制,听起来有自己的taste:“平台偏好富有争议性的内容,所以你必须学会‘越界’,这样才能博眼球”,“别家公司花几百万美元投超级碗的广告,我花2万美元就能达到同样的曝光度”。
特立独行的产品和创始人,吸引了顶级风投机构 a16z 的目光。a16z主投AI应用的合伙人Bryan Kim相信在混乱的AI战场,造势才能冲出重围。
*Roy的X标签强调自己的退学经历
所以,Cluely 获得了 a16z 1500万美元的投资,投后估值约1.2亿美元。马斯克也联系到了 Roy,提出要以10亿美元收购 Cluely,但被立刻拒绝。
但和表面光鲜相反,批评、抵制 Cluely 和 Roy 的舆论也越来越多。
几个月前,外媒记者真实体验后,认为这款产品并不能真正帮助解决问题。最近,外网上的真实用户还在频繁曝光 Cluely 回复太“傻”、反应时间太长、引起会议音频问题、无法回复等等一系列糟糕体验。
*外媒记者测试认为Cluely的回复并不能帮自己解决编辑的提问
*Raddit上的用户发现Cluely在帮助面试时直接罢工
还有的,直接甚至开发出和他理念对立的产品。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 Antonio Li 和 Patrick Shen开发了一个反 Cluely 工具 Truely,可以检测与用户通话的是否为真人
在最令 Roy 骄傲的内容营销层面,我们查阅第三方数据,发现 Cluely 的用户量似乎并没有因为营销策略而增长——是a16z的一波新闻官宣给它的官网流量带来近期最大的涨幅,TikTok 上 Cluely 矩阵号的粉丝数也鲜少上千。
与持续的黑红相比,Cluely 的风评似乎正彻底转向硬币的另一面。
网上不缺“黑粉”,但Cluely的特别多
定位为“Cheat on everything”(在一切事情上作弊)的 Cluely 从刚开始被关注时就不缺“黑粉”。
看起来,最大的“黑粉头子”是硅谷知名孵化器 YC 的 CEO Garry Tan。
在 a16z 官宣投资 Cluely 后的第二天,Garry 发了一条他已经将“cluely”设置为永久屏蔽词的帖子。在 X 上拥有58万粉的 Garry 是妥妥的科技圈网红,这条帖子目前已经有接近90万的浏览量。
*YC CEO Garry Tan 发布的永久屏蔽“cluely”关键词的帖子
当时,Cluely 的创始人 Roy 在16分钟后迅速出现并回复了 Garry 的帖子。他在卖惨的同时也祈求能重新赢得 Garry 的尊重,但 Garry 随后只是回复了一个“敬礼”的表情。
评论区的网友们基本都在为 Garry 叫好,陆续晒出同样屏蔽了“cluely”关键字的截图。
还有网友“贴心地”提醒,“当你为他们发了帖子时,其实就已经是在帮他们做营销了”。Garry 回复,“这是最后一条帖子了,我保证”。
X 上的网友们还算比较克制,屏蔽拉黑一下就算完事。
到YouTube 上,大家基本都直接开喷了。
在官宣投资新闻后几天,a16z 发布了一条专访 Roy 及其联创的视频,评论区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
“从这孩子收到的风投公司的报导和关注来看,你会误以为他治愈了癌症”。
“他给世界带来的价值几乎为0,看这个视频真是浪费时间”。
“他还以为人们不知道爆款视频对产品增长的帮助吗?他搞得好像他发明了怎么用火一样”。
*a16z在YouTube上发布的专访视频,目前已有4万浏览
网友们喷 Cluely 和 Roy 时,甚至连投资方 a16z 也不放过。
“请 a16z 全体董事会成员去上基本道德课程谢谢”。
“虽然整体上看好 a16z,但这次投资显得极其短视”。
站在 a16z 的角度,投资行为已经将双方绑在一起了,专访本身也是为了给对方造势。但如今的传播效果却很难评价。或许真的黑红也是红?
病毒营销没带来爆发式增长?
考虑到创始人 Roy 这么会玩社交媒体、擅长做爆款短视频引起病毒式传播,那理论上产品增长的数据表现应该挺不错。于是,我们去扒了下 Cluely 官网的流量数据。
提前说明一下,Cluely 的产品形态是运行在用户电脑本地的客户端,官网流量并不能直接代表活跃用户数。但它没有 App ,也没有其他分销渠道,下载客户端的来源只有官网,所以官网浏览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潜在新用户的数量。
Cluely 官网近28天的访问量,最高的一天是6月21日,达到快15万,也就是 a16z 官宣1500万美元投资的第二天。这个数据量虽然不低,但也算不上高——和Cluely作弊功能“对立”的AI检测器 ZeroGPT,近28天日均访问量是50万左右。
在 a16z 官宣操作之前,Cluely的网站日访问量一直在5万左右徘徊。看起来,Roy 引以为豪的病毒营销还是比不过“流量王”金主爸爸带飞。
*Cluely官网近28天的访问量
再看看访问官网的用户地理位置占比。
整个5月,Cluely流量来源最高的国家是印度,占到了总访问量的近30%。虽然,印度人也说英语,但 Cluely 一直是主打美国市场。
*Cluely官网5月访问用户的地理位置分布
重头戏来了。我们决定分析一下官网的流量来源,看看能不能归因到Roy口中Cluely最擅长的病毒式传播上。
近28天的入站流量里(指流量来源网站),排名最高的是 land-book,这是一个分享高质量网页设计的网站。好吧, Cluely 的官网设计确实比较简约,但比它好看的似乎也不少?
*Cluely官网近28天的流量来源网站
再看看 Roy 理论上的主战场——社交媒体的导流情况。
主流社媒导流到Cluely官网的数据,转化最高的是 Twitter,贡献了超过60%。而 Roy 自己却说 Twitter “整体上是滞后的,他们根本无法接受 Instagram 和 TikTok 上爆款的文化”。他在专访中还说,“我们的主要转化渠道都来自 Instagram 和 TikTok 的短视频”。
事实似乎并不是这样。
*各主流社交媒体导流到 Cluely 官网的大小占比
据说Roy 拿了融资款后,去 TikTok 上开了1万个 Cluely 的矩阵账号,专门做短视频,搞病毒营销。结果 Twitter 上有网友扒了 Cluely 的多个 TT 账号,发现粉丝数都很低,基本都在几十粉丝到几百粉丝之间。
*TikTok 上疑似 Cluely 官方创建的众多账号
Reddit炸了:吐槽Cluely功能的帖子太多
目前,海外知名论坛 Reddit 上使用 Cluely 的帖子,大约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咨询,用户会问能不能用在某考试/面试场景中,会不会被发现;另一类是吐槽,狂喷产品功能有多不好用。
*注:FAANG是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的首字母缩写
*注:Chime是Amazon的视频会议产品,Amazon用它来进行面试
*注:GRE家庭考试允许考生在家参加,通过线上进行
能看出来,尽管 Cluely 主打的产品力之一是“隐藏式、不会被发现”,但基本无法消除用户的担忧。毕竟,真被抓到作弊的后果还得用户自己承担。也有网友称,基本上主流的硅谷大厂们已经把 Cluely 封杀了,有朋友用 Cluely 参加面试,已经被黑名单了。
而另一边,已经大胆尝新的用户基本都是在怒喷 Cluely。大家的喷射范围几乎覆盖了这款产品的方方面面,多到刷不完。
一边是1.2亿的估值和热乎的1500万美元投资,另一边是看不到的流量增长以及现有用户的疯狂吐槽,Cluely 似乎正在成为史上最分裂的 AI 产品。
仔细想想,或许这也是 Roy 的增长策略之一?先拉低用户的预期以求后续更新的反弹,同时通过漫天的吐槽贴进一步提高曝光量和关注度?
好吧,我圆不回来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木相对论,作者:Lax、dre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