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创新肺结节切除术,以“无痕”微创的卓越优势,在医疗领域掀起波澜。其精湛的技术宛如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在患者体内悄然行动,极小的创口却能精准切除肺结节,术后几乎无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这一创新之举如同一盏明灯,吸引着各地患者纷纷前来福州求医。他们相信协和医院的专业与实力,期待通过这种先进的手术方式,摆脱肺结节的困扰,重获健康与活力。协和医院的“无痕”微创肺结节切除术,正以其独特魅力,为众多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与之前相比,这次恢复快得多,而且几乎看不出做过手术。”近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一、三科病房,来自台湾的林女士(化名)在接受术后复查时感慨道。
福建协和医院胸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协和医院供图)
半年前,林女士在台湾某医学中心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左肺结节切除术”,虽然手术成功,但胸壁上留下了5个手术切口,术后疼痛明显且恢复较慢。此次,她在朋友推荐下专程来到福建协和医院,由胸外一科郑斌主任为其施行“隐匿型微单孔”右肺结节切除术,手术仅通过一个隐蔽的乳晕旁切口完成,术中行肺段及多处肺部分切除,共切除了7枚结节(均为恶性结节),术后几乎看不到疤痕,且患者表示术后体验极好,几乎感觉不到疼痛。
近年来,福建协和医院胸外一、三科接诊的境外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其中不乏来自欧美、日本等医疗发达地区的患者。郑斌介绍:“我们的优势是等待时间短,一般一两周就能做完手术出院,而且费用低。比起境外地区,我们的技术能够实现创伤更小,术后疼痛轻,而且极大助力快速康复。”
据介绍,福建协和医院陈椿院长、郑斌教授团队首创的“经乳晕旁隐匿型微单孔肺结节切除术”结合“tubeless”无管技术,以近乎无痕的切口和极小的术后疼痛,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了革命性的治疗方案。该技术自2023年临床推广以来,已完成约300例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3天,术后不到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远优于国际同类手术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胸外一、三科团队还一直致力于将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与隐匿微单孔技术结合,于2018年在全国首批将人工智能三维重建软件引用到肺结节的常规诊疗中,目前已有6000例肺结节患者免费应用。(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