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砸后选择做网红,这是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道路。一方面,如今网络发展迅猛,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各种变现机会。凭借独特的才艺或个性,有可能迅速获得关注和粉丝,实现经济上的收益。另一方面,网红行业竞争激烈,更新换代快,要持续保持热度和吸引力并非易事。而且,这一行业可能会受到舆论、平台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稳定性较差。所以,高考考砸后做网红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才华和毅力,同时要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不能盲目跟风。
之前我忘了在哪看到一个数据,是讲主播的平均收入。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主播都很有钱,但公布的收入却很一般,并没有那么高。
于是评论区感叹:哦,原来主播也不是人人都有钱,也是马太效应,二八定律。
过了几天,我回到这个话题,看到了网友的“第二反应”——啊,不对啊,哪个行业还不是马太效应、二八定律了?
虽然主播的平均收入并不高,但也并不低,整体来看依然是个不错的工作。尤其是一般观念里,“优秀”的人去读书了、去当人民企业家了、去当大国工匠了,你看到的主播的二八定律,还是传统评价体系里最强的一波人被筛选走之后,剩下的人竞争出的二八定律。
所以我也觉得自媒体是个不错的活,虽然我本人困于老保观念,无法忽视社会一般评价体系、我在传统路径上的沉没成本以及父母的观点等等,不考虑专职干这个。但我也不会像个封建老登一样,给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工作分出三六九等,直接将其定性为下九流,贬低干这一行的人。本文主要是客观分析一下利弊,至于你适不适合干,自己斟酌。
做自媒体的首要素质,是脸皮厚。什么网感,什么有活没活,都尚在其次。
努力型选手的极致就是岛市老八。你觉得老八很有活吗?所谓钱难赚,石难赤,如果你能像老八一样,做到不觉得石难赤,那么钱自然也不难赚。
每次别人夸我有才华,我都开心得飞起。因为你看到的我的才华,不及我本人真实才华的十分之一。因为我脸皮薄,怕挨骂,方方面面都在收着说,最能给我带来流量的话题,我基本都错过了,中规中矩的话题,语言也并不尖锐。即使如此,我一个月见到的唐氏网友,比别人一年见到的都多。我日常自称社会经验不足,其实也不一定,如果把鉴定网络奇行种当成社会经验的一部分,那十个老登加起来比不过我。
所以我对小约翰可汗是同情态度,作为一个收着说话的人,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别人说话也在收着。我十几万粉的体量、又是法学这种门(装)槛(神)较(弄)高(鬼)的领域,就已经这样了。他的私信有多美丽,我都不敢想。
同时,我也不羡慕户晨风,他作为变现能力数一数二的博主,赚得比我多太多了,但他那份钱,我是真赚不了。要是让我这么天天高强度的挨骂,我宁愿找个厂上班。
要是能彻底无视一切传统道德和别人的负面评价,那你就是天选自媒体人,一切都海阔天空起来了。
小冰心当时遭遇各路口诛笔伐,我觉得是蔡雅奇带起来的,但她挺过这那一阵之后,现在反而更火了,彻底脱离律师这个牛马行业了。某种意义上,蔡雅奇是她职业生涯里最大的贵人。我妹妹跟我说,她的同学靠发擦边视频,学生阶段就一个月大几千。我:can can herd。看完之后,直呼“就这”,这也没怎么擦啊。这对我们这种净网行动之前就掌握了较强检索能力的中登而言,尺度趋近于零。这都有人看,我只能说:
虽然师爷的传世名言“赚钱嘛,不寒颤”“别人想跪还没这门路”快要申遗了。但我觉得吧,大多数人,起码我的受众,还是低估了赤石的难度。孔乙己长衫,重若千钧。天天让你去高强度挨骂,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干,一个月发你目前工资✖️2的收入,很多人也不会做。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矫情了,打算过几天去从事一些体力劳动体验一下,说不定接受能力就变强了。
大伙都知道三和大神生活满意度比很多焦虑的中产还要高,但没几个人真去干,原因之一在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很难真正脱离他人的评价和传统观念的制约。
比如我想的话,每天工作三小时,收入超过我老家的公务员很容易,而且据各路大道小道消息,他们的大趋势是“过紧日子”,我的粉丝是越来越多的。但找不到工作还则罢了,能找到正经工作却恶意不打工,家长估计得假装要上吊来逼我(他们以前策划过这种阳谋,但没执行,单纯把策划的过程告诉了我,就达到了阳谋的效果)。
他们的理由倒也不怎么强力,问就是“你这样没人乐意嫁给你”,但我怕麻烦的性格,让我很不想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我也做不到遗世独立。按照我老家的评价体系,别说月薪3000的铁饭碗强于月薪1万的体制外工作,即使他们被停薪留职了,社会评价也比赛博盲流子高。
再来谈谈做自媒体不好的地方:
一个就是容易变成魔怔人。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博主好像一呼百应,但博主本质上和粉丝是平等关系,粉丝也在影响和塑造博主。博主依据粉丝的反应以及流量决定自己的言行,时间长了就成了巴甫洛夫的狗。所以专职的键政博主,基本上必然翻车,有的时候沾沾自喜,觉得自己是在忽悠别人,但忽悠久了,就分不清工作和现实了,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影响力,都会翻车,但谁也不是丁真,能一眼就鉴定出自己的影响力。
一个就是平台的申鹤,虽然它名义上是有形的大手,但实际上就如克苏鲁一般,无法被观测、无法被定义,你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号就没了。也别觉得自己严格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就能置身事外,很多时候就是,毁灭你与你何干。自媒体从业者是字面意义上的“赛博朋克·边缘行者”,需要衡量一下自己能不能承受毫无兜底和保障,走钢索一样的焦虑感。
最后就,目前各大平台的趋势,就是把流量分配权掌握在平台手里,削弱博主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现在是十万多粉,但上个月平台基本没给推流,纯靠我本人的流量,阅读量也没比我两万粉时大多少,演都不演了。我的小红书流量也发生了断崖式下滑。这个问题不只我有,很多大博主也有,马督工现在流量肉眼可见越来越小,也不知道她人到中年,拖家带口又有团队要养,会不会头越来越秃。你能不能接受这种努力了没啥卵用、我命由天不由我的下滑感,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我是推荐在校学生做自媒体的。这能帮你早日破除学生思维,习惯了这种运气大于实力,实力不取决于努力的随机性,心态反而变得更好。凡是大学过得很痛苦甚至抑郁的,基本都是一出事就喜欢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但个人努力只能决定很小的一部分,其实更接近人类社会的运转规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躺平学原理,作者:躺即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