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研婷,一位极具爱心与创造力的人士。她致力于为爱鸟人士打造观鸟乐园,这是一个充满自然魅力的天地。
在乐园中,精心设计的观鸟亭错落有致,为观鸟者提供了绝佳的观察视角。各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它们灵动的身姿、悦耳的鸣叫声,让观鸟者陶醉其中。程研婷还精心布置了丰富的植物景观,吸引更多鸟类前来,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她的努力,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鸟类的美丽与神奇,激发了人们对鸟类保护的热情。程研婷用她的行动,为爱鸟人士搭建了一座通往自然的桥梁,让观鸟的乐趣得以传承和发扬。
建鹦鹉养殖场 开温情鸟咖
程研婷:为爱鸟人士打造观鸟乐园
程研婷。
最近,在闽侯上街镇的一家鸟咖门店里,总能看到不少年轻人与各种色彩斑斓的鹦鹉亲密互动。这家鸟咖的主理人,是一名将热爱转化为事业的养鸟人——程研婷。
9年前,一只由朋友赠予的牡丹鹦鹉彻底改写了程研婷的人生轨迹。“那时候,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它就会飞过来,落在我的肩头,那种被需要的感觉,真的很奇妙。”程研婷说,这份快乐并未持续太久,一个午后,牡丹鹦鹉居然打开了笼子的锁扣,飞走不见了。
正是这份遗憾,成为了程研婷养鸟生涯的转折点。她开始在网络上搜寻各种资料,了解鹦鹉的饮食搭配和疾病预防等。在这个过程中,她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经常带着各自的“鸟宝”聚会,分享养护心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研婷对鹦鹉的热爱愈发深厚。于是,3年前,她和3名朋友完成所有正规手续后,在荆溪地区建立了一家鹦鹉养殖场。今年,她在闽侯上街镇又开设了充满温情的鸟咖。鸟咖里共有30多只鹦鹉,主要为玄凤、和尚、牡丹、虎皮等家养型品种,每一只都个性十足。
“养鹦鹉,干净是第一原则。”程研婷告诉记者,南方天气潮湿,尤其是梅雨季节,对鹦鹉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因为湿度太高,鹦鹉容易患上念珠菌等疾病。为此,她养成了每天观察鹦鹉粪便的习惯。当她发现某只鹦鹉的粪便颜色变浅、质地变稀时,就会及时调整它的饮食,并增加维生素和一些药物的摄入。此外,她还发现,鹦鹉的情绪远比她想象中丰富。它们会因为主人的关注而兴奋,也会因为主人的冷落而抑郁。
“抑郁的时候,它们会在主人喂水时突然啄人或是拔自己的羽毛。”程研婷说,为此,她学会了观察鹦鹉的羽毛状态、叫声变化以及行为模式,从而解读它们的情绪。而鹦鹉们也能够感知到人类的情绪变化,并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回应。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与鹦鹉的互动中,它们不仅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还会主动飞来停驻肩头。这种跨越语言的交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成了“情绪翻译官”,重新找回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
“这也是鸟咖逐渐成为宠物市场中的新宠儿的重要原因之一。”程研婷说,她计划系统学习,将鸟咖升级为集科普、疗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鹦鹉、爱上鹦鹉。(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