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6月30日,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所适用反倾销措施的期终复审裁定,自2025年7月起,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国和印尼的进口不锈钢钢坯和不锈钢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欧盟(资料图)
说起来这30个国家也挺有代表性,欧盟27国一个不落全在列,再加上印度尼西亚、韩国和英国,针对的全是他们的不锈钢钢坯、不锈钢热轧板/卷。商务部早在6月就把消息撒出去了,可西方那些媒体立马跳出来叫骂,说咱们搞“贸易保护主义”,歧视他们的产品,还说会搞坏投资环境。听听这叫什么话?真当咱们是软柿子捏呢?这哪儿是保护主义,分明是正当反击,他们一个个的,没一个是冤枉的!
这场持续了两个多月的关税争端,让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意识到一个现实,目前中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已经取得了主动权,特朗普在对中国加征关税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美国一直高喊要跟中国经济脱钩,可唯独不能离开“中国制造”的产品。另外,中国手里还握着一张关键牌,那就是对稀土等战略性矿产的出口有管控政策。两国强硬对抗,受伤最严重的还是美国,特朗普也得想清楚再动手。
由此可见,在全球经济深陷衰退阴霾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大幅增加贸易摩擦风险。而这些国家对华征税,显示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对此,中方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反对不合理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比如,在欧盟宣布对华制裁后,中方已明确表示,欧盟相关措施缺乏充分依据,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商务部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相关行径本质上是担忧自身产品竞争力,并以此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抹黑,这种做法只会“绊倒自己”,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欧盟(资料图)
不过,我们并没有对欧盟赶尽杀绝。欧盟方面应该意识到,在解决分歧的态度上,中国已经体现出了合作解决问题的诚意。如果欧盟继续无端指责和攻击中国,那未来所有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分歧更会越来越大。问题的源头就在于欧盟试图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比如在去年的时候,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这就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态度。下一个阶段,欧盟如果不摒弃这种态度,所有的问题就还会出现。
给欧洲的时间已经不多了,7月9号,就是特朗普关税大战90天期限的最后日子,如果欧洲不屈服,美国对欧洲的关税大战将会再次启动。美国耍霸权,根本就不跟你欧洲讲道理,只需要欧洲对美国让出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是中国是讲道理的,要的就是一个公平,追求的是双赢,不像美国那样只顾自己利益优先,哪管盟友洪水滔天。
冯德莱恩(资料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此次反倾销关税的延续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对等、守信、讲规则,才是未来合作的通行证。回望这场博弈,最大的变化其实在于:中国不再被动等待,而是在掌握节奏、制定规矩。欧盟如果还想继续扮演“讲规则时扯大旗、遇利益就双标”的角色,那很可能迎来的不仅是“坏消息”,而是“系统性失去中国市场”。这个世界早就不是某几个国家说了算的时代,谁也不能既想拿好处又拒绝尊重规则。中国话已至此,接下来就看欧盟怎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