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路巴士》为何是西班牙的“药神”?
创始人
2025-07-08 12:24:18
0

请你提供具体的关于《47 路巴士》为何是“药神”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信息我无法准确进行描述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臧否,题图来自:AI生成


今年2月,在代表西语电影最高荣誉的戈雅奖上,西班牙电影《47路巴士》横扫了第39届的全部提名,并拿下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5项大奖。


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世界万象”展映单元,我二刷了这部西班牙年度电影,一个简单粗暴的感受是,可以把它看作西班牙版的《我不是药神》


不过,相比于文牧野初出茅庐的成名作,《47路巴士》更加成熟,也更具层次,导演兼编剧之一的马塞尔·巴雷纳本就擅长拍摄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故事,而这部40多年以来最卖座的加泰罗尼亚语电影,同样来自真实事件改编。


巴塞罗那郊区原是移民聚集地,无人问津,断水断电,居民上下山只能徒步。纵然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市政厅却以各种理由推脱,不肯增设公交线路。47路公交司机曼诺洛·比塔尔忍无可忍,决定用行动改变所在社区的命运。


从批片引进的角度,虽然西语电影较少见诸国内银幕,但该作对于制度性歧视、社会公平和历史创伤的刻画,足以令大多数中国观众共情;其完成度之高,更令我毫不担忧它做院线发行的市场前景。


01


不同于近年我国电影对现实题材的处理,《47路巴士》的主题并不扁平,而是被西班牙20世纪的历史纵向贯穿。就像片首女声旁白交代的那样,这个故事不仅关乎她的家庭,也关于她的邻里、她的城市和她的国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安达卢西亚和埃斯特雷马杜拉特区的难民,为了躲避战后的饥荒与地主的压迫,大量涌入巴塞罗那、巴斯克、马德里等经济发达的工业城市,巴塞罗那东北郊的男爵塔便是聚集地之一。移民迁徙至此,在市郊购买土地,用水泥木板自建房屋。


影片的第一幕,便是一场扎实的生存危机:军政府的警察骑着高头大马,天刚亮就赶来搞强拆。当时的法律规定,新建的棚屋破晓前必须有顶,否则当局就可以将其拆除。


镜头在表现压迫感时,用了两个停顿。


一处是警官奥尔特加的侧脸特写,执法队伍不紧不慢地行进,而另一边的移民却在紧锣密鼓地盖房,它暗示了节奏完全由前者掌控——不管他们什么时候到,只要看不到屋顶,就随时可以砸毁未完成的棚屋,令后者的一夜劳动前功尽弃。


另一处是警察令移民们停手时,大家便立刻放下活计,统统靠边站了,而仍在动工的曼诺洛则被奥尔特加喊出来单独问话。


两人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当主人公质疑奥尔特加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时,奥尔特加回了三个字——“比你是!”


姜文曾经提到,好的电影台词需要琢磨,不能像白开水一样,而奥尔特加此处的回应就属于这类好台词,它完全不是在讲理,却令人无法继续辩驳——毕竟前者连房顶还没盖好,后者已经披上一身制服。


紧接着,奥尔特加便以“维护法律”为由砸毁了尚未加顶的棚屋。在这种极端压力下,曼诺洛意识到,大家分别盖房子,天亮前谁也盖不完,但大家集中力量每夜盖一户,就能把所有人的房子相继盖起来。


得益于这一提议,人们保住了男爵塔,并在此后将棚屋升级换代,形成社区。电影中段,当奥尔特加作为不速之客再次造访曼诺洛家时,还专门指着头上说了一句略含恐怖意味的话——“这确实是个屋顶。”


当然,有了立锥之地,不代表移民可以真正立足。


电影中有一处细节,当曼诺洛叼着烟斗站在公交站牌等车,他身后是一张克鲁伊夫的海报。这位后来的巴萨教父,在上世纪70年代末正是巴塞罗那最耀眼的城市名片。


而在公交车上,戴眼镜的律师跟他诉说前一天巴萨的比赛时,主人公却回了一句:“我是梅里达的球迷。”这样一个足球范畴区分主队的细节,暗示了作为移民的他与这座城市无法弥合的距离感。


02


在《47路巴士》中,墙上的霉斑出现了三次。


霉斑第一次出现时,曼诺洛用家庭合照将它遮了起来;第二次出现,它在墙壁继续扩大,直到渗出相框;最后一次出现时,它已经覆盖了整个相框范围。


无法掩盖的霉斑,既象征着困境的如影随形,也喻指被搁置的问题终会浮出水面。


男爵塔虽然成了巴塞罗那的钉子户,但管理者巴不得他们自生自灭。这里终日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挖掘基本靠手,不仅停水停电是常态,翻山越岭更成了居民外出的必修课。


电影后段,当曼诺洛向巴士公司的工会主席申请开线路时,指着巴塞罗那地图之外的部分说道:“男爵塔是巴塞罗那的一个社区,但你在地图上找不到。”


1978年,身为47路公交车司机的曼诺洛·比塔尔劫持了自己工作的班车,载客驶进男爵塔,用行动证明公交可以开上山。他的匹夫一怒,不仅令男爵塔终于开通了站点,也令其他郊区一起纳入交通版图,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


电影还原了这位社区英雄“搞事情”的因果,当他通过正当途径申诉困难、申请线路时,遭遇了不计其数的踢皮球和漠视。


如棚屋街道过于狭窄,公交车进不去;如道路未经修缮,存在安全隐患;如在偏远地带开设站点,十分不经济;如现在不是选举周期,没人关心这事。


对住在市区里的人来说,他们既不知道男爵塔在哪儿,也不知道这种地方谁会想去,因此在这里设公交站点毫无必要。


可对于“五环外”的居民来说,答案不言自明,她们白天下山为这座城市服务,晚上再长途跋涉赶回家——“谁会想去那里,是那些每天从山上下来的人。”


03


曼诺洛在47路工作了二十年,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忍耐,片中促成人物弧光转变最重要的因素,是好友菲利平的惨死。


小卖部老板菲利平死于一场火灾,邻里奋力救火,无奈水龙头常规性地失灵,赶来的消防车由于不熟悉地形,卡在山脚下的大坑里,直到菲利平被烧得家毁人亡。


这场意外过后,主人公极为触动,早年他盖房缺钱,正是前者帮他买了水泥。


菲利平是男爵塔居民中具有知识分子倾向的一位,电影对他的着墨不多,但每一笔都很传神。


其一,菲利平可以分辨不同方言。


其二,他会召集社区居民开会讨论。


其三,去市政厅外墙涂鸦抗议。


其四,不定时用投影仪给大家放露天电影,虽然市区上映的是好莱坞大片,而他只能放老片。


作为小镇的理想主义者,菲利平的日常抗争如同飞蛾扑火般无奈。


电影第一次呈现曼诺洛进城上班时,碰到菲利平和卡车司机因为山脚的坑而吵架(也正是这个坑,后来挡住了消防车),司机用加泰罗尼亚语骂他,菲利平告诉他自己听得懂。


虽然嘴上没输,但司机直接撂挑子,菲利平还得把水泥搬上去。曼诺洛走入巴塞罗那的繁华街区时,留下了菲利平不堪重负的背影。


这种知识分子与小市民相处的窘境,黄建新的“城市三部曲”里表现过,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也表现过,王志文饰演的钢琴老师和邻居大妈因蜂窝煤堆放的顶牛,就与菲利平同卡车司机的拌嘴如出一辙。


涂鸦抗议过后,菲利平说要让巴塞罗那看到男爵塔,要想办法发光发亮,迎接他的便是一阵无妄的火光。同样的反高潮叙事,在电影中还有多处,既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戏剧性,又在拒绝煽情俗套的同时增加了真实感。


如曼诺洛和女儿谈心时刚刚说出一句“你可以离开你出生时的土地,但那片土地永远在你心中”,便被邻居打断,后者提醒他菲利平去涂鸦了。


如曼诺洛在议会厅才对着空气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尊严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水、电、交通、邮局、医保和公共教育”——便因议员们的进入而胆怯离场,还被一个老迈的议员吩咐倒杯水。


如片尾警察将曼诺洛在大庭广众之下带走时,上一秒山呼海啸的居民,下一秒便集体陷入沉默。没有揭竿而起的漫画感,而是重复了《五人墓碑记》的剧情:内心深明大义,外在却无动于衷。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处理:如果人们有长期被压迫的经历,实际上是不敢反抗的。因为以卵击石的代价,他们从上一辈起已经太熟悉了,这种感觉已经内化,内化到可以眼睁睁地看着“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


04


《47路巴士》中有一段点题的台词,父亲告诉女儿不要进行无谓的牺牲:“你不知道他们怎么对待我们这些人。”


女儿的回复同样掷地有声:“我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什么。”


每一个后现代的隐患,都对应着前现代的源头。要理解乔安娜的这一追问,得回到片中经由曼诺洛之口道出的佛朗哥名言——“你要么是长枪党,要么就不是。”


面对那位衣冠楚楚、道貌岸然、措辞滴水不漏、实事一点不办的职业政客,曼诺洛对佛朗哥的援引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调侃了前右翼政府雇员的华而不实,又暗讽了西班牙社会转型的徒有其表。


西班牙虽然从军政府转入了民主制,但过渡时期撑台的还是这些人,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转型总要伴随遗毒与阵痛,那些与独夫妥协的历史时间尤其如此。


纵观世界现代史,弗朗西斯科·佛朗哥都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


作为前西班牙元首,他周旋于德意英美之间,令西班牙奇迹般地远离了二战;作为手握重兵的法西斯分子,他在内战中粉碎了西班牙的共和梦;作为长枪党党魁,他在战后确立了威权政体,压制了一切异见;但在晚年,他又亲手培养了年轻的国王胡安·卡洛斯,令其接受民主思想,并将权力和平移交到国王手中。


一种观点认为,佛朗哥在任内做了西班牙的“保姆”,他是西班牙君主立宪制的奠基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与没有经历过威权政体的欧洲国家相比,西班牙民主化后的社会问题之所以堆积如山,正是来自政治传统上的路径依赖,即佛朗哥长期执政带来的政治腐败、官僚主义和贫富差距,构成了西班牙社会转型的负面遗产。


而对电影的主人公来说,他们的人生更多是被这类负面遗产吞噬,不同于年轻人少有历史包袱,他们是被威权阴影笼罩的一代,他们饱含屈辱,但也愈加坚韧。


片中有一幕,女儿乔安娜埋怨为何当初不把房子建得离基础设施更近,观众看到这里都会觉得她太不懂事,但实际上,那是她当时太小,不记得父辈如何凭借一砖一瓦白手起家,不知道移民群体面临右翼鹰犬时的险象环生。


而主人公之所以不愿意离开生存条件艰难的男爵塔,除了这里是他们亲手建起来的,也要归因于刻骨铭心的历史创伤:自己已经从故乡被驱赶过一次了,如果继续退让,那种被侮辱的宿命似乎就难有尽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臧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降价、卖身,星巴克走到十字路口 星巴克,这个曾经引领咖啡潮流的品牌,如今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兴咖啡品牌不...
一年净赚127亿,但为保住利润... 魏建军所带领的企业一年净赚 127 亿,这无疑是卓越的成绩。然而,在商业的浪潮中,利润的保持并非易事...
甘肃天水幼儿园后厨监控视频公开... 近日,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发生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1央视记者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
福建省防指再次会商部署台风“丹... 福建省防指再度举行会商,全力部署台风“丹娜丝”的防御工作。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各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密...
义乌商户开始收取稳定币 近日,义乌的商户们开始悄然收取稳定币。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稳定币因其价格相对稳定的特性,在...
AI“撕裂”版权法:Meta与... Meta 与 Anthropic 迎来不同判决,这一事件仿佛是 AI 给版权法撕开了一道口子。Met...
非洲电商:中国卖家的下一个黄金... 非洲电商,正悄然成为中国卖家的下一个黄金十年。非洲市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互联网...
通胀侵蚀收入 日本实际工资连降... 日本厚生劳动省7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日本实际工资连续第5个月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9%,...
“外卖大战”新阶段:美团拓店、... 作者| 蓝鲨消费 王冲和 7月5日,美团突然发放大量大额乃至“0元吃”、“0元喝”外卖红包券,引发...
35家上市银行年度分红超500... A股上市银行进入现金分红高峰期,7月7日,据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已有35家银行落地2024年度末期利润...
澳华内镜股东拟减持258.18... 7月7日,澳华内镜公告,股东苏州君联欣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燊计划在2025年7月14日...
巴西总统卢拉称“不需要皇帝”怒... 据新华社报道,巴西总统卢拉7日在里约热内卢就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金砖国家发出关税威胁回应说,这一做法“...
重磅对话:为什么很多企业劳而无... 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常常出现很多企业劳而无功的现象。一方面,部分企业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盲目跟风追逐...
“大而美”法案落地,美元、黄金... “大而美”法案的落地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美元方面,其走势可能因该法案而发生重大...
四川雅安天全县山体垮塌造成5人... 近日,四川雅安天全县遭遇了一场惨痛的山体垮塌灾难。那一瞬间,山体仿佛被猛兽狠狠撕裂,巨大的石块和泥土...
外籍旅客“丝滑”入境!厦门 “... 近日,厦门的“境外来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让外籍旅客实现了“丝滑”入境。该中心整合了海关、...
“为什么总会出现假BP?” 假 BP 之所以总会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方面,利益驱动是关键因素,一些人为了快速获得资金、项目合...
巨头决战外卖,将如何影响众多餐... 巨头决战外卖,对众多餐饮品牌影响深远。一方面,外卖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餐饮品牌不断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
头晕乏力……当心“热中风”来袭... 头晕乏力……当心“热中风”来袭!在炎炎夏日,高温环境易使人体血管扩张,血压波动,尤其对本身就有心血管...
特朗普对关税“松口”,亚洲股市... 特朗普对关税“松口”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经济领域掀起波澜。亚洲股市如同久旱逢甘霖,纷纷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