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业银行线下网点退出数量呈现出创新高的态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线上金融服务日益普及,传统线下网点的功能逐渐被弱化。许多商业银行开始调整布局,关闭一些经营效益不佳或位于偏远地区的网点,以集中资源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的线上业务和核心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金融行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深刻变革,既体现了商业银行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也意味着未来金融服务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与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体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彭科峰
在刚刚结束的2025年上半年,有多少家商业银行的线下网点已经悄然退出大众的视野?
今日上午,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渠道,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约有2677家“商业银行”的线下网点获准退出,这一数字已经高于去年一整年的数据。
在业内人士看来,线下网点经营成本高企,在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叠加节约成本等因素,部分银行适当收缩线下网点在所难免。
2677家!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线下网点退出数量创新高
“目前,我们支行最主要的客户是每个月定期来提取退休金的老年人群。他们还是更喜欢现金。”北京市西直门地区的一家国有大行网点人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近年来办理业务的人数有显著减少的态势。
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的最新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无疑有更多金融机构在积极响应“线下客户数量减少”的这一趋势。
今日,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金融许可证信息”栏目列出的“商业银行”的“机构退出列表”查询功能,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2025年上半年(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累计约有2677家商业银行的线下网点“关门停业”。
其中,今年上半年“网点关停第一例”发生在1月2日——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五原路西段商会大厦一楼的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门峡文博城支行(中原银行三门峡文博城支行)获准退出,其机构编码为B0615S341120010。
上半年最新关停的线下网点为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常平桥梓分理处。今年6月39日,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平沿河东一路10号106室的这家东莞农商行的分理处宣布退出,其机构编码为1054U344190066。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信息显示,该网点的批准日期为1989年9月15日,其营业历史应“相当久远”。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样的查询渠道和数据发布范围下,财联社记者去年统计发现,2024年上半年,累计约有1126家商业银行网点获准退出,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消失的银行网点”数量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今年年初,财联社记者曾统计发现,2024年国内商业银行累计约有2483家线下网点获准退出。这意味着,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获准退出的商业银行线下网点数量已经显著高于去年全年。
金融科技冲击、降本增效银行实体网点持续调整或难免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失的银行网点”是行业的普遍现象,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商业银行持续调整网点布局在所难免。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银行网点持续调整有其必然性。一方面,国内人口增长见顶,实体经济进入转型期,银行的客户数量、业务难免受到影响,不再有过去“扩张期”的烦恼。
另一方面,近年来不断加剧的银行“供给侧”改革也加快了线下网点的整合,大量村镇银行被吸收合并,其中也有部分网点因为重复布局等因素被撤销。“另外,在撤销网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银行也在过往的金融资源薄弱地区新设了不少网点。”
“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导致很多银行业务不再需要到线下网点办理。申请贷款、转账等很多都可以通过APP来完成。”某上市银行内部人士进一步向财联社记者介绍,金融科技的发展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必然会造成部分业务的收缩。
另外该人士认为,在信贷需求难以有效增长的背景下,出于降本增效的考量,部分银行也不得不收缩、整合一些效益不佳的线下网点。“过去新设一些网点后,顺利的话两三年就能收回成本并盈利。但现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