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成效斐然。如今,万株“绿色瑰宝”皆有专人悉心照料。这些古树名木,犹如城市的历史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保护工作者们如同它们的守护者,定期巡查,精心呵护每一棵古树。他们为古树搭建防护设施,防治病虫害,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默默付出,福州的古树名木得以茁壮成长,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些“绿色瑰宝”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绿色,更成为了福州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游客围观鼓岭柳杉王。
古树名木是承载城市历史记忆的“绿色瑰宝”,是维系生态平衡的“活态根基”。4日上午,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执法检查动员部署会上获悉,《办法》自去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福州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上万株古树名木实现“棵棵有人管”,一年来还复壮濒危古树名木30株。
摸清“家底”精细化管理
福州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统计,园林部门主管的古树名木有1582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名木83株、二级保护古树1499株;林业部门主管的古树名木有8574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名木232株、二级保护古树816株、三级保护古树7526株。
为加强保护,福州市明确部门分工,厘清了园林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边界,并推进精细化管理。
科技赋能提升保护水平
在科学研究方面,福州市牵头编制和修订省级古树名木技术标准2项,并启动鼓岭柳杉王与于山“月朗风清”榕树的繁殖试验,收集重点古树名木种质资源,开展繁育与栽培关键技术研究,逐步构建福州古树名木基因资源保存圃,强化遗传基因保护工作。
在资金保障方面,2024年以来安排财政资金317万元,用于古树名木巡查、抢救复壮、微公园建设、保险保费补助及保护宣传;积极争取省级支持,投入150.8万元开展“福建最美古树群”保护及古树保护工作;与蚂蚁集团合作首创“政府指导+公众参与+企业支持”模式,首批注入93.9万元,实施古树健康巡护+救护。
破解难题创新保护模式
如何平衡城市建设与古树保护?
福州将城市古树名木空间数据应用到“多规合一”平台,通过选址预审、工规联审、施工监管、验收闭环四阶段部门联动,开创“源头预警—过程管控—结果倒逼”保护模式。
福州还首创“古树名木+司法”保护模式,构建起“政府主导、司法护航、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综合保护新格局。
打造“古树+”文旅品牌
福州还注重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古树特色景观。在城区,于山公园寿岩榕、马尾“中国塔榕”、石厝教堂古银杏、三坊七巷古流苏、西禅寺宋荔、三坊七巷小黄楼的苹婆等成为热门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和媒体关注。在乡间,永泰同安油杉王入选“中国最美古树”,闽侯青口榕树王获评“中国十大最美古榕树”,10片古树群获评“福建最美古树群”。
接下来,福州将进一步增强保护力量,探索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查等新技术开展动态监控,并打造“古树+”文旅品牌,将古树名木纳入乡村游、古厝游等主题线路,借力数字峰会、海丝国际旅游节等节点,围绕特色古树名木推出一批智慧化旅游产品,提高游客体验感。
执法检查征集意见建议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监督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于7月至8月对《办法》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让承载乡愁记忆的“绿色瑰宝”的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检查将重点聚焦以下内容: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落实情况;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情况;法律责任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法规实施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改进建议。
本次检查将采取市县两级人大联动、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法规实施成效。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开通意见征集渠道,欢迎广大群众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就《办法》的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建议。联系电话:0591-87988578 83333198(传真);电子邮箱:fzrdchw@126.com;地址:福州市古田路40号(邮编:350005)。(记者 李晖/文 石美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