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伊朗官方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这是6月13-24日以色列-美国和伊朗爆发激烈武装冲突后,有关冲突口实——伊朗核问题的最新动向。
当天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颁布命令,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此举可能进一步限制核查人员追踪伊朗铀浓缩计划的能力。
2015年伊朗核协定(JCPOA)允许伊朗铀浓缩上限为3.67%,这足以确保为伊朗公开承认的民用核目标提供原材料,但远不足以生产武器级铀(90%浓度以上),同时大幅削减伊朗浓缩铀库存(超标浓缩铀需运至指定国外储存地保存),限制其使用离心机的数量,JCPOA同时确保IAEA有权对伊朗执行核协议情况进行核查和监督,以确认伊朗的遵守情况。据此,IAEA成为伊朗履行核协议承诺的主要评估机构。
由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激烈态度和特朗普一边倒亲、偏袒内塔尼亚胡的做法,2018年特朗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下的美国单方面退出JCPOA,借口是“协议不够强硬、未能解决伊朗的导弹计划及其对中东地区激进组织的支持问题”,这成为此后中东持续紧张局势和一系列武装冲突、袭击的源泉。
撇开以色列不谈,美伊围绕JCPOA的冲突已造成两败俱伤的格局:伊朗在核协议破局后陷入变本加厉的国际孤立,一系列境内外偏激、冒险应对非但未能缓解局势,反倒加剧恶化了自身处境,日益陷入内外交困的格局,其赖以在地区立足的军事实力也因国际孤立停滞不前,此次惨遭美以空袭几无招架之功,足以令其上层名实两亏;特朗普以“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为其核心支持群体的基本号召,将“不在美国以外耗损美国宝贵的钱财和生命”当作标榜自己、抨击政敌的要害,对伊军事介入无异于自打耳光,只能以“为摧毁伊朗核能力不得已而为之且是短暂使用的权宜之计”相搪塞。然而特朗普“1.0”时期以此为由单方面让美国退出JCPOA,结果伊朗铀浓缩能力却已高达60%,从技术角度来看,距离武器级水平只有一步之遥,积攒的铀储备也足以制造多枚核弹;特朗普“2.0”时代同样以此为由纵容、怂恿以色列,甚至不顾辅佐用你亲自下场,试图彻底摧毁伊朗核能力,结果伊朗虽遭重挫,但偏偏名义上和实际上最关键的目标——核设施、核能力和核材料库存,却似乎是损失最小的部分之一,即便最乐观的估计,此次代价巨大、后果严重的军事行动,充其量将伊朗核计划迟滞了几个月至数年而已。
不仅如此,事实上在以色列6月13日空袭并随后将美国拖下水之前,美国特朗普政府已通过各种渠道软硬兼施,将同样精疲力竭的伊朗拉回了恢复JCPOA的谈判桌,甚至空袭打响之际美伊相关磋商仍在进行中。国际社会普遍担心,美以此举非但不足以对伊朗核能力构成致命“硬杀伤”,反倒会堵上伊朗国内主张通过妥协换取西方谅解和伊朗发展机会一派的嘴,让本就饱受伊朗国内保守派猜疑的IAEA及其核查、监督机制更难落实、更难发挥作用。
本周稍早,特朗普单方面宣称,美伊有关恢复JCPOA的谈判“最早可能在本周重开”,这与此前和停火有关的“过早官宣”一脉相承,反映出特朗普急于见好就收、惟恐被以色列拖入持久消耗泥潭的急迫心理。而伊朗在此次暂停与IAEA合作命令出台前,其议会已通过了一项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律。该法案3日通过伊朗宪法监督机构——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Guardian Council,)的批准,并可能获得佩泽什基安担任主席的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Suprem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的支持。很显然,“暂停合作”命令的出台,是这一系列动作的一环,意在凸显伊朗对IAEA及其作用呢的不满和怀疑,也为JCPOA谈判解决之路蒙上更重阴影。
然而伊朗的相关回应迄今仍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杀伤力。一位了解IAEA运作的匿名外交官在讨论伊朗局势时IAEA核查人员在声明发布后仍留在伊朗,政府并未要求他们离开。伊朗国家电视台在宣布命令时援引了前述实际上尚未完全生效的法令,并称“暂停将持续有效,直至满足某些条件,包括保障核设施和科学家的安全”。
上述命令并未包含暂停合作的时间表或具体细节。在接受CBS采访时,伊朗外长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一方面反驳特朗普说法,称“我认为(与美国间围绕恢复JCPOA的)谈判不会这么快重启”,一方面又强调“外交大门永远不会关闭”。
正如许多观察家所言,迄今为止,伊朗的举动并未达到专家们最担心的程度。他们曾担心,德黑兰可能会为了应对这场战争,决定彻底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放弃《核不扩散条约》(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并公开宣布将研发核武器。
这正是由于伊朗当下“麻杆打狼两头怕”尴尬处境所致:如果一味强硬,伊朗将继续陷入孤立和经济发展停滞,国内社会危机也将变本加厉,且此前军事冲突中的虚弱表现也很难为之提供“任性的底气”;如果就此低头,其上层集团在国内外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继续下滑,同样可能危及执政基础和社会稳定,且从美以此番“不宣而战”可知,即便咬牙妥协,也未必就不会被对方“不讲武德”地打个鼻青脸肿。
“麻杆打狼两头怕”的还有美以:短暂而激烈的冲突表明,他们的突袭足以重创伊朗各种目标,却不足以瘫痪伊朗核能力,更不足以撼动伊朗现行体制,相反,一旦陷入长期作战,不仅代价和风险倍增,还将进一步压缩伊朗国内妥协派的发言权和影响空间。
正因如此,美伊将在一段时间里陷入“打不像打,谈不像谈”的诡异局面,而别有所图的内塔尼亚胡则会殚精竭虑,力图把美国、伊朗和以色列自己拖入一场足以让以色列“战时内阁体制”旷日持久的空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