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城冲刺,地铁扩张的最后窗口期来了
创始人
2025-07-01 16:22:06
0

在城市发展的征程中,多城冲刺的号角已然吹响,地铁扩张的最后窗口期已然降临。各大城市纷纷发力,以昂扬的姿态迈向地铁建设的新高度。从繁华的一线城市到新兴的二线城市,地铁线路如蛛网般在地下延伸,串联起城市的各个角落,缩短了时空距离,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出行效率。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城市活力的彰显,是城市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这最后的窗口期,各城正以最快的速度、最饱满的热情,书写着地铁扩张的壮丽篇章,为城市的未来注入强大动力。


城市地铁格局,正进入新的洗牌节点。


日前,“成都地铁”宣布,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三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启动空载试运行。



这标志着,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与此同时,还有多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也将“上新”:


广州地铁10号线、12号线面向媒体开放试乘;

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及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济南地铁8号线进入热滑测试阶段;

合肥6号线一期开启动态调试……


可以肯定的是,2025年,将是各地地铁密集“上新”的“大年”。


然而,这也很可能是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最后高峰。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6条,运营里程10978.3公里。



其中,43个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轻轨线路268条,运营里程9510.3公里;


16个城市开通运营单轨、磁浮、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25条,运营里程970.7公里;


18个城市开通运营有轨电车、自动导向轨道线路33条,运营里程497.3公里。


当然,每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规模差距很大。


仅从43个开通地铁、轻轨的城市看,北京、上海的运营里程都接近900公里,垫底的乌鲁木齐地铁运营规模则不到30km(不包括机场捷运线)。


这种巨大差异,是由城市人口、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


毕竟,轨道交通建设的规模,一看需求,二看成本承受能力。


比如,地铁每公里综合造价,如今已普遍突破10亿元大关。



同时,绝大多数城市的地铁运营,都不得不依赖于长期的补贴。


所以,轨道交通,注定只能是少数城市才能真正“玩得起”的大工程。


不过,考虑到轨道交通在城市开发、改善交通拥堵乃至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增益,过去20来年,几乎每座城市都做过“地铁梦”。


但如今,随着人口、地产都进入新阶段,这个梦想,显然距离绝大多数城市都已渐行渐远。


事实上,拥有地铁城市的数量已有多年未再增加。


相关部门也已明确,不再受理城市首轮地铁建设规划申报。


即之前没能实现“地铁梦”的城市,基本上已彻底失去圆梦的机会——包括此前唯一没有地铁的万亿GDP城市——泉州。



当然,对于拿到修建资格的城市来讲,留给地铁扩张的时间,也不多了。


除了建设门槛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速度也进一步放缓。


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是,批复文件不再挂网公示。


2024年仅有成都一座城市,成功拿下新一轮地铁规划的批复。


除此之外,有超过30座城市,仍在酝酿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和报批。但很显然,获批的可能性以及后期建设规模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所以,确保已批复的线路如期完工、开通,就成了多数城市的最现实选择。


2024~2025年,正好是上一轮地铁建设的收官之年。因此,多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在今年都将迎来集中开通运营的节点。


公开信息显示,年初就有不少城市明确今年将开通多条地铁线路。


  • 成都4条: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

  • 广州3条:10号线、12号线东段及西段、14号线二期;

  • 南京3条:5号线、3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并力争建成6号线、宁马城际;

  • 重庆2条:6号线东站段、4号线西延伸段;

  • 西安1条:15号线一期……


从过往建设高峰期看,一座城市年内开通多条地铁的“盛况”,其实并不鲜见。


如2020年底,成都“五线齐发”,在同一天开通运行5条地铁线路(段),一举新增线路160公里,反超深圳、南京,跃升至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


此外,深圳、广州、西安、郑州等城市也都有过“五线”或“三线”齐发的高光时刻。



然而,“盛筵”恐难再。


今年的开通运营高峰,很可能是地铁格局的最后一次大洗牌。


如广州、成都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700公里,进一步巩固前四的地位。


同时,运营里程在500公里以上的城市也将增加到9座,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杭州、重庆、南京。


后续的洗牌,及一部分城市线网运营规模的扩张,仍将继续。如西安、郑州、青岛,就将争夺轨道交通“北方第二城”。


此外,部分超大城市都市圈内部的城际轨道交通尚处于加速建设期。


但是,洗牌、扩张的速度将明显放缓,多线齐发的盛况,更是将愈发少见。


因为,审批的速度明显放缓,建设规模也将受限。即便获批后,开工和建设的不确定性同样明显增加。


甚至,有些地方的轨道交通还可能面临“得而复失”的尴尬。近几年,就有佛山、珠海等地的有轨电车宣告停运。


这背后,说到底是由各城市在人口、资金和土地开发上所面临的新形势所决定的。



过去20来年,各城市都把重心放在轨道交通的建设扩张上,而未来每个城市,都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轨道交通的维护和运营上。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已进入大规模的检修周期。


据统计,2019年全国轨道交通企业运营成本(不含大修更新)的中位数为1126.15万元/公里,进入大修更新期的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运营成本超过1500万元/公里。


相较于此前的建设投入,运维阶段给城市带来的考验,或将更大。


一些城市上演的地铁票价“涨价潮”,个别城市开启地铁“省钱”模式,关闭部分空调节能,部分车辆提前半小时收车……就是直接信号。


一个现实已经无比清晰:曾经令人瞩目的地铁狂飙,真的要翻篇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部城事 (ID:xibuchengshi0518),作者:西部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