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反驳“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创始人
2025-07-01 14:22:48
0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人类的繁衍并非仅仅依赖于自然生育这一种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辅助生殖技术等的发展,为那些有生育意愿但面临困难的人提供了可能。其次,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对于生育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思考,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会走向灭绝。相反,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自身发展,在合适的时候选择生育,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延续物种而生育。而且,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推动社会以各种形式持续发展,不一定非要通过传统的生育方式来保证物种的存续。


在中国社会,因为逻辑教育的缺失,许多逻辑完全站不住的话语大行其道,总被无数人挂在嘴边。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忽视了少数懂事的底层孩子背后,是无数底层孩子缺乏良好教育的沉沦),“人不经历苦难不可能成才”(忽视了侥幸成功者背后无数在苦难中沉沦的人,也忽视了古今中外成材率最高的始终是生活和教育有保障的中间以上阶层),“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多么极端的话术),还有只要遇上不同意见但又想伪装客观的“凡事有好有不好”(坚决不谈具体哪里好哪里不好,也不考虑当事人实际的需求,仅仅用来表达反对)。


如果是涉及生育的新闻,评论区里总会出现一句话,这句话很眼熟,不肯生孩子的人逢年过节肯定听长辈说过——“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


稍有逻辑就知道,这句话很荒谬,但很多人还就真的信这个。怎么反驳它呢?


从历史来看,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从不是因为生育问题,而是战争和瘟疫,尤其是前者。东汉末年的战乱,造成了人口“十不存一”的惨况;太平天国运动,损失人口高达惊人的1.6亿。如果碰上一些疯子,那就更惨,清初的屠蜀,导致原四川人口所剩不多,只能“湖广填四川”。在世界历史上,两次世界大战损失了大量人口,疯子的典型当属推动种族灭绝的希特勒。


至于生育,不管历代官方鼓励还是限制,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它基本是一种自发调节的人类基本行为。世界上局部地区的鼓励或限制,或许会带来一时的局部人口增减,但放在全世界的维度上,这种影响从来不会起决定作用。


生育这种自发调节行为,调节的依据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判断。简单点说,就是“生孩子有利”,那就多生,“生孩子活受罪”,那就不爱生。


比如历史上易子而食的战乱或饥荒时代,你觉得会有多少人生育呢?别说生下来怎么养了,连基本的生育条件都不具备,甚至都没机会怀孕,有那时间怎么不去找点草根填肚子啊?


生活水平很高的现代文明社会,生育率也不会太高。因为越文明的地方,女性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就越多,而且因为福利好,老有所养,不需要“养儿防老”,所以当然也不需要过多考虑生育。此时此刻,二极管千万不要跑出来丢人现眼,我说“不需要过多考虑生育”,不等于那些发达文明的国家就没人生孩子了,别二极管思维非黑即白。文明世界嘛,不会有多少父母逼婚逼生孩子,也不会有多少七大姑八大姨逢年过节你一言我一语告诉你“女人不生孩子就像母鸡不下蛋”,大家自由选择就行了。有人觉得福利好,没后顾之忧,所以生孩子,有人也觉得福利好,没后顾之忧,所以就不生孩子,都是正常的,无非是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生育这事儿,前提是有生育的空间。原始社会看对了眼就溜进小树林,那仍然是动物性的本能,但现代社会的人们,做事情是需要衡量的。当然,中国社会比较特殊,你看很多父母从小要求孩子学习要严谨、考虑问题要慎重、生活习惯要端正,唯独到了二十多岁,立马就降低标准,“别挑三拣四了,随便找个人结婚也比一个人强,跟谁过不是过。”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给个体提供足够自由的空间,那么生育率往往处于不高也不低的状态。就像前面说的,“有人觉得福利好,没后顾之忧,所以生孩子,有人也觉得福利好,没后顾之忧,所以就不生孩子”,这就是自由选择的状态。它没有恒定的比例,但也绝不会一边倒。


人其实很简单。有活路,就不会寻死,有学者做过调查,上世纪90年代之前,农村女性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90年代开始就断崖式下跌。原因很简单,农村女性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以前丈夫整天喝酒吹牛家暴,都得忍着,实在忍不了就走绝路,但现在可以去城里打工了,珠三角长三角,有多远走多远,自杀率不就下来了。有杠精又会说了,“这群人是不是去城里自杀了啊?所以农村的自杀率才下跌”,别傻了,挣钱比以前多,人还自由,相比以前的地狱生活,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还有几个会走回头路呢?


别说农村女性了,我有不少接受过良好教育,但在家庭逼迫下,大学刚毕业、二十出头就结婚的朋友,都是通过决然离开家乡,与原生家庭彻底割裂,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看她们现在的精彩,根本无法想象那种曾经的压抑。


生育也一样,大家有喘息空间,自然就会有人生孩子。每天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你让人怎么生呢?何况生下来还得养,去年有个专家说了一段很正确的话,他说现在年轻人不肯生孩子,绝对不是某些老人认为的“自私”“不负责任”,而是他们真的懂得“责任”二字,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经济状况无法承担这个责任,不愿意孩子生下来受苦,所以才不生。


说回那句“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喜欢把这句话挂嘴边的人,暴露了被洗脑的彻底程度——这句话的本质是对“整齐划一”的迷恋。在他们眼里,人是整齐划一的,要不就都生孩子,要不就都不生孩子。他们都是巨婴,时刻需要一根指挥棒,跟着指挥棒走。有时指挥棒是根胡萝卜,他们屁颠屁颠扑过去,有时指挥棒是根大棍子,直接把他们打过去,他们两样都喜欢。他们从来没想过,人是有差异性的,可以自主选择做一些事或不做一些事,正常人类世界并不存在“都想”和“都不想”的情况,既然不存在这种情况,“都不生孩子会导致人类灭绝”就是一个伪命题。


也正是因为对整齐划一的迷恋,所以喜欢说“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灭绝了”的人,往往还喜欢说“别人都这样,你为什么不这样”。其实,你们活着,不仅仅浪费地球的粮食,还妨碍正常人的生命,真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作者:叶克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卖掉度假房 以下是 200 字描述卖掉度假房:如今,我们决定卖掉那处承载着无数美好回忆的度假房。它坐落在宁静的海...
原创 以... 在资本与技术角力愈演愈烈的2025年,张一鸣再次站上了聚光灯下——这一次不是因为抖音的爆款产品,也不...
原创 “... 大东南近日的股价有“妖”气。 行情显示,6月24日至6月30日,大东南股价迎来连板,累计涨幅达61....
日本航空回应上海至东京航班备降... 【JL8696/IJ004航班 (上海浦东-东京成田) 备降关西国际机场的情况说明】2025年6月3...
“粤车南下”推进中,深圳人还会... “粤车南下”这一举措正在推进,它给两地的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深圳人是否还会涌入香港这一问题,存在...
众口悠悠倒蔡澜 “众口悠悠倒蔡澜”,曾几何时,蔡澜这位美食家、文化人在众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然而,不知何时起,舆论...
“当前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再试... 今早,众多用户前往查询账户时,却惊喜地发现账户中多了一笔钱。然而,由于当前访问人数过多,系统出现了短...
难!2025过半,楼市还在回稳... 一转眼,2025年即将过半。 上半年,西安楼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可以总结为“政策力度空前、土地热...
金浦钛业陷连年亏损困局,实控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6月30日盘后,金浦钛业(000545.SZ)公告正筹划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广西日报7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批准:韦韬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党...
10年老将杨帆辞任信美人寿董事... 6月30日,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人寿”)发布公告称,杨帆因个人原因辞去该社董事长、董事会战...
腾讯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社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在深圳的一家医院里,43岁的叶敏(化名)因休克情况危急。被送进ICU...
医生把输卵管错当阑尾切除,院方... 近日,一则令人震惊的医疗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在进行手术时,不慎将患者的输卵管错当成阑尾...
证券投顾公司虚假宣传诱导缴费,...   在抖音直播炒股,朋友圈推送炒股信息的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有牌照的一些证券投顾公司(其中也有没有资...
充电宝上高铁要符合哪些条件?国... 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上机”的规定,持续引发舆论关注,公众关心高铁站是否也...
新增一季茶,多条致富路!麒麟山... “新增一季茶,多条致富路!”麒麟山茶业迎夏采的盛景令人惊叹。夏日的阳光洒在茶园间,翠绿的茶叶在微风中...
深莞交界处,每天摸过1500个... 在深莞交界处,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女工。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小心翼翼地摸过 1500 个 Labub...
深圳综改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 深圳资本市场近日迎来重大政策突破。据权威渠道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
华尔街大多头:标普500指数五... 财联社7月1日讯(编辑 黄君芝)今年上半年,在“特朗普关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一系列冲击下,美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