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5年中期)-稳舵远航的中国宏观经济-CMF
创始人
2025-06-26 19:23:50
0

中国经济在2024年经济体量突破130万亿元,面对内外环境变化,“稳”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义。本报告围绕2025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现状、未来挑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

政策导向:从“六稳”到“四稳”的演进

政策治理目标从“六稳”调整为“四稳”(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体现了政策内核的延续性与精准化。“稳就业”始终居首,2025年城镇新成长劳动力177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创新高。政策从关注结果转向治理源头,整合“稳金融”等为“稳企业”“稳市场”,抓住经济运行微观基础,如稳住企业与就业、居民消费的关联,以及外资对中国市场和产业体系的依赖。同时,政策提高战略自主性,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强调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经济运行:上半年的支撑力量与下半年的压力

上半年经济实现5.4%增速,主要得益于出口“抢出口”效应、地方债带动的基建投资、“新三样”投资热潮及消费补贴政策释放的潜力。出口1-5月累计同比增长6%,背后有对非美出口增加、“抢出口”效应及企业“以价换量”策略的支撑。消费方面,前5个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5%,“两新”政策和消费券补贴作用显著,投资领域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仍负增长。

下半年经济面临多重压力。出口方面,关税不确定性、“抢出口”效应减弱等因素将影响出口走势;消费和投资领域刺激政策效果可能趋弱;经济内生动力仍有待夯实,一线城市消费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物价持续低迷等问题突出;“稳就业”压力凸显,高校毕业生数量创新高,出口冲击对就业的影响将在下半年显化。

关键领域:出口、投资与消费的挑战与潜力

出口企业面临政策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出口转内销难度大等问题,出口承压还将通过收入、预期等渠道影响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在出口承压背景下仍有必要,我国“高储蓄”支撑“高投资”,政府举债具备空间,在高技术、新基建、民生等领域有投资潜力,且投资与消费可相辅相成。消费不足是长期问题,需从提高收入和打通消费堵点入手,服务消费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提振消费是战略选择。

对策建议:多维度稳住经济大盘

稳住出口方面,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台订单履约解决方案,支持企业转内销和海外布局。稳住消费和投资,提升消费补贴定向直达性,拓展补贴形式,加快落实存量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稳住经济内生动力,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从引入增长动能和畅通发展成果分享机制两方面着手,如推动从制造到服务转型、释放城镇化潜力,建立与新动能匹配的成果分享机制,解决服务业和高科技领域居民获得感不足问题。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