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脱帽”离“风险出清”还有多远?
创始人
2025-06-25 12:52:56
0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伴随年报披露季落幕,又有一批A股上市公司集体“摘星脱帽”。

据不完全统计,4月末以来,因财务指标改善或资金占用及相关内控问题完成整改等因素,已有约40家公司披露撤销风险警示。

在利好加持下,近期相关公司股价异动频频。

5月20日科新发展正式“摘星脱帽”后,股价就于21日录得涨停板,22日全天振幅超过14%。而在该公司披露2024年扭亏年报前的5个交易日,股价也呈现出两涨停一跌停的剧烈波动。

有棵树在5月13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后,当日股价就录得近14%涨幅,此后两个交易日间该股累计最大涨幅也达到16%。

而天目药业在披露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与正式“脱帽”期间,股价于13个交易日内累计录得近50%的涨幅。

Wind数据显示,4月初至今,摘帽指数最大涨幅超过25%,ST板块指数更是最大涨超33%。

摘帽概念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热门标的,投资者积极追捧“摘帽股”,也多基于对相关上市公司风险出清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相当一部分“ST”公司虽屡次成功保壳,但并未彻底化解潜在风险。这也使得部分绩差股“披星带帽”戏码周期性上演。

除科新发展上市25年来七度上演成功“保壳”,业绩陷入反复亏损再扭亏的循环外,文投控股也在1996年上市后7次披露撤销风险警示,中毅达、天目药业等多家企业,上市以来撤销风险警示也达6次之多。

撤销风险警示仅是企业特定时期风险情形阶段性改善的标志,并不可与风险出清画等号,更不意味着公司面临的问题彻底化解。

过往ST公司中,不乏存在通过调整收入构成或确认收入时点虚增营收的情形,更不乏仅通过短期财务调节实现扭亏,后又因经营恶化被重新ST的案例。

随着退市新规落地,A股市场正在“严标准、强执行、优生态”的政策指引下,加速劣质企业出清,问题公司的投资风险也无疑将进一步加大。有统计显示,2024年A股退市企业达50余家,创历史新高。

对于投资者而言,盲目追逐“摘星脱帽”概念并不可取。在表层财务数据波动的背后,ST股业绩数据真实度、行业市场景气度及经营能力改善度等实质性问题,更值得市场去深入探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