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2万颗卫星独占七成轨道,马斯克“星链”大批坠落,网友炸锅
创始人
2025-06-13 21:21:58
0

先说结论,马斯克的“星链”卫星,是用快消品的思路玩航天科技,结果就让我们看到了星链脆皮式坠落。而东大选择更重也更稳的道路,结果让全世界看到什么叫真正的太空力量。

最近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像下饺子一样往大气层里掉,数量多到吓人。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 6 月 8 日报道,仅2024年一年,就有316颗卫星坠落至大气层中被烧毁,同比增幅高达259%。

实际上,从2019年SpaceX首次发射“星链”卫星后,坠落事故就没有停止过。

2020年,SpaceX发射成功后的第二年就有两颗卫星坠落。但鉴于马斯克发射的“星链”卫星数量庞大,起初的坠落数量还在合理范围内。

到了2021年,星链坠落的数量飙升至78颗。此后两年,坠落卫星数量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2022年坠落99颗,2023年坠落88颗。

但从2024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奇怪的变化:316颗卫星在大气层中烧毁。至此,“星链”共损失583颗卫星,平均每15颗就有一颗坠毁。

很多“马粉”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太阳活动高峰期引起了地磁暴,导致星链卫星轨道高度持续衰减,最终掉下来了。

但上述说法,实际上是“倒果为因”。

这些年,星链卫星疯狂发射了4.2万颗,单颗成本砍到骨头价,而代价就是卫星燃料舱小得像眼药水瓶,发动机如同玩具马达。

NASA的数据显示,星链卫星70%的坠落发生在中小磁暴时,基本上连小风浪都扛不住,说一句工业废品也不为过,所以说星链的坠落并不是天灾,而是设计缺陷,也是质量妥协,更是商业逻辑对太空环境的严重误判。

“星链”为省钱省时间,把卫星塞进340公里“死亡轨道”,但这里的大气可是条隐形的绞索,平时卫星靠自身的小燃料勉强还能挣扎,可太阳一怒吼——也就是磁暴,大气会瞬间膨胀百倍,“星链”卫星就像纸船撞上海啸,那点可怜燃料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星链卫星也可以看成是一次性快餐盒。

为了4.2万颗卫星独占70%的轨道,马斯克牺牲了卫星的钢筋铁骨,结果就成了如今的“太空烟花”。

质量没跟上激进部署的需求,这才是星链坠毁的根本原因。而这种“脆皮流”在东大的“稳健路线”面前,不过是小打小闹。

我们的卫星基本上在400公里以上更安全的轨道运行,不轻易去“火山口”玩命。

同时我们还有像“双超星座”这样的狠角色,敢在300公里以下超低轨上飞,这是手握独步天下的“超薄电推进”和“智能大脑”硬核科技,不仅站得稳,还能拍出纤毫毕现的亚米级高清图,这才是真功夫。

寿命就是硬道理。

国内卫星大佬直言,咱的卫星平均比星链多活2~3年,因为设计冗余足,用料扎实,系统可靠,活得久换得少,让太空更干净,成本反而更低,这才是真正的“省钱”。

事实上地球低轨的黄金地段和频道快被抢光了,全球申报超7万颗,容量仅约6万,东大才规划的2.5万颗,星链却硬塞了4万颗进去,一旦卫星爆炸增长+太阳活动高峰,必将带来太空级灾难。

近地轨道一旦发生“凯斯勒效应”连环大撞车,全人类的太空梦都将被锁死在地球,所以说太空不是赌场,星辰大海,容不得脆皮。

星链的坠落敲响了警钟,没有质量根基的“快”,终将化作灰烬。

星辰大海,将由东大守护!

网友热议

“星链”大批坠落,也引起了国内网友的热议,尽管马斯克在我国有众多的拥趸,但吃瓜网友还是忍不住调侃起来——

有人将“卫星坠落”和最近马斯克和懂王闹矛盾的事情联系起来,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谁干的”。

为马斯克的星链找借口的也不在少数,典型的说法是“卫星设计寿命本就是5-7年,所以每年烧毁一定数量的卫星完全正常。”

结果被另一位网友反讽——“如果卫星是东大的,你肯定要说是因为技术不行。”

还有人相信马斯克是靠一己之力发射了9000颗卫星的。

各位小伙伴,你们对此事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