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人,流行穿“童装”富养自己?
创始人
2025-06-01 21:01:06
0

在时尚潮流中,如今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中年女人选择穿“童装”来富养自己。这些童装款式独特,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中年女人穿上它们,仿佛瞬间找回了内心的那份纯真与活力。这种穿搭方式不仅展现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宠爱,更是一种独特的时尚态度。她们用童装来装饰自己,让自己在岁月的沉淀中依然保持着年轻的心态,散发着别样的魅力,成为街头巷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办公室身长155、体重三位数、实习工资3500的同事小k,最近穿着了一件拉夫劳伦polo衫上班。


小k交代道:


“这是女童款,代购打完折下来我付了468块,比成人款便宜了700多块……“



颜色干净,剪裁大方,合身得体,甚至有点宽大,好像确实还不错——


完全没有之前成年人“硬撑”优某库童装、硬凹纯欲风的不适感。


小k说,这件衣服她甚至没有买18码,16码的已经足够了。


“我感觉比我高10厘米,比我再重10斤的女孩,20码可能也够穿。”


一件400多块拉夫劳伦,估计比山寨马球polo衫还便宜。


在我们由惊转慕、纷纷问她要链接的时候,小k发表了自己的疑惑:


“你们不知道吗?现在穿童装、吃童饭、用童品真的很流行,因为能便宜很多。你们怎么既没钱,也不学着省钱?”


微穷的新中产,已经爱上穿童品了


首先,小k先严格区分了省钱童装、宝宝碗、娇牛马文学内核的本质区别:


“我用儿童用品,不是为了幼化自己,所以不合适的坚决不会买,不舒服的坚决不会要,绝对不做削足适履的事情。我用儿童用品,只有一个诉求:省钱。”



众所周知,国内品牌女团辣妹风越做越小,欧美品牌基础款衬衣又普遍偏大。


直到有一次,她思路打开逛GAP、H&M、muji等童装区,随便一试穿,突然感觉头顶的灯泡亮了:


“我既然这么矮,那是不是可以用相同的预算,买品质更好的衣服了?“



而在小红书上随便一搜,“穿微贵品牌的童装”,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的密辛。


除了拉夫劳伦之外,stella McCartney作为一个中产品牌,一件t恤2000起跳,都是基础的颜色和款式;而它的童装线,直接腰斩两次,达到四五百的水平,稍微娇小一点的女孩子穿上,完全没问题,14岁都宽宽大大,12岁正好有余量。


“我甚至还有点肌肉,穿着都有富裕,可见这个牌子确实是做的大了点。”



意大利牌子Marni,以它的草编包出名,平常一件女生的t恤也要2000起跳,上限不明;它的童装线,同样便宜很多,500、600块钱,也能拿下一件不憋屈、合身大方的。



如果你的审美是“一件衣服上不要超过3个时尚点”的那一派,那么大表姐同款你应该会喜欢。


之前很火的竹节扣原价3000多,童装虽然款式不一样,但不到1000也能拿下了。



便宜一点的话,选择性就更多了;little MO&Co纯棉印花短T童装,最大码能做到165。


“简单干净的底色,配上个性化图案,随便戴一些小单品,要的就是那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太平鸟的儿童线,Mini Peace家的颜色靓丽,可以和孩子穿亲子装;155以下小个子,还可参考 JNBY童装款裙子,毛衣,卫衣...


正所谓,“只有没发现的品牌,没有薅不下来的羊毛。”


毕竟现在的很多能被冠以“大牌”称号的品牌,都来自欧美,体型较大欧美teenager,正好让不高的小k,卡到了这个bug。



原本预算内,只能买低一个档次的成人装;如今转换思路之后,虽然钱包没有降级,但是消费居然被抬升级了?


小k说:“这就当是我的矮个子补贴吧——虽然个子矮没办法穿得好看,但是我好歹能显得穿得更贵了!”



但如果你敢胆子更大,步子更快,那可以进一步地迈动步伐。


以前,SKP的Burberry、Dio、city'super的Armani、Fendi都太敢进;


毕竟,一旦进去了就会忍不住试,试完肯定就不好意思不买,买完之后就会蹲在家里角落默默反思;


现在,因为童装,居然可以试探性地拿下?


Dior 阿尔卑斯系列,原价14500,童款实际成交5000多,比成人款便宜近1万...


有1米65的网友亲测,108斤能穿上13y,立省1万块的感觉,简直不要太香了。


对于价格敏感型的新中产来说,这已经解决了令人困扰的“衣服挑人”问题。


狠狠戳中新中产既要又要的软肋,炫了把鱼和熊掌兼得的滋味。


它绝对是奢侈品里面最便宜,便宜里面最有sense的。


毕竟,对于有钱人来说,买什么大牌都不会觉得是奢侈品;而对真正缺钱的人而言,可能都不会注意到这些奢侈品。



小k已经在想:“他们会不会原本瞄准的客户,可能就是那种想买奢侈品、又纠结值不值微穷中产?”


不过,有羊毛干嘛不薅?Dior的童鞋,比成人款便宜了400快,但穿起来是一样的。


Gucci的童包,曾经是它最有性价比的单品之一。


曾经经久不衰的老网红、被卖断货的草莓包,已经被成年人买爆了。


不到3000块的Gucci,甚至不如一只songmont贵,拎着上班,就直接能让整套ootd变升值——还能顺便去班味。


现在最新的小狗款,虽然价格比之前已经涨了不少,但仍然比它的成人包便宜一半。毕竟它不挑年龄、不挑场合、不挑身材,谁都能抢。


“你不能说买奢侈品包就是攀比爱慕虚荣,试问,哪个打工人,会拒绝跟一点儿没有班味的大可爱成为同事呢?”


事已至此,小k的“童装哲学”已经闭环完成:


“只要不委屈自己的身材,谁说360个月的儿童不是儿童呢?”


儿童餐火透之后,婴儿用品也沦陷了


其实,在成人穿童装之前,“抢儿童餐”早就成为了前一段时间的潮流:


举目望去,现在没有儿童餐的连锁店,基本上快要绝迹了,儿童餐品类已经横扫炒菜圈、饺子馆、火锅界……


往小了说,这不过是道小学数学题。


往大了讲,那是可以说是硬控了国内排名前50餐饮公司的战略布局。


西贝的王牌,是儿童餐;麦当劳的王牌,是儿童餐,和里面的玩具;比较有保障的,是集尊贵服务与情绪价值为一体的29.9海底捞;便宜又荤素搭配、唯一缺点是分量不大的,是9块9的太二酸菜鱼;有减脂需求的,爱上了米村拌饭,把儿童餐吃成了轻体饭;要想在芜杂的生活中哄一哄自己,还有味千拉面拥抱你……


毕竟儿童餐的配方,是营养学的“最优解”:蔬菜占比30%、蛋白质定量、拒绝重油盐糖……


吃惯了预制菜和牛马餐,在最精细的“儿童餐”的配餐逻辑之下,打工人终于喊出了那句话:儿童餐,让我当了个人!


不仅是衣食,因为感受到了商家的“精耕细作”,不少大人已经开始卡起了“儿童用品”的大bug。



儿童面霜的滋润度,简直是冬日“救星”,早上厚涂一层出门,寒风里走半天都不带怕的。


贵一点的大白罐,一罐超5用;



“不要钱”的郁美净,被用成了贵妇平替;30出头婴儿身体乳,抹遍全身不心疼,用在大人身上刚刚好。


同样30来块钱一支的宝宝防晒,那泛白的程度,对很多人来说刚好不需要涂粉底了。



很多健康博主都科普过,给婴儿用的东西,各种监督局,都会给上同一种难度,那就是:确保成分简单基础上达到最好的功效…


没有添加任何需要金钱支持的情绪价值,没有太多刺激性的科技与狠活——而这,完美适配微穷的脆弱大人。



如果说穿衣服这件事上,成年人和儿童的交叉点在于“能穿得上”;那其他层面,就只图一个,安全舒适。


成年人都在把自己硬塞进社会规则、争取当一个性价比高的社会齿轮时,只有儿童用品,轻轻将你吻上:


“看吧,还有人愿意好好待你!”



万万没想到吧,第一个教会你“好好生活”的人不是你爸妈,而是陪你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娃。


现实会打脸每一个嘴硬及时享乐的大人。


真傻,小时候居然会盼着快点长大。


这届中产,最想做富足小孩?


有道是,成年人重启人生的三件套:分手,健身,学英语。


如今社会,大家富养自己也有三套具体执行方案: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好一点。


然而,人最大的矛盾,就是欲望无限,与资产不足之间的本质矛盾。


“有个笑话叫‘只要你扛着一架梯子,你就能进入任何一个地方’,在省钱这条路上,儿童用品有点像这架梯子。”小k说。


家里至少有5件stella的小顾表示,她关于小时候着装品牌的记忆,甚至是空白的,小时候她永远穿着各种各样的深蓝色衣服:


“因为耐脏。”


长大了自己赚了钱,知道成年人要“富养自己”,初看很惊艳,后来发现这件事,就像商家念出的一个咒语:


“富养自己?到底谁给我出钱啊?”


而“买童装”这件事,能让小顾这种成年人,花着不多的钱,短暂地进入了一个“被世界温柔相待”的VIP通道。


毕竟,儿童是社会默认需要“特别优待”的群体。


这种消费不仅能省真金白银,还能买到一种“被自己好好照顾”的心理错觉。


点一份儿童餐,把幼稚但可爱的小玩具摆办公桌上,提醒自己生活里还有一点简单的快乐;挑选好穿便宜的童装,不只是图便宜,是穿上那件印着小熊的T恤时,身体好像也跟着轻快了一点;睡前抹上儿童面霜, 闻到熟悉的牛奶甜香,约等于成年人的阿贝贝。



这种消费,不是示弱,更不是逃避。它是在赚钱之后,对自己的一种“认领”和“补偿”。 


我们不再是那个需要等待别人施予的孩子,宁愿花点小钱,来当自己的“妈”。


只不过小顾说,唯一需要注意一点:


“我还是不想被同事知道,因为我可以对自己撒娇,但我不需要被社会畸形地‘呵护’。”



而在省钱的维度之外,现代社会关于“儿童用品”的讨论,似乎分裂成了巨大的鸿沟:


一方面,人们厌恶平底锅文学、小孕妇、宝宝碗,拒绝自我弱化、自我矮化的“乞讨型心理巨婴”;另一方面,以泡泡玛特、jelltcat、宝可梦、迪士尼为代表的kidult经济,又在大爆发。


因为比起“永远年轻,永远像个孩子”,人们正在奔向更深层的境界:在面对高压社会时,用体面和强硬,塑造一个成年人的面子;在面对自己的时候,需要自洽和治愈,维养一个孩子的里子。而这种里子,能成为那种面子的精神养料。


在匆忙的365天里,只有儿童节,似乎是成年人唯一通过任意门的机会。


那就祝大孩子们,儿童节快乐,你愿意几岁就几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生活报告,作者:叶子,编辑:杜都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