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报季,投资者们常常怀揣着复杂的情绪。一方面,对企业业绩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忧,害怕业绩不佳会引发股价下跌;另一方面,又期待着那些优秀的企业能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带来惊喜。那么,真的存在“Better than Fear”的可能吗?其实是有可能的。那些经营稳健、战略清晰的企业,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可能会凭借自身的优势和努力,交出超出市场预期的财报,让投资者们从恐惧转为欣喜,从而开启一段新的投资佳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共识粉碎机 (ID:botaijin),作者:波太金
打赏我们一本AI应用百科全书
原文发布于4月初。
我们在META的Preview报告里,提到了一个BetterthanFear的假设。虽然大幅下调了中国电商和中国供应链、以及汽车行业对广告行业的预算影响,但我们在Preview报告里还是看到几个积极的地方。
第一个是美元指数,因为美元指数下跌,FX对业绩从负面影响转为正面影响,以对META为例:
META原本指引在25Q1有3%的FX Headwind+1%润年影响,2024Q1美元指数平均为103,24Q4财报发出时间美元指数为108,2025Q1美元指数平均为107,对25Q1可能有不到0.5%按美元计价收入帮助,2025Q1的FX Headwind可能是2.5%。
2024Q2美元指数平均为105,2025Q2美元指数按目前的情况可能在100-105,这意味着美元指数会带来0-2%的FX Tailwind,而不再是Headwind。
2024Q3美元指数平均为102-103,如果2025Q3美元指数仍然维持现在的情况,那可能是FX Neutral。
美国投资者,可能长期没有见过美元指数有这么大的波动,这在曾经的港股其实经常见到,因为这是EM市场的特征。当人民币贬值的时候,腾讯游戏的收入会加速增长,因为海外游戏的美金变成了更多的人民币。
第二个是Sellside的反应速度:
过去一个月Sellside大幅砍数,而且非常果断。
这与2022年截然不同,2022年我们不知道通胀到底该以什么速度传导到消费行为和企业收入的变化,但今年很简单,把中国供应链砍了就行了。
第三个是跨境电商的传导机制:
在Q2很多跨境电商商家都有海外库存,以及小额包裹到5月2日才会正式落地。我们甚至看到小额包裹的月货运量出现了20-30%的上涨。这也使得我们估算Q2的影响只有Q3的一半,如果考虑美元指数,对美元计价的收入甚至没什么影响。
同时海运清关和小额包裹对成本的影响都可能没市场想的这么大。
第四个是痛感传导机制:
META每砍10BnCAPEX,对应$1EPS提高,相当于4%利润帮助。
如果你是小札,或者你是劈柴,今年痛到什么程度会开始砍OPEX和CAPEX?
相比而言OPEX更好砍,很容易讲Agent替换程序员的故事,而且大家也正在做。
CAPEX呢,如果继续增加CAPEX,那么对于像META这样的公司可能出现EPS零增长,如何选择?
当然这也有明显的反面证据:
尽管大票跌了这么多,但如果我们接受EPS不到10%增长,看起来估值应该更偏向15x而不是20x,估值还有下跌空间。就算财报季反弹,关税不变,后面还是会跌估值。
一定会有一种声音出现,“美元计价收入没有价值,必须要看CC口径收入”。
跨境电商就算Q2还好,但Q3的影响还是很大。
企业的指引很可能是个特别宽的Range,高端还好,低端可能会以不确定性为由大幅下调。
怎么给估值以及关税到底是个短期影响,还是长期影响,非常看Trump的态度,以及最近的Deal进展情况。
在GOOG的财报里,我们看到了一些端倪:
GOOG表示他们"显然不能免疫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但不会进一步推测,只是表示小额包裹政策变化对2025年造成轻微阻力,主要影响亚太地区零售商...但GOOGL在应对不确定时期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GOOG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变化,更多是希望等待最终关税政策落地,“现在评论还为时过早”
Q2会迎来巨大的FXTailwind,例如欧元在Q1是-3%Headwind,但在Q2可能是+5%Headwind
所以后面可能会是什么剧本?可能更多还是取决于当时BETA怎么影响大家的挑刺角度。
业绩肯定都不完美,也有很多可以挑刺的地方,但也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上一篇:智驾的遮羞布被掀开
下一篇:小米自研芯片,争论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