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存储市场技术发展与应用变化
(一)3D NAND技术持续突破
高层数3D NAND Flash通过双晶圆键合架构、横向拓展等方式提升存储密度,三星、SK海力士等厂商已推进300层以上技术量产,如三星400层NAND预计2025年大规模量产。混合键合技术成为关键方向,可解耦存储单元与CMOS电路,提升性能与可靠性,长江存储与三星已达成相关专利许可协议。
(二)服务器存储需求爆发
2024年服务器NAND应用占比达30%,DRAM占比34%,预计2025年分别增至30%和36%。AI服务器推动HBM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达160亿美元,2025年有望至300亿美元,SK海力士、三星、美光主导市场。PCle 5.0 SSD在企业级市场渗透率提升,2025年出货占比有望达30%,8TB及以上大容量产品成主流。
(三)QLC NAND进入成熟期
QLC NAND性能与可靠性持续改善,长江存储X3-6070 QLC实现4000次PE循环,三星V9 QLC读写性能翻倍。企业级QLC SSD容量突破100TB,Solidigm、三星等厂商推出122TB及以上产品,加速替代HDD。
二、消费类存储产品应用与发展
(一)AI PC带动存储升级
2025年全球PC出货量预计2.61亿台,AI PC渗透率达35%。AI PC推动PCle 4.0/5.0 SSD应用,2025年PCle 5.0 SSD出货占比6.2%,国产存储厂商如长江存储在消费级市场崭露头角,致态品牌获市场认可。
(二)智能手机存储需求提升
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10亿部,AI手机渗透率30%。UFS4.0在高端机型应用增加,手机单机NAND容量预计超220GB,DRAM超8GB,国产手机品牌出海带动存储需求增长。
三、AI消费电子与存储新机遇
(一)AI眼镜成为新爆点
Ray-Ban Meta带动AI眼镜市场,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1000万副,字节跳动、华为等企业入局。技术路线分传统眼镜升级与AR功能迭代,存储方案向128GB/256GB超薄ePOP发展。
(二)存储技术与生态协同发展
AI推动硬件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场景对存储性能与容量提出更高要求,生成式AI技术拓展存储应用空间,未来存储技术将与AI深度融合,满足多场景需求。
四、总结
2024-2025年全球存储市场在AI驱动下快速发展,3D NAND、HBM、PCle 5.0等技术突破推动服务器与消费类存储升级,AI消费电子开辟新应用场景,存储厂商需持续创新以应对市场变化。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