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首批学员圆满结业。这一项目凝聚了众多心血与期待,首批学员们在历经系统学习、实践磨砺与深入研讨后,终于迎来了结业的时刻。他们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领导能力与教育理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中,为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结业仪式上,那一张张自信的面庞,展现出他们的成长与收获,他们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继续在教育领域书写精彩篇章,为福州学子的成长贡献力量。
为福州教育培育卓越领航者
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首批学员结业
市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结业汇报会现场提问互动。(市教育局供图)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的关键破题点之一,就是培养更多优秀校(园)长(书记)。5月15日至17日,福州市首场中小学书记校长办学治校“思享汇”暨市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结业汇报会在福州高级中学举行。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优学聚福我何为”为主题,通过优秀学员代表汇报办学主张、展示办学治校成果、专题讲座等方式,共探新时代福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适合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以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现场,福州第十六中学党委书记黄剑兴分享了该校“适合教育”的办学主张,这一主张的提炼,得益于福州市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的开展。
2022年7月,在福州市委、市政府指导下,福州市优秀校(园)长(书记)培养项目启动。项目以“为福州教育培养卓越领航者”为目标,旨在培养一支政治过硬、理念先进、治校有方、引领有力的基础教育领军队伍。今年5月,该项目已完成全部研修任务。结业汇报会现场,7位优秀学员及学员代表获得优秀学员证书和结业证书。
作为学员代表,黄剑兴告诉记者,去年7月,上海一名导师来到十六中进行入校诊断,在全面了解学校校史、课程体系以及五育融合实践的基础上,指导黄剑兴提炼出“适合教育”这一办学主张,填补了学校办学主张的历史空白,并逐步构建起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在项目的推动下,学校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效:学校荣获5项国赛佳绩、7项省级授牌、6项市级授牌;今年5月,福州十六中女排获全国联赛冠军;2024年中考综合考评荣获一等奖,取得连续三年进步。
“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与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和名校校长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宽了办学视野,学习了先进的育人理念。”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校长刘旭同样是项目的受益者。项目期间,刘旭跟随优秀校(园)长(书记)团队走访了江苏、浙江、北京等地的名校,在交流学习中,南通市四所名校的办学实践以及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让儿童站立学校正中央”的教育思想都让他深受启发,通过学习思考、吸收消化,他将这些宝贵的教学经验带回福州传递给教师团队,转化为校本实践。
“项目开展两年半来,我们通过集中理论研修、名校跟岗实践、导师入校诊断,汇报交流展示等形式,为学员们打造了全路径、立体化培养体系,实现办学治校和个人双提升。”福州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棽说。
其间,福州各校斩获257项荣誉,其中,国家级24项、省级45项;学员获得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1人次,其中省级8人(9人次);发表管理类CN论文126篇,完成在研课题128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66项。30多人次岗位晋升,多位学员获评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教育工作者要涵养“教育家精神”,跳出教育看教育,以高站位、宽视野来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以规划引领发展、以改革破解难题、以开放促进协同,推动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奋勇争先落实年”专项行动,以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追求卓越的实干担当,共同创造与省会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记者 傅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