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叔因长期血糖失控,其肺部竟如同“发霉”一般。血糖长期处于高位,使得他的身体代谢紊乱,免疫系统也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肺部容易受到病菌侵袭且难以自我修复,逐渐出现各种病变。从微观角度看,肺部的毛细血管等结构因血糖问题而受损,为病菌滋生提供了温床,就像潮湿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一样。这不仅给大叔的身体带来极大痛苦,也警示着人们要重视血糖的控制,避免因血糖长期失控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血糖长期失控 大叔肺部“发霉”
毛霉菌虽能做美食,但也可能致命
男子阿强(化名)反复咳嗽,存在肺部多发结节。近日,“罪魁祸首”终于被查出,竟是可用于制作腐乳、毛豆腐的毛霉菌。“肺毛霉菌病致死率很高。”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礼裕告诉阿强,疾病的根源是他长期失控的血糖。
阿强50多岁,生活在福州一个县城。一年多以前,他出现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CT检查发现肺部多发结节。他甚至走路就喘。
阿强就诊于当地医院后,医生穿刺获取病理组织送往福州市第一总医院病理科。该科主任黄玉钿明确结果为肺毛霉菌病。徐礼裕看完相关检查结果后,再结合影像学、病理学结果,确诊阿强患的是肺毛霉菌病。
很快,阿强转诊至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徐礼裕迅速为他制定治疗方案,一方面对症使用特效抗菌药,另一方面严控血糖。目前,阿强的症状明显改善。
徐礼裕介绍,毛霉菌其实很常见,但毛霉菌病不常见。毛霉菌是一种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腐乳、毛豆腐等美食的制作就用到了毛霉菌中的五通桥毛霉、腐乳毛霉、总状毛霉、放射状毛霉等菌种。这种细菌会通过吸入、食入或外伤等途径侵入人体,并可播散至全身。按照感染部位,毛霉菌病可分为鼻-眶-脑型、肺型、皮肤型、肾型、肠胃型及播散型等。其中,鼻-眶-脑型和肺型毛霉菌病较为常见,且病死率较高。
“但是,大多数健康人不用担心感染毛霉菌。”徐礼裕介绍,正常人有较为完善的免疫机制,能有效抵御这种真菌的感染。特发诱因下的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才可能面临感染风险。其中包括糖尿病控制不良、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
“如果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控制好血糖。”徐礼裕提醒,不要长时间滥用抗菌药物,以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时,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生活环境的清洁,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周莹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