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探迹科技: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共计:32页
《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全球工业体系正经历“低碳化+智能化+本地化”三重浪潮冲击,钢铁行业作为基础材料工业,正处于产能重构与价值重估的关键转折期,面临产能过剩、环保政策严苛等挑战,同时也迎来新能源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带来的结构性机遇。在此背景下,行业正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细化价值创造”转型,通过工艺革新、材料升级、场景深耕重构竞争力,推动钢铁制造向绿色化、高端化、数智化跃迁。
从行业发展历程看,我国钢材行业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收敛增长和绿色高质发展四个阶段。当前在“双碳”目标驱动下,钢铁企业加速绿色转型,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生产绿色、高性能钢材,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中国钢材市场规模达8.5万亿元,预计2025年达到8.6万亿,同比上升1.1%。其中,高端钢材市场规模增长显著,2024年为2万亿元,占行业总规模比重24%,预计2025年将达2.2万亿,占比提升至25.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推动行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微分散特点,70.5%的钢材企业注册资本少于500万,大量企业扎堆传统建筑钢材,产品同质化严重。而高端特钢进口依存度仍达35%,部分材料被海外垄断,行业亟需向“精、特、专”转型,聚焦新能源特钢、汽车轻量化钢和绿色基建钢等细分领域。
在增量客群方面,建筑、机械制造、家电、光伏、农业大棚等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呈现不同特点和区域分布。例如,建筑行业需求区域分化明显,东部提质、西部高增;机械制造行业需求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中小企业为主;光伏行业呈现“哑铃型需求结构”,高端定制化与标准化普钢需求并存。
行业生意增长点主要包括绿色低碳转型、高端市场国产化加速、用AI构建竞争力、数智化赋能降本增效以及从规模化转向结构性增长。其中,AI技术在生产流程智能化、供应链与客户管理、质量管控等方面的应用,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开拓市场的关键抓手。例如,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生产,利用智能销售工具精准触达客户、提升人效。
报告还分享了多个典型案例,展示了钢材企业通过应用探迹科技的智能销售解决方案,在精准获客、高效触达客户、客户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如意向客户数量大幅增长、开单效率提升、获客成本降低等。
总之,钢铁行业未来需在“增量市场挖掘力”与“场景服务重构力”上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绿色化、高端化、数智化转型,在全球高端材料竞争格局中实现突破。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