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营收利润双降,住总地产的传播却停留在十多年前?
创始人
2025-05-23 09:02:08
0

昨天,在延庆当地的一家自媒体上,看到了住总·山澜赋的宣传。

现在的自媒体传播,对于项目价值的阐释已突破简单直白的赞美范式,而是通过建筑美学、生活理念、城市文脉等文化叙事构建项目内涵。

无法评价这种现象,存在即合理。

这种对于项目的价值重构既源于改善型客群对精神共鸣的需求升级,亦映射出行业突破产品同质化的突围路径——当物理空间的价值边际效益递减,文化赋能成为一个破局方向。

这样的文化叙事模式是时空维度的持续拓展,从建筑美学到生活方式,从城市文脉到圈层营造,从南北朝到唐宋,从国内到国外,丝毫没有边界和时间的限制。

但是,过犹不及,一来本质未变,二来也实在考验自媒体人的知识储备。

这种趋势不知起始于哪个开发商,但在业内已经蔚然成风。

相比较,一些注重当地生活信息分享的自媒体“恰饭”就容易得多,其传播仍保留着原生态——只负责发布,不负责任何润色。

住总·山澜赋就是以楼书的式样在当地自媒体上出现的。

其核心宣传点有两个,一是热销——延庆TOP1,二是好房子。

前者是常规营销话术,所有的项目都称自己热销,似乎全北京的房子都不够卖了,

数据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好房子则是硬性规定,呼应住建部标准体系建设的行业趋势。

今天,环环又在一家自媒体上看到了住总·山澜赋的宣传。虽然比昨天那篇的基调温和了点,但不多,仍旧是硬广。

价值叙事既在云端起舞,亦在土地扎根。

有人吃鱼翅,有人吃粉丝,环环觉得都是正常现象,关键看彼时刺身所处的真实环境。

环环又去搜了下关于住总地产的新闻,结果有点意外。

大多的国央企都很注重传播,不仅通过产品线矩阵塑造专业形象,而且大肆强调"国之重器"的责任担当。

明明是在表达谦抑性,但又好像在秀血统。

某头部央企仅全年项目动态在百度资讯页面就有几十页之多,再加上战略合作、社会责任等集团名牌的输出,更是汗牛充栋。

其长度如果以超市购物小票做个类比,相当于搬空了超市。

相比较,住总地产简直是个“异类”。

打开百度资讯页,住总地产的消息不过区区5页。

这成功地激发了环环的好奇心,搜索微信公众号文章,关于住总地产的相对也并不多。而且,大多数文章还都是“自产自销”,出自住总地产旗下的各个项目。

国祥誉的宣传模式与山澜赋差不多,同样选择地方性自媒体,宣传核心为密云TOP1,宣传方式仍旧是硬广。

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中,房企传播策略本应呈现多元生态,正如消费市场存在价值分层,高端改善与刚性需求客群本可各取所需。

对住总的这种偏好性我们不做评价。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一方面,住总地产在北京的保障房建设领域耕耘多年,在商品房领域,特别是偏改善产品方面,不仅产品力没有同步跟上,而且品牌形象也未能同步更新,传播仍以功能诉求为主,缺乏情感共鸣与价值主张的深度输出。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住总地产的拿地范围大多在北京的远郊区,2024年新增土储中远郊占比更是高达83%。

譬如上文中提到的山澜赋与国祥誉。

远郊项目高度依赖分销渠道,其对地缘性客户而言是刚需、第一居所,而对市区是养老、第二居所。产品的特性对营销的要求很高,既要铺面,又要纵深。所以,当年的碧桂园才有了全民营销的需求,也才有了碧桂园凤凰通的诞生。

在这种情况下,属地关系权重>品牌溢价权重,不知道这是不是住总地产没有更新传播方式的理由?

住总地产去年的成绩单并不完美。

营收从2023年43.1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39.10亿元,净利润则从2023年的2.94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66亿元。

从2022到2024年,住总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7.61%、75.62%和 83.41%,资产负债率持续攀高。

对于掌舵人刘连福而言,肩负的不仅是战略重构及资金压力,还有迫切需要焕新的品牌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