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跟上未来的AI时代?
创始人
2025-05-23 07:21:03
0

在未来的 AI 时代,普通人可通过多方面跟上步伐。首先,持续学习是关键,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等,以适应 AI 相关工作需求。其次,培养创新思维,在面对 AI 带来的变化时,能提出独特见解和解决方案。再者,注重人际交往,与不同领域的人交流合作,拓宽视野,获取更多信息和机会。同时,要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积极尝试新事物,比如利用 AI 辅助生活和工作。最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以更好地与 AI 协同发展。


我写过这么一段话:


不用太为 AI 的发展感到焦虑。现阶段,AI 还远远没有到能承载日常大多数工作的程度。而一旦它发展到足够成熟了,那么自然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帮我们去对它进行“产品化”—— 我们只要用好这些产品就可以了。


这本来就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形态:有人站在最前沿去探索技术的边界和可能性,有人进行推广传播,有人将其产品化降低门槛、方便更多的人使用……各司其职,最终使得一项新技术完善落地。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关注最新的产品动向,思考如何将它内化到已有的工作流里面,补充和完善我们的工作方式。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只是想用AI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它为我们所用,可以提前做一些什么准备呢?


今天的推送,我想跟你分享我对此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1


2023年,ChatGPT 刚出来的时候,我分享过一个观点:


对每个普通用户来说,AI 最有价值的前景,一定不是用来生成一些通用而泛滥的文字,也不是用来对文章和书籍做信息浓缩,而是:基于每个人的信息资产和数据,对我们自己进行分析,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内脑”。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微调,创造出一个专属于我们自己的人工智能 —— 只需要把我们所有的笔记,工作中产生的材料,平时的思考和日记……都喂给它,就可以了。


在这个情况下,它就是你,甚至它比你自己还更接近你自己 —— 因为许许多多你可能已经忘却了的记忆,它都能够忠实地保留着,并依据一套算法完善自己的预测模型,做出更符合你内心和需求的选择。


这样,当我们有疑惑时,当我们需要搜寻信息时,当我们需要分析问题、做出判断时,都可以参考它的意见。


试考虑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场景:你想找一部适合自己的电影。最传统的做法,可能是通过你喜欢的演员、导演、流派去搜,查一查有哪些作品,然后看它们的简介,看影评网站的评分,看别人的评论,挑出几部试阅一下,看看能不能看下去……


有了智能算法,它可能会向我们推荐“你可能喜欢的电影”,但它推荐的依据,依然是简单粗暴的“打标签”。把你按照行为打上标签,分析跟你同类型的人喜欢看什么内容,再把这些内容推给你。依然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和“千人千面”。


而一旦有了一个完善的“内脑”,就可能会变成这样:你闲来无事,向它提问:最近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看的电影?它会向你推荐一个清单。上面的内容来自哪里呢?来自它对你打过分的电影、读过的小说、有感而发的想法、平时搜索的内容、甚至跟朋友聊天的信息……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所推断出的你的喜好。


它可能会告诉你:这部电影用到了你三年前偶然想到的一个点子,处理得非常好,有没有兴趣看一下?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议题,正好是你前段时间一直感兴趣的,不妨参考一下……


再比如,你读到一本书,做了一些笔记,AI 会自动告诉你:这个知识点跟你之前做过的这几份笔记有内在的关联性,也许能碰撞出一些火花,然后帮你把它们整合起来,呈现给你,方便你去思考加工。


又或者,你遇到一个问题,需要做出决策,询问 AI 的建议。AI 会告诉你:根据你之前相似的经历,以及你的思考、行动和结果,每个选择对你的适配度是百分之多少,可能带来什么后果,等等。


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目前的 AI 还有比较遥远的距离,还有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亟待解决。但我相信,这会是在不久的将来,AI 真正变得成熟之后,每个人能够享受到的愿景。


2


那么,要想让 AI 成为你的内脑,除了期待它进一步发展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显然,AI 也难为无米之炊:要让 AI 能够分析你,你必须有足够的资料让它分析。


因此,要想跟上未来时代 AI 的发展,不妨先从“记录”这件小事开始。


你记录下来的数据和信息越多,AI 能够对你进行的分析也就越全面、越有效。


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日常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包括做笔记、记录想法、写日记、整理工作日志、项目复盘……这不仅仅能够为自己留下更多的回忆,也是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信息资产”。


或许在未来,这些信息资产,就会成为你独特的竞争优势,借助 AI 这个“放大器”,将你的技能、经验和思维放大,产生更多的效益和成果。


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记录的习惯,不妨参考下面这些建议和方法,把自己的信息资产积累起来。


3


首先分享一个很重要的点:多凝聚自己的见解。


许多人做笔记的习惯,可能就是把看到的文章和资料储存起来,一股脑放进自己的笔记软件里,待需要的时候去搜索查询。


这个做法在以前可能有用,但在将来,用处会越来越小。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这正是 AI 的强项。AI 能够接触到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并且随着发展,许多内容源在未来一定会接入 AI,只要提供 API,AI 就能链接到对应内容,直接进行 RAG 和检索,比我们自己去储存和检索会高效得多。


所以,更有价值的笔记是什么呢?是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咀嚼、消化和加工,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观点、思考和知识体系。


用 INKP 的体系来说,就是尽量多积累和完善 K,而不是追求收集 N。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简单来说,N 是我们收集起来的资料,而 K 是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之后,所凝聚形成的“自己的见解”。


打个比方:你可能会从许多书籍和课程里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管理的方法,它们都是 N,是“外在的信息”;但当你把它们读懂、学会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不同的方法、技巧和步骤融合到自己的流程里,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做法,那么它就是你“自己的见解”。


再比如,关于一个有争议的主题,你可能会看到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论据、说法……它们可能来自不同的角度,有自己的立场,也可能有所偏颇;而一旦你把它们整合起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去筛选信息、对比吸收,最终自己得出一个观点,这就是你自己的见解。


这套你自己的见解,来自于许多不同的“外在的信息”,但又不完全一样,而是融入了你自己的思考、实践和经验,带有浓厚的你的个人风格和色彩,是独属于你个人的东西。


单单只是积累“外在的信息”的话,AI 只能给你提供通用的内容,无法做到个性化。只有给 AI 输入“自己的见解”,AI 才能真正了解你,给出更贴合你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帮助。


那么,你就可以在“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利用 AI 来进行主题学习,查漏补缺。就像一棵树,从主干出发,不断向外延伸枝叶,去触及更多的领域和可能性。


4


如何凝聚“自己的见解”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几百到一两千字的小短文。


比如,你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想把它弄明白。那么,就可以利用每天的业余时间,查阅资料、精读内容、涂画勾勒,记录下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然后,找一个时间,把你得到的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对这个问题的初步回答,把它写下来。


这篇短文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不用考虑可读性和吸引力,而是要考虑能尽量高效、清晰地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写清楚,形成一个完整的观点。


并且,这篇文章不是写完就算了,而是先放在那边,一旦你后面接触到了更新的知识,或者发现里面的内容错误或过时,都可以不断对其进行修改和增删,让它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你的思考和看法。


那么,这篇短文(以及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做下的记录)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 K,它就代表了你对于这个问题的“自己的见解”。


等你积累了许多这样的 K,它们就构成了你对方方面面事物的看法,也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在它们的基础上,你再利用 AI 去学习、探索,就会发现:你不再会面对大量的内容而不知所措,而是能够清晰地判断:哪些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我不需要的;哪些能够跟我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我形成更有效的结论和方法……


换言之,你已经对这些信息预先做了一次加工处理,那么当你去筛选海量的信息时,就更容易做到心里有数。


这才是有价值的信息资产,它们塑造了你的品味、理念和思维。既让 AI 能更好地了解你,也能让你更好地使用 AI。


5


除此之外,下面这些内容,也是你可以考虑去记录和积累的信息资产。


1.  日常备忘录


每一天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产生大量的想法,其中不少是可以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的。但如果单单只是依靠大脑去记忆,那会相当不现实,很可能会让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溜走。


所以,不妨专门开一页笔记,命名“备忘录”,把它放在最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无论你在做什么,只要觉得“这件事值得记下来”,就立刻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把它记下来。


主要可以包含这几类信息:


  • 脑海中突然闪过和涌起的念头、想法、灵感;

  • 一些需要记下来以备将来查询的信息和细节;

  • 任何你感兴趣,可能会进一步研究的关键词。


随着日积月累,这页备忘录可能会非常长,可能会到几万字、几十万字。我一般是需要的时候直接搜索。但随着 AI 的发展,这已经不再是问题了。相反,它的信息越多,能够为你提供的帮助就越大。


2.  决策的过程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诸多决策。每当做出选择时,我们也会经历一系列的对比、权衡、判断的过程,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思考和决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很有用的信息资产。


一方面,我们的风格和偏好是基本稳定的。将决策的过程记录、外化出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决策时会更关注什么,同样也更有利于 AI 了解我们,知道如何适配我们的风格。


另一方面,把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放在一起对比,有利于从更长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决策,相当于对它做了一个复盘,扫清自己的盲区。


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有些我关注的点,其实没那么重要;有些我担忧的想法,原来只是杞人忧天;而有些我完全没想到的地方,原来才是影响结果的关键……


这些,都可以作为给 AI 的输入,让它更好地理解我们的需求和情境,为我们新的决策提供建议。


3.  评价和态度


我有一个多年的习惯:对自己读过的每一本书(包括小说),看过的每一部电影,做一个简单的页面,打一个评分,以及简要地写上我的评价,认为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在还没有 AI 的时候,这个做法对我帮助很大。它可以让我理清楚自己的审美和偏好,记录下我在当时那一刻所关注的东西。同时,也可以让我看到自己思维模式和关注点的转变,比如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看,重视哪些方面的因素,如何理解它们的价值,等等。


它相当于一份人生档案,把你每个不同阶段的人生串联了起来,让你感受到“我的生命是连续的”,用过去充盈的回忆,为现在提供力量。


而等 AI 成熟了,它就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为,它相当于人为给 AI 输入了一个个性化的算法偏好,人为调整了每一个参数的权重。


那么,像我在前文提到的,让 AI 真正为你量身定造,推荐符合你口味的电影、书籍、音乐……也许就不再是美好的期待,而能真正落地实现。


尾声


当然,要想实现文章里讲到的“内脑”,目前的 AI 还力有未逮。可能需要再发生一次技术突破。


并且,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


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如何确保当 AI 调用线上大模型或联网时,不会将你的信息上传出去。


本地算力问题:如果使用本地大模型,如何将所需的算力降低到让普通用户也能使用。


内容墙问题:许多有价值内容可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存在技术上的障壁,如何让 AI 能够合规地接触到它们。


以及 AI 进行内容分析和输出的合规问题、跟用户沟通的伦理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规范。


但无论如何,我们总是可以为未来做一些准备,期待一切会更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作者:李睿秋Lachel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亚历山大38分华子32+9 雷...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5月23日,2024-25赛季NBA季后赛展开分区决赛的争夺,在西部,明尼苏...
人类真的可以把未来交到山姆·奥... 山姆·奥特曼在科技和商业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与影响力。他凭借创新思维和果敢行动,在推动某些领域的发...
原创 新... 1941年1月,经历了“皖南事变”的新四军在盐城开始了重建工作。 新四军的重建过程中,尽管总兵力变化...
被工作人员碰餐盘 孙颖莎急忙制... 在某场赛事或活动现场,孙颖莎正专注于眼前的事务。不经意间,一名工作人员不小心碰到了她的餐盘。这一意外...
喜讯!福州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 喜讯!福州再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又一辉煌成就。这一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全体福州人...
我们让GPT玩狼人杀,它特别喜... 我们让 GPT 玩狼人杀,有趣的是它似乎对 0 号和 1 号特别“青睐”,总是喜欢将他们“杀害”。或...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关注福州:把... 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聚焦福州,展现其将群众“盼的事”转化为手中“干的事”的积极作为。在福州,纪检监察工...
银行股再度走强 中信银行、江苏...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5月23日,银行股再度走强,截至10时05分,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创历史新高,青岛...
华银电力:5月22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5月22日,华银电力(600744)融资买入5315.44万元,融资偿还1.12亿元,...
胖东来模式落地福州社区 永辉群... 5月23日,永辉超市福州群众店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作为永辉超市在福州店龄超过20年的门店,该店聚焦3...
复旦微电:5月22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5月22日,复旦微电(688385)融资买入3130.55万元,融资偿还8246.45...
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助推中国设... 5月23日上午,2025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期间,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召开新...
金价,又降了! 当地时间5月22日,受美元走强影响,国际金价下跌。 截至收盘,纽商所6月黄金期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0...
黄金:5月标普全球数据好转,盘... 5月22日,COMEX黄金价格下跌0.56%至3323.30美元/盎司,沪金主连下跌0.71%至77...
威士顿:5月22日融资买入72... 证券之星消息,5月22日,威士顿(301315)融资买入723.8万元,融资偿还938.82万元,融...
“顶格”定价、募资97亿,恒瑞... 今天(5月23日),恒瑞医药(01276.HK/600276.SH)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
陈玉卿接任复星医药产业发展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吴以芳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陈...
华通白银、中国白银APP订购商...   华通白银和中国白银APP都是上海华通白银国际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国白银集团旗下的公司,两个交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