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调查机关最终认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共聚聚甲醛具有机械强度高、高耐疲劳性、高耐蠕变性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可以部分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可直接用于或经改性后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国际贸易(资料图)
中国征收反倾销税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内的公平贸易,以及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影响。如果长期受到不公平的低价进口商品冲击,那么中国国内的相关产业就会遭受损害。并且还会对原本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产生影响,国际贸易的秩序也会被扰乱。所以反倾销税的征收是国家通过合法的法律、经济手段,来纠正市场中存在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这一举措不仅能维护国内市场的公平,还是各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平衡利益关系的主要战略工具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通过减持美债、增持黄金、深化与东盟和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如2024年与东盟贸易额增长12%),构建起分散风险的战略网络。国内层面,减税、消费补贴和芯片自给率提升至35%等举措,进一步增强了经济韧性,反观美国,通胀率攀升至6.2%,关税引发的价格传导效应正侵蚀民众钱包,经济效应呈现不对称传导。
对欧盟来说,年年喊战略自主,但年年喊的都是空话。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欧盟对于美国的依赖越来越深。所以,欧盟想要同美国讨价还价的话,“中国牌”是欧盟唯一能同美国谈判的条件。为了让美国让步,欧盟之前已经承诺同意跟美国联手应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对于日本来说,它对美强硬不过也是嘴上说说,在日本国家安全无法摆脱美国影响的情况下,它自身的政策安排势必会受到美国的干涉。
人工智能芯片(资料图)
5月14日时,美国商务部突然将华为企业再次认定为了针对目标,为了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进程,美国方面声称无论哪个国家,只要使用华为企业旗下的昇腾人工智能芯片,就都属于违反出口管制设定。就在美国政府紧缩华为芯片的海外市场的同时,美方工业与安全局同时还在国内宣扬中国人工智能的各类危害。在相关政府人员看来,即使美国民众选择采用美国制造的人工智能芯片,也同样无法保证在运用中国人工智能模型进行训练和推理过程中可以避免一切不利的后果。
中方此次对29国征收反倾销税,是在调查正式结束后,发布的“处理决定”,并非临时起意。不过,中方也希望美方明白,初步达成共识并互降关税115%,并不意味着中方对美方无条件妥协。在接下来的90天谈判窗口期里,中美两国仍然有很多问题要谈,包括但不限于芬太尼问题、芯片半导体问题等。只有美方停止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停止以莫须有罪名打压中国企业发展,中美经贸合作才有望回归正轨。
芬太尼(资料图)
中方早就说了,“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要是美国想边谈边打,相信中方也一定会奉陪到底,纸老虎是吓唬不了人的。毕竟70几年前,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也是和美国边谈边打,那个时候都没输给他们,如今中国国富民强,还能让美国给欺负了?奉劝特朗普政府,如果决心想要和中方打,那么不要到时候再来求着中方和谈。如果决心要和中方谈,那就不要抱有出尔反尔的心思。“狼来了”喊多了就再也不会有人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