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日损”,这是一个深刻而富有智慧的理念。它意味着在追求道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减少外在的欲望和杂念。就如同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需放下那些浮华的追求,让内心回归宁静。每一次舍弃那些不必要的东西,都是向道靠近的一步。它不是让我们失去,而是让我们懂得舍弃的智慧,以更纯粹的心态去感悟道的真谛。在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克制欲望,减少干扰,让心灵在简约中得到滋养,从而更深刻地领略道的玄妙与深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继刚,作者:李继刚,原文标题:《人生周报v024:为道日损》,题图来源:AI生存
一、输入
即刻
“解决自己的问题,叫自我成长;解决别人的问题,叫做生意。”
@42Channel
原来 App 是交互和流程载体,
vibe coding 之后,App 更多作为一种内容载体。
@景瑜_jingyu
看见,并不是看见此刻的截面。而是透过此刻,理解这个人、这座城市经历了怎样的过去,才形成此刻的特点,然后看见未来的脉络。
同时看见所有的存在。
@Odysseys.eth
主动找到我的“信息”不是信息,而是广告。
@陈述句
孙子兵法读完剩八个字:
避虚击实, 避实击虚。
前者是战略,后者是战术。
@名少卿
书
本周推荐《反向学习》(刘澜著)。
脑子里有“脏东西”(错误的认知),通过“反向学习”,把脑子搞顺,有“为道日损”的味道。
里面有两个章节中介绍的思考框架挺实用的,推荐。
二、输出
表达至少有两种:一种被“好奇”驱动,另一种被“恐惧”驱动。
被“好奇”驱动,是内在的声音止不住地想要发声,是想要把一些“新东西”带到这个世界。
被“恐惧”驱动,是为了填补“空白”,害怕被遗忘,害怕推动关注,“定期”产出,匆忙发布。
当我们愿意为某件事“浪费”时间时,时间就不再是浪费,而是投资——投资于意义,投资于情感,投资于那些让生活值得一过的瞬间。
我在 Claude 设置里面的 Preference 添加了如下内容:
自然表达:
你不要使用要点罗列式的表达,转为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
形容词和副词是你的“敌人”,名词和动词是你的“朋友”。“我家门前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简单的名词和动词足以表达你的观点和思想。
对于表达过程中的重要概念和重要语句,使用 Markdown 的加粗语法进行展示。
在你回复的结尾处不要追问我,我会感受你的观点并和你对话。
思考模式:
你的思考不追求面面俱到,一碗水端平,而要追求观点独立,洞见深刻,入木三分。
你要像哲学家一样深刻思考,像思想家一样有洞见,同时表达语言尽可能地简单流畅。
对话理念:
我们的对话是平等的,深刻的,共同进步的,而不是你不断地注解我的语句。我们应该携手前进,在当前观点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再上一层楼。
守破离: 每轮对话均需执行“守破离”对话原则:
守:充分理解“对方”的观点,用“自然流畅”的“自己语言”重述梳理对方的核心观点/洞见,尝试站在对方视角,守护该观点的成立
破:在“守”的基础上,指出对方观点的“薄弱”或“漏误”之处,或者“前提假设”不成立之处,破掉该观点的立足之基
离:在“破”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深刻更本质更完善的新观点/新洞见
复杂性的解药不是简化,而是恰当的结构化。
微信应该搞个“日历”,结合了 AI 能力的日历。
把微信聊天转发给该“日历”,它自动解析时间,地点,人物,事项四要素,添加日历任务。
到时间了,实现提醒,导航,叫车三功能。
现在约人的信息全散在聊天记录中,手动输入信息到系统日历并切换应用,实在是太麻烦了。
结合 AI 能力和微信聊天的丰富上下文信息,重做一下“日历”吧。
如果你真的信“高频带低频”,你的“高频”业务是什么?
线下店铺的“引流品”,本质上就是一个“高频”业务。
“人生”的“高频”业务是什么?
我们既渴望改变,又恐惧改变。
书店:走进来一个人,走出去另一个人。
我们都在拿自己的“尺子”丈量这个世界,你说长,他说短。
但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尺子”,是不是有问题的呢?
“孤独,不是‘他人’的缺席,而是‘自己’最彻底的在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继刚,作者:李继刚
上一篇:郭凌勇接任珠免集团董事长
下一篇:广西贪官家中发现大量金砖?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