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现象已经出现?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买房人了,楼市风向变了
创始人
2025-05-22 10:20:42
0

2025 年的房地产市场,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却又透着股让人捉摸不透的劲儿。一边是各地楼市持续低迷,“量价齐跌” 成了常态,就像坐滑梯一样,一路往下溜;可另一边呢,各种救市政策像雪花般纷纷扬扬地出台,什么放开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减免契税和增值税,能想到的招儿都用上了。本以为这些大招一放,楼市能立马 “雄起”,可现实却给了大家一巴掌,这些利好政策,就像美丽的烟花,绚烂一时,对楼市的影响不过是昙花一现,效果微乎其微。

就在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楼市风云里,有 90 后购房者站出来,大声喊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咱这一代,可能是最后一代买房的人了!这话说得那叫一个石破天惊,楼市风向真的变了?咱们一起来瞅瞅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

中国,已经悄无声息地迈进了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大门。你瞧,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就像雨后春笋,蹭蹭地往上冒。到 2024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高达 2.96 亿,这数字,简直太惊人了!而且,专家预测,到 2035 年,这个数字将直奔 4 亿而去。与此同时,年轻人的数量却在走下坡路,90 后有 1.7 亿,00 后就只有 1.45 亿了。这一增一减,意味着啥呢?老年人大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他们可不需要再买房折腾了。而城里的年轻人呢,好多都能继承父辈的房产,“躺着” 就有房住,自然也没必要再去凑买房的热闹。这么一来,未来刚需购房者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房子没人买,房价下行的压力能不大吗?就好比市场上苹果太多,买的人少了,苹果价格肯定得降。

再看看这房价和收入的关系,简直是让人欲哭无泪。在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房价与收入之比竟然高达 40,二三线城市也在 20 - 25 这个区间徘徊。啥概念呢?就是当地居民得不吃不喝几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商品房。这和西方发达国家一比,差距就太明显了,人家房价与收入之比也就 6 - 7。很明显,国内各大城市的房价,早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远远脱离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未来,房价逐步去泡沫化、去投资化,回归居住属性,那可是大概率的事儿。就像一个被吹得过大的气球,总有一天要把多余的气放掉,才能恢复正常。

房产税,这个一直让人又怕又期待的 “狠角色”,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24 年 10 月,我国高层宣布要对房产税试点城市进行扩围,从原来的上海、重庆,扩展到更多城市。根据已公布的政策细则,房地产税将按照房产评估价值的 0.5% - 1.2% 年率征收,而且对多套住房的家庭实行累进税率。这意味着啥呢?持有多套房子的家庭,成本要大大增加了。为了减轻负担,他们肯定会把手里多余的房子挂到二手房市场上卖。这么一来,各地二手房的挂牌量肯定会像井喷一样激增,甚至可能创下历史新高。二手房市场供过于求,房价能不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吗?

早在 2024 年,我国决策层就放出大招,宣布未来 5 年内,要投入 600 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 120 万套,专门用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可以预见,未来共有产权房、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房会像潮水一样,加快入市步伐。这么一来,中高收入群体可以去买商品房,低收入群体就申请保障房,商品房市场的需求就被分流了。需求少了,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进程自然就加快了。这就好比一条河里的水,被分流到了其他渠道,原来的河道水流就变小了。

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和老一辈可大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被房子 “套牢”,觉得贷款买房压力太大,每个月都要为还房贷节衣缩食,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相比之下,租房就轻松多了,想去哪住就去哪住,没有那么多束缚。《2025 年中国青年居住观念调查报告》显示,在 25 - 35 岁的城市年轻人中,认为 “一定要买房” 的比例从 2020 年的 78%,一路跌到了 2025 年的 42%,而选择 “租房居住” 的比例,则从 15% 上升到了 36%。年轻人对买房的态度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租房,商品房市场的需求能不萎缩吗?房价长期下行的趋势,恐怕也很难改变了。

面对房地产市场这五大现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楼市的风向真的变了。从过去的过度繁荣,一下子进入到了长期调整的轨道,最终目标就是让各地高房价回归到居住属性。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也从过去的 “促进发展”,慢慢变成了 “防范风险”。

2025 年初,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房企风险处置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坚决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系统传导,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过渡。可以预见,在房地产救市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各地房价将会呈现 “稳中有降” 的趋势,用 “时间换空间” 的方式,让房地产市场实现 “软着陆”,把房地产泡沫破裂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房地产市场的这场大变局,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面前。90 后购房者的断言,虽然有些大胆,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楼市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是在政策的扶持下逐渐回暖,还是继续在调整的道路上徘徊?这是每一个关心楼市、关心自己 “钱袋子” 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不管楼市怎么变,都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如果你是刚需购房者,那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做出买房的决策。如果你是投资者,那更要小心谨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已经今非昔比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B站终于开窍了 B站终于开窍了!曾经那个以二次元文化为主打的视频平台,如今展现出了更为多元和广阔的发展态势。它不再局...
凯撒旅业:关于公司独立董事辞职... 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坚决反对“增... 近日,一项名为“Enhanced Games”(增强运动会)的体育赛事宣布,将于明年5月在美国拉斯维...
特朗普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建议自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
现场直击!众多明星装备在此亮相 第17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和航空展正在马来西亚兰卡威机场举行我国歼-10CE战机模型成为顶流还有特色涂装...
学生论文致谢,怨气冲天? 在这篇论文的致谢中,仿佛能感受到满满的怨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求学过程中种种艰辛的不满,对导师要求的吐...
泰国乳制品出口不断扩大 泰国商业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乳制品出口同比增长11.5%,总出口额达5.82亿美元,...
美联储理事沃勒提出下半年降息路... 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最终稳定在...
【中国那些事儿】全球消费者爱上... 【中国那些事儿】全球消费者爱上“中国购”:性价比高、方便又省心 中国日报网5月23日电 随着中国在...
孟维君调研果蔬饮品深加工企业 孟维君调研果蔬饮品深加工企业时强调 发挥优势 做强做优 打响河津农特品牌 5月23日,运城市委常委、...
以人为本,许继电气构建责任供应... 许继电气2024年ESG报告显示,公司始终将员工福祉与社会责任置于战略核心。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劳动...
2000亿元的核电市场来了 民... 2025年,中国核电市场正迎来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今年新核准浙江三门、福建霞浦、山东海阳、...
原创 7... 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 谁都难以想象,这位已然 74 岁高龄的企业家,身形竟宛如中年一般矫健...
2025家用脱毛仪行业洞察白皮... 今天分享的是:2025家用脱毛仪行业洞察白皮书-飞未&天猫 报告共计:40页 《2025家用脱毛仪行...
股票行情快报:濮阳惠成(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濮阳惠成(300481)报收于13.48元,上涨0.07...
股票行情快报:美埃科技(68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美埃科技(688376)报收于34.7元,上涨0.12%...
连续两周加仓 百亿级私募带头冲... ● 本报记者 王宇露 在经历4月上旬的减仓后,股票私募机构对当前市场逐渐形成共识,仓位指数在75%上...
零跑汽车:在浦发银行、兴业银行... 观点网讯:5月23日,零跑汽车发布公告,披露了公司认购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公告显示,零跑汽车在浦发银...
原创 5... 各位老铁收盘好!这里是帮主郑重的收评时间。今天带大家拆解这波调整背后的玄机。三大指数集体回落,沪指失...
地方密集开列“清单” 支持民间... 今年以来,民间项目投资整体平稳增长,1至4月份民间项目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5.8%。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