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降费,这把双刃剑到底伤到了谁?
创始人
2025-05-20 16:21:16
0

物业降费,这把双刃剑到底伤到了谁?一方面,对于业主来说,降费或许能减轻短期内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在生活成本上得到些许缓解。然而,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物业服务质量的下降,如小区环境清理不及时、公共设施维修不及时等,这直接影响到业主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对于物业公司而言,降费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可能导致资金紧张,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营和服务提升,甚至可能出现人员流失、服务水平下滑等问题,最终影响到整个小区的管理和发展。物业降费,看似是双方的博弈,实则可能都在不经意间受到了伤害。


2024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重庆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新版《管理办法》 共二十四条,规定了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超最高等级服务的住宅前期物业服务费单独核定等内容:


其中中心城区:有电梯住宅。一级1.00元/平方米·月;二级1.30元/平方米·月;三级1.60元/平方米·月;四级1.90元/平方米·月。无电梯住宅。一级0.60元/平方米·月;二级0.85元/平方米·月;三级1.10元/平方米·月;四级1.35元/平方米·月(4万平方米以上可浮10%;4万平方米(含)以下的可上浮15%)。


中心城区外:有电梯住宅:0.70~1.80元/平方米·月;无电梯住宅:0.40~1.30元/平方米·月。


具体收费标准见各县(自治县)相关文件。


此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先不说引发全国小区的“降费潮”,就光重庆物业都面临着重大挑战。因为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2024年7月1日发布的《中国物业管理行业2024年中总结与展望》,对20城物业服务均价的调研,其中重庆住宅物业费均价为2.30元/平方米/月,远高于政府发文中的四级服务标准对应的1.9元/平方米/月物业费。


那就意味着重庆的绝大部分物业公司必须降费。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自从2024年整个行业平均收缴率下降以来,政府指导降费无异于雪上加霜。对于业主来说又可以省下一笔零花钱了,真是不错。


一、物业降费的短期博弈


我们先来看看大部分物业公司的应对措施,这里分为“老实”的物业公司和“聪明”的物业公司。


作者采访到重庆某“老实”物业公司,政策出台后主动降费,以为会得到业主的认可,谁知道业主不但不买账,反而说“这么快缴械投降,还送物资,发布公告说除了降费,品质不降”说明1.9元/平方米/月的物业费还是高了。这套言论一出来,就把物业公司的员工干懵了,热脸贴冷屁股不说,还在得罪同行的同时被业内小伙伴们狠狠地嘲讽了一番。


那么“聪明”的物业公司怎么做呢?对于物业公司来说原来2.30元/平方米/月的物业费,对应的是2.30元的服务标准;现在降到了1.90元/平方米/月,自然执行政府发文里面对应级别的服务标准,那就降级,减少服务项。


反正我们物业服务的项目很多都是隐藏式服务,谁知道我们干了多少活?少干点谁又能知道?原来保洁是12小时清洁一次电梯轿厢,现在变成24小时甚至48小时清洁一次。反正没人盯着我数,少干点感受也不那么明显。众所周知企业经营是要追求利润的,如果没有利润的话,物业公司大可以直接退场不干了,何必亏钱伺候业主们呢?无非是从2.3元的高利润变成了1.9元的薄利而已。


二、服务缩水的长期代价


对于业主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了。以100平米的房子为例,如果原来的物业费是2.30元,现在降为1.90元,则每年节约下来的物业费则为480元。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业主占了便宜,物业公司就绝对吃亏吗?


根据贝壳研究院2023年对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调研,物业管理水平每提升1个星级(5星制),小区二手房溢价率平均高出6.3%。反之,物业费下调将直接压缩服务预算,导致公共设施老化加速。


政策发布一年时间,我们从网上收集了近期的降费数据发现,降费潮较为集中在重庆、武汉、青岛、银川等二三线城市。为什么反而物价费普遍高的北京、上海、深圳的降费声音很小,这又是为什么呢?很明显,一线城市的业主们算过房价了呀?



三、破解困局:阳光物管的价值


根据克而瑞集团在2024年发布的《住宅物业发展趋势和阳光物管的意义》,业主想要获得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就必须阳光透明。所谓阳光透明指的是财务阳光透明,服务阳光透明,共建阳光透明。一旦小区做到真正的阳光物管,如果业主想维持房价,缴纳2.3元/平方米/月的物业费,那就拿着服务清单要求物业提供相匹配的服务;如果业主想短期获益,那么就和物业公司谈好1.9元也该有1.9元的标准,谁都别给我藏着掖着。



四、写在最后


民生政策的温度与精度:在降费与提质间寻找平衡


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民生政策正成为社会运行的“稳压器”。


从重庆物业费限价到各地消费券发放,政府通过“政策工具箱”精准调控民生成本,其初衷既是为居民减负纾困,更是以制度重构倒逼社会资源分配更趋公平。但政策落地时呈现的复杂图景警示我们:民生工程绝非简单的算术题,更需要建立多方利益平衡的动态模型。


政策善意需穿透“执行迷雾”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物业费平均降幅达12%,但部分小区公共设施维护预算同比缩减超30%。这种“数字达标、体验降级”的怪象,暴露出政策传导中的深层矛盾:行政指令能够框定价格区间,却难以量化服务价值。


正如重庆某小区业委会主任所言:“物业把草坪修剪频率从每周2次减为1次,每平米省下0.1元,但社区环境品质的隐性贬值远超这个数值。”这种隐形的民生损耗,恰是政策善意需要穿透的“最后一公里”迷雾。


多维校准中的平衡智慧


北上广深物业费调整幅度普遍小于二三线城市的现象,揭示出民生政策的精准实施逻辑。一线城市业主更注重房产保值,愿支付溢价维持服务水准,这与重庆某别墅区降费53%后出现的门禁系统瘫痪形成鲜明对比。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民生成本弹性系数”评估体系,对住房改善型需求与基本居住需求实施差异化引导,避免“一刀切”造成服务能级错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