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现场,有份“扎”出来的笔记
创始人
2025-05-20 16:15:16
0

今年两会现场,一份“扎”出来的笔记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代表委员们在紧张的会议间隙,用简单的工具一针一针“扎”出的记录。这些笔记看似粗糙,却蕴含着他们对国家大事的深思熟虑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他们心中的弦,紧紧地系着人民的期待。这份“扎”出来的笔记,见证了代表委员们的辛勤付出和对职责的坚守,也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努力的身影,成为两会现场一道独特而温暖的风景线。


左手细细摸索盲文写字板上的凹槽,右手用盲文笔轻轻扎下,伴随细微的“咔哒”声,纸上留下一个个凹下的小圆点。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的盲人代表王永澄来自福建代表团。3月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将代表法修正草案第五十四条默写在纸上。

王永澄将代表法修正草案第五十四条默写在纸上。新华社记者 吴剑锋 摄

“身体残疾或者其他行动不便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照顾。”代表法修正草案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现场,王永澄在为他特制的盲文版草案上,摸读到了这新增加的第五十四条。

他用八个字形容自己对这段话的“触感”:“指尖滚烫,心中敞亮。”

“这42个字我反复品读,根本忘不掉。它将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转化为法律确定的保障,我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个时刻。”

厚厚的盲文笔记本上,满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在橘黄色的灯光映照下,显得细腻而温暖。这是王永澄在履职调研、听会审议等过程中一笔笔“扎”出来的笔记。

王永澄在笔记本上“扎”下笔记。 新华社记者 吴剑锋 摄

王永澄年轻时因一次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后来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2023年,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深入调研,积极为残疾人群体发声。

“我当人大代表第三个年头了,每年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第一年是拿到盲文版的代表建议答复,第二年是摸到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则是了解到代表法修正草案里的这段话。”

今年,会务组还给王永澄精心准备了盲文写字板和盲文笔,方便他记笔记——类似的暖心细节还有很多,记者注意到,酒店房间的桌角被贴心地包上软包,避免他起身时被磕碰到。他的名牌背面,也被刺上盲文。

“这能让我时刻‘触摸’到自己的身份。”王永澄笑着说。

合上笔记本,王永澄告诉记者:这份写满温暖和关怀的笔记,也承载着千万残疾人的美好愿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