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乔羽教授获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创始人
2025-05-20 16:08:06
0

在 2024 年度,厦大乔羽教授凭借卓越的科研成就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乔羽教授在化学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激情,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的思维,深入探索化学的奥秘,在复杂分子合成、材料化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他的工作不仅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是青年化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深深敬佩与学习。


2024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日前公布,共有10名优秀青年化学工作者获奖,厦门大学乔羽教授榜上有名。

据悉,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设立于1983年,是中国化学会最早设立的学术奖项,主要授予在化学基础及前沿研究领域、应用及工程工业领域或化学教育领域能够创新、改进并独立完成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优秀化学青年工作者。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每年评选一次,截至2024年有382人获奖。

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乔羽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至2020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AIST)获得博士学位并从事博士后工作。2021年至今担任厦门大学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公开资料显示,乔羽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二次电池相关电化学储能体系表界面机理研究与材料结构设计。他发表论文100余篇,他引11000余次,他领导的课题组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能源体系“原位-工况”谱学表征系统开发。他针对二次电池表界面和结构动态演化机制展开机理研究和科学探索,在“光谱-能谱-质谱”等多谱学维度,通过自主搭建针对电化学储能体系的多模块联用“原位-工况”表征系统,原创性地发现和阐明了一系列重要反应中间产物在相关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独特工作原理,为电化学能源体系的材料研发提供了重要设计思路,并以此为指导开发出多种“超越传统”的高比能、长循环锂/钠离子电池新材料和新器件,在电化学能源相关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

据介绍,在加入厦门大学后的短短3年时间内,乔羽教授除了在电化学储能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多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外,同时也带领年轻的科研团队与宁德时代等国内电化学储能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将厦门大学的谱学电化学表征基础研究优势传承并运用在产业化发展中。此前,他曾获林祖赓青年科技奖(2024)、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2024)等多项荣誉。(记者 李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