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工人,为什么越来越爱吃辣?
创始人
2025-05-15 16:21:42
0

中国打工人越来越爱吃辣,原因诸多。一方面,辣能刺激味蕾,迅速带来愉悦感,在忙碌疲惫的工作后,辣的刺激能让身心得到短暂放松。另一方面,辣具有独特的调味作用,能为单调的快餐或家常菜增添丰富层次,满足打工人对美食的追求。再者,辣文化在现代社会广泛传播,社交媒体上关于各种辣食的分享和推荐,无形中影响着打工人的饮食偏好,让他们更倾向于尝试辣的味道,从而逐渐养成了爱吃辣的习惯。


继湘菜成为全国爆款菜系后,今年打工人又爱上了江西小炒。


江西小炒不是一道菜名,也不是一个店名,而是江西特色菜的一种统称。它通常是街边小店或者大排档,名为江西特色小炒、农家小炒、江西土菜馆等等。尽管没人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不影响打工人对江西小炒的直观感受——新鲜现炒、快速出餐、锅气满满,还特别下饭,当然最重要的是“辣”。


近二十年里,辣菜似乎一直霸占打工人的日常菜谱。无论是川菜的酸菜鱼,还是湘菜的辣椒炒肉,又或者是如今的江西小炒等等。


窄门餐眼今年1月数据显示,川菜与湘菜过去一年新开门店数分别为33964家、22910家,增速远超鲁菜、徽菜等其他菜系。一项来自抖音的数据也显示,截止到2025年4月,围绕“无辣不欢”的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590亿次。


中国打工人,为什么越来越爱吃辣?


一、被辣菜硬控的打工人


在北京望京上班的陈晴,连早饭都离不开辣。这个春天她迷上了好适口的辣包子,“可好吃了,我最近天天吃。”午饭更不用提,翻看她最近三天的外卖订单记录,分别是爆炒牛肉面、战斗鸡拌面、辣子鸡,“都是辣的”。


陈晴是湖南人,最近刚做完近视眼手术,医生要她忌口,但辣椒不在她忌口的范围内。以前上中学得咽喉炎、流鼻血时,医生也告诉她别吃辣,但她该吃还吃。


“我刚结婚那会儿,我爸去乡下给我种了几分地的辣椒,我跟他说我备孕不能吃辣椒,但我爸说不要听他们的,什么备孕不能吃辣椒,那湖南人的媳妇岂不是都不生孩子了?” 陈晴笑着说。


湖南岳阳本地人曾艳,也是重度辣人。每周五下班,她都会和同事找家炸串店吃辣:“只要是下馆子,就一定是重口味,我们不会浪费钱点个清淡的菜吃,哪怕辣得拉肚子疼。”


但即使爱吃辣如她,在一次去同学家吃饭后,也被吓到了:“她家每一道菜,都放大把大把的干红尖辣椒。辣到你要用开水去涮它,涮完之后还是很辣。连汤里面都有辣椒。”


在深圳南山科兴园写字楼下,主打小炒黄牛肉的湘菜连锁品牌辣可可,每到中午,都是人群最密集的时候。店内几乎都设置成了2人桌和4人桌,很适合几个同事一起用餐,“主要场景就是打工人一起干饭,吃完就走,咵咵翻台那种”,谈起午饭情景,辣可可品牌负责人阿鹿这样描述。


高翻台率带来了营收的增加。阿鹿坦言,今年总体营收一直很稳定,而且也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湘菜大厨出身的熊建,同样感受到了大家对“辣”的热情:“从这几年湘菜的火爆度来说,门店数量在所有菜系里面应该能排到第一了。”


打开社交媒体,有标称重辣爱好者的博主,专门发各种挑战辣菜的视频,从变态辣牛蛙到龙息辣椒,在置顶的视频《挑战50颗死神辣椒》下,有2.3万人点赞。


而像《湖南人在北京吃些啥》《在通州吃到了好吃又超便宜的江西小炒!》等有关“城市吃辣攻略”的帖子更是铺满屏幕,点赞动辄过千。


这些网友基本都来自江西、四川、湖南等吃辣大省,他们自己不仅爱吃辣,还对自己家乡的辣味有种护犊子的心理,以至于在业界形成了一个全国吃辣鄙视链:


“贵州人说自己喜欢吃辣,四川人第一个不服;四川人说自己无辣不欢,湖南人就要跳脚;湖南人说自己是吃辣界No.1;江西人就笑笑不说话。”


岳阳本地的曾艳,就认为湘菜是接受度最高的。她观察到,这两年经常有外地人专门到岳阳吃湘菜:“有武汉人过来吃,他们原本不怎么能吃辣,但对这边的菜评价还蛮高的。”


此外,她还经常能在B站、抖音上看到很多外国人吃湘菜的视频:“他们从一开始拒绝湘菜,慢慢接受湘菜,最后爱上湘菜。”


二、辣菜何以走红?


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是爱吃辣的人,喜欢辣的口味儿也不一样。而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贵州人喜爱酸辣、四川以麻辣著称、湖南以香辣闻名,而江西则是纯粹的辣。但对打工人来说,无论哪种口味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下饭。


作为商家的阿鹿就发现,因为太下饭,辣菜甚至带动了门店的米饭销量,有客人吃完后,专门想去店里购买大米,“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米饭品质本身也很好”,她补充道。


打工人陈晴就说,自己长了一个吃米饭的胃:“无论是湘菜还是江西小炒,这类带辣味的菜品能快速激发食欲,比起清淡的菜更下饭。可能我平时吃一碗饭就够,但碰上香辣的湘菜连吃三碗都不在话下。”


但在陈晴看来,吃辣不只是为了下饭,还能获得情绪价值。


她目前是一家新媒体公司的商务,在客户的无理要求和公司业务人员的抱怨之间周旋,是她的日常操作,压力也时常涌上心头。去年她有个客户,在临近项目上线前疯狂提修改意见,她一边强忍愤怒,一边安抚业务的同事,连续的熬夜让她濒临崩溃,而正是一份辣椒炒肉,让她在吃得满头大汗后恢复了稳定的情绪,“吃辣让我感到特别解压,那种暴汗的痛快感就像情绪宣泄一样过瘾。”


在北京打工的贵州人谢帆,也有类似的情绪体验。


2016年高中毕业后,谢帆就离开贵州,先后去到南京和北京读书、工作。现在的他,已经并不像以前那么爱吃辣,加上他最近在健身,也减少了辣椒的摄入。但每当同事说要一起吃辣,他又总是忍不住参与。在他看来,吃辣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显得亲近:“我和同事一起去吃辣,我吃得满头大汗,也觉得无所谓。而如果是情侣约会,双方肯定还是想吃得体面一点。”


不过,对于湘菜、江西小炒等辣菜的流行,餐饮行业资深媒体人道哥,有着“吃”以外的观察。


在合肥,他看到一家做得很成功的江西小炒店,而成功的原因就藏在了后厨,“四个师傅同时现炒,食材用标号的菜筐分类管理摆在身后,师傅不用走动转身就能取料。反倒其他一些餐饮,过于注重产品品质和仪式感,而忽视了效率。”


效率同样是熊建最在意的地方。去年年底,他在北京建国门的一个写字楼二层,开了家名为珑湘荟的湘菜馆。为了保证出餐效率,他严格控制着厨师和桌台数量的比例:“按照科学的厨师配比,1个炒菜厨师可以兼顾3到4桌,如果1个厨师管8桌,那就会跟不上。”


“对上班族来说,午休时间通常只有两小时,这就要求餐厅必须做到上菜速度快、菜品口味好、价格还实惠。如果一家写字楼餐馆价格又贵上菜又慢,那就很难生存下去了”,他强调。


事实上,店面紧挨写字楼,是绝大多数湘菜、江西小炒选址的共识。除了打工族午饭时间有限,也跟辣菜平价的价格定位有关。以江西小炒为例,人均四五十,两个人吃饭,一份辣椒炒肉,一份萝卜干炒腊肉,两个肉菜不到100元,就能吃得很好。


“或许大家现在都没钱了”,陈晴说,疫情之前她随便一顿饭就七八十,一天光吃饭就要花费一百多。但这几年她的收入减少,消费也降级了。


对此,曾艳也有同感。在岳阳一家连锁超市上班的她,观察到超市这两年营收明显下降,顾客消费也变得克制,唯独腐乳、豆瓣酱、剁辣椒等调味品一直卖得很好。


但她从不认为湖南人爱吃辣跟消费降级或者工作压力有关,“湖南人就是爱吃,无辣不欢。这里跟北上广不一样,那边的人有房贷车贷,压力比较大。而岳阳属于宜居城市,到点就下班,没什么压力,开心了就去吃。湖南人工资低但消费很高,大家好像都在及时行乐,200块钱吃个饭都觉得很便宜了。”


曾艳的话并非炫耀。很多从吃辣大省走出去的打工人,都对家乡的辣味有种执念。


在北京工作将近五年的谢帆,一直觉得北京的贵州菜和老家不一样:“你很难说它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可能制作流程一样,但换了一种辣椒,味道就变了。”


在他的老家贵阳,辣椒品种很多,干辣椒、煳辣椒、糍粑辣椒、糟辣椒,人们做菜有太多的选择,“可能只有从小吃到大的人,才知道什么辣椒是真香,什么辣味是真正属于辣椒的辣味”,谢帆感慨。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感受。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约为3.76亿人,比2010年增长了69.73%。人口流出排名前8的省份,有6个都是吃辣大省,分别是四川、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湖北。


或许,对这些在陌生的城市中缺乏关系网的打工人来说,辣味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身份和地域认同。正如江西小炒会在浙江爆火,大概正因为有几百万江西人在浙江谋生,义乌的“江西小炒一条街”,既是这些人的生意,也是他们对家乡的情怀。


三、一场关于中餐的效率革命


事实上,自从400年前辣椒被引进明朝,中国人吃辣历史已久,到今天,国人已经把辣椒吃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早在2021年,中国吃辣人口就已经超过了5亿。而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数据进一步显示,中国45岁以下的人群,喜欢吃辣的比例超过60%;其中,90后群体中吃辣人群占比最高,约49%的人喜欢吃辣。


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类辣菜的轮番爆火。2016年,麻辣小龙虾最火的时候,门店总数是肯德基中国门店的三倍;到了2022年底,川菜又以超过32万家的数量,位列全国各菜系门店数量第一,太二酸菜鱼、眉州东坡还把店开到了海外;紧接着,湘菜品牌费大厨辣椒炒肉成了现象级的爆品,如今江西小炒的门店也超过了2万家。


没有无缘无故的流行。在道哥看来,湘菜和江西小炒既有锅气、又能快速出餐,看似如此自然的成功模式,并非一蹴而就:“它更像是中餐自2012年开始变革至今的一个结果。”


说起2012年,多数中餐从业者或许都印象深刻。那一年,比海底捞客单价还高出40元的巴奴毛肚火锅,率先开启了一系列减菜单操作,随后在全行业带出了一波精简菜单的潮流。


巴奴的招牌产品是毛肚,为了进一步强化毛肚火锅的定位,创始人杜中兵把菜单里的100多道菜,缩减到30多道,同时将毛肚重点展示,放在菜单最显眼的位置。这一策略,让毛肚的点击率短期内飙升至139%,也让提升效率成了所有中餐的共识——与其卖十个产品都很平庸,不如聚焦三四个产品。


“这带来的就是效率,点餐的时候你不用再问你们家的爆品是什么,推荐什么菜”,道哥对此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之前所有菜品都是平头老百姓,就像人都脱光了进澡堂,你看不出来谁傻。但改过之后相当于穿了衣服,你一看衣服就知道谁是皇帝,谁是小兵。”


事实上,如今的费大厨辣椒炒肉,正是这一变革的产物。费大厨的前身叫同新湖南菜,但很长时间里由于菜品太多一直没什么特色,直到更名为费大厨,聚焦“辣椒炒肉”这一道湘菜,这才逐渐火了起来。


“一切向效率看齐”的理念,持续了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在2023年左右,出现了新的问题——效率太快了,以至于出现了预制菜。


“那怎么办?慢点呗。搞锅气,所以现炒开始流行”,道哥一直认为,江西小炒的爆火应该感谢费大厨:


“今天做江西小炒的餐饮人,我很少看见新手,都是懂经营和管理的行业老手。他们既学会了费大厨那一套搞效率、推爆品的流程,又有意识做品牌、做私域、做短视频,这就让江西小炒传播开来,大家一看越做越好,就激发了更多人的跟进。”


“品类里面有品牌,品牌提高了品类的能见度”,他把所有辣菜爆火的商业逻辑,都归于这样一句话。


四、辣菜这阵风,还能吹多久


当然,成熟的经营模式,并不意味着所有辣菜餐厅都能轻松躺赚。


在北京打工五年的河北人程鑫,每天的午饭,几乎都在公司楼下一条小街的餐馆里解决。但就在近两年时间里,这里超过一半的餐馆已经换了名字。其中,就包括他之前最爱吃的一家盖码饭辣菜餐厅,不到30元的小炒肉盖饭,吃得又饱又满足,“可惜以后再也吃不到了”,他遗憾地说道。


网上,也有各种网友分享的闭店帖。比如,大连的网友@秋日又来赏枫叶,就发帖表示,大连罗斯福后顺街的一家湘菜馆,环境时尚,主打的小炒黄牛肉也量大实惠,但不到一年却黄了,言语中满是不解和失落。



事实上,餐饮行业向来利润微薄,更不要说客单价本就较低的辣菜,“现在做亲民餐厅的话,肯定是薄利多销,翻一波台、翻两波台都不一定能赚钱,可能翻到三波四波他才会赚钱”,熊建说。


从3月中旬开始,他在建国门的门店营收就出现下滑,单日营收平均少了大约4000元。他正努力寻找原因,同时也在想其他办法增加营收,比如跟其他公司洽谈商务套餐。他的门店之前接过这种合作,人均50元左右,最多的一次一天接了300份,营收一万五。此外夏天就要到了,他准备做一波小龙虾,“当然还是辣的”。


至于江西小炒这股风能吹多久,熊建表示:“短期内应该会冒出一些品牌。不过长远来看,要像湘菜这样持续火爆,还得看后续的产品创新和品质把控。”


餐饮从业者的权衡,并非没有道理。尤其在大家消费趋于理性,收入普遍减少的当下。


曾经,在辣椒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用地少、产量高,也因为便宜、下饭而成了平民的恩赐,也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辣成了“穷”的表现。


直到近百年里,一连串的社会变革刷掉了饮食的阶级意味,这其中,辣椒的普及就是最好的体现。如今不仅普通老百姓喜欢吃辣,而中产、富人也都不能没有辣椒。


谈到国人吃辣的“穷历史”,贵州人谢帆并没有反驳:“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一定程度上没错,比如在贵州,现在还有蹲在路边接活儿的‘背篼’,重庆叫‘棒棒’,就是背个背篼帮你搬重物的人,他们经常吃的饭,就是馒头和老干妈。”


今天,辣菜的再次流行,或许和当初辣椒的普及有着相似的原因。当年轻人收入减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在饮食上对精致的追求,必然让步于吃好吃饱的底层需求。正如程鑫所说:“每次坐在桌前,看到刚出锅的辣椒炒肉冒着热气的那一刻,什么烦恼都没了。”


他从不担心楼下的餐厅换来换去,“因为几乎所有的菜馆,都在卖辣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书单SHUDAN,作者:书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一座423家A股上市公司... 423家,总市值8.53万亿元 据深圳证监局消息,截至2025年4月底,深圳423家A股上市公司(深...
机构喜欢的一些基金 就好像昨天不知道为何大涨,今天又不知道为何大跌。市场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透,我们去找所谓的涨跌原因,只...
走访企业送服务 护航发展解难题 (程志)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近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平房分局经侦大队深入辖区企业开展走访...
科森科技参股公司特丽亮豪掷1.... 许广彬的债务“雪球”引发的实控人变更风险持续发酵。 5月14日晚,东方材料(603110.SH,股价...
巴基斯坦与印度停火延长至18日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15日说,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军方当天的通话中,双方已同意延长停火至18日。
外贸“爆单”的虚与实 外贸“爆单”,看似一片繁荣景象,实则虚实参半。虚的一面,可能只是短期的市场波动或个别订单的集中爆发,...
新消费催生新职业 年轻人解锁这... 消费需求是催生新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随着我国新消费业态的蓬勃发展,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干起了...
科华数据(002335)5月9... 证券之星消息,近日科华数据披露,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0万户,较4月30日减少50...
界面晚报 | 年内首次降准正式... 中办、国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意见》提出,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
可能存在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风险... 今日聚焦 【2连板新华锦:公司、公司关联方可能存在被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被证券交易所实施纪律处分的风...
深创投加码蛛丝蛋白纤维!灵蛛科...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获悉,2025年5月,深圳灵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蛛科技”)宣布完成深圳市...
现在的住家阿姨,也太贵了吧 现在的住家阿姨,真的是太贵啦!以前请个阿姨帮忙做家务、照顾家人,价格相对还比较亲民。可如今,市场行情...
佩斯科夫:俄方代表团从早上开始... 当地时间5月15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回答记者关于俄乌代表团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谈判的问题时表示...
做好这三点,预防慢性心力衰竭|... “做好这三点,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科普时间”。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合理饮食,减少高盐、高...
战投何时来?复飞何时定?欠薪何... 战投何时来?复飞何时定?欠薪何时发?这些问题如同一把把悬在幸福航空管理层头上的利剑。面对外界的急切问...
*ST星光主力净流出2579....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肖文竹 编|深海 东财Choice金融数据显示,2025年5月15日,*ST...
AI浪潮下炒股如何不当韭菜?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胡萌)随着DeepSeek的惊艳亮相,各行各业都想借此东风找寻AI技术落地的可...
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措施将出台,... 截至收盘,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1.3%,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下跌1.8%,创业板指数下跌1.9...
数据出炉!金融总量增长既“稳”...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5月14日发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显示,金融总量增长既“稳”又“实”,广义货币(...
多次宴请公职人员,南通爱尔眼科... 南通爱尔眼科医院 CEO 因多次宴请公职人员这一不当行为,其政协委员身份被撤销。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