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太空算力有啥用?还面临哪些考验?
创始人
2025-05-15 08:04:02
0

14日下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首批一轨12颗卫星发射升空。

目前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也标志着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一箭12星

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入轨

“星算”计划首发星座12颗计算卫星采用国星宇航自研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搭载了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星载高速路由器等载荷,实现了“算力上天、在轨组网”。每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具备太空计算、太空互联能力,星座组网后将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

该星座通过星间激光高速互联、星座稳定组网和算力分布式调度,构建出开放共享的太空计算系统,打造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将完成太空计算系统建链、组网、成云等天基计算基础功能的在轨验证和应用。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相比于传统的应用型卫星,算力卫星极大地提升了单星高性能太空计算的能力,像互联网将不同的电脑连接在一起一样,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通过算力卫星构建计算星座,我们可以变天数地算为天数天算,变传统的地数地算为天地同算,最终服务于太空边缘计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场景的许多应用需求。

算力上天:

太空从此有了AI大脑

中国工程院院士 之江实验室主任 王坚:我们讲了那么多年的云计算,事实上我们的计算是在地面上,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计算带到太空去,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需求。在2023年的时候,在太空上,大概有7000多个在轨卫星,最大的变化是在下面的几年,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大概会有8万个卫星在上面,会有10倍以上的卫星在上面,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和变化。

但是真正的困惑是太空的算力远远不足以满足这些卫星对算力的需求,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数据传不回地面,无效的数据多,遥感卫星拍了不该拍的照片,都是云层,当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数据的时效差。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遥感卫星还是很难在应急救灾情况下起作用,时效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今天卫星只有通信、导航、遥感这三类卫星,是不是会有第四类卫星出来?我们把它叫做计算卫星。所有的遥感卫星,在天上都是独立的,它们唯一的通讯是跟地面通讯,这些卫星是不是能够互通互联?这就是计算星座最基本的出发点。

太空算力有啥用?

算力上天,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专家介绍,这不仅是推动太空技术发展,比如为近地轨道的航天器、月球、火星探测等提供关键算力的支持,还为未来大规模的算力验证以及地面、低空场景支持开辟了新的一种可能。

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 赵宏杰:让卫星互联互通,在太空侧提供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将进一步改变科学研究的范式,为众多新质生产力的场景开创创新应用的新土壤。比如我们在赋能对地观测和物联网的领域,基于强大的天基计算与互联互通,可以将传统卫星的数据采集到信息服务的周期,从月级、周级或者天级的响应时间大幅缩短至秒级。通过红外ADS-B等多种应用载荷搭载,能够提供全球林火秒级监测感知,低空飞行器实时监测与定位,可广泛支持应急处突、防灾减灾、低空经济等低延时的需求场景。

除了时间维度的赋能,在空间维度上,太空计算中心还可以赋能卫星数据,从二维到三维的在轨实时处理,可面向数字经济场景支撑卫星三维数字孪生等应用方向,也可为低空经济场景提供低空飞行器卫星三维导航应用,又可为机器人场景提供具身智能全息城市训练场等支持。在科学探索方面,太空计算中心也可以扮演太空智能中枢的角色,广泛支持海量深空探测数据的实时在轨计算与处理,助力深空探测任务的计算需求与任务规划的动态优化。

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

人工智能领域的边界从地面迈向太空,这将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带来什么呢?未来,在技术、制度以及全球合作等领域,我们又将面临哪些考验?来听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的分析↓↓↓

刘兴亮:人工智能上天能够催生天基智能新业态,包括了卫星制造、星展AI芯片、星间通信、在轨计算平台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从硬件到软件、从平台到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为全球数字经济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的支撑。通过在轨计算和新街高速通信,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分布式算力网络,可以支持数字孪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太空经济规模预计将达到1.8万亿美元。

太空算力的发展面临技术、制度与合作的三重考验。太空环境复杂,存在辐射温差等极端条件,对星载计算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此外星间通信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其次当前的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的国际法律框架,存在法律空白和制度滞后问题。太空算力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焦点,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国际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人工智能迈向太空标志着天机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产业和经济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构建开放、共享、可持续的太空算力生态系统,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智能和高效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GPT-4.1正式上线Chat... GPT - 4.1 正式上线 ChatGPT 啦!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纷纷发表辣评,其...
昆仑万维押注AI巨亏16亿,研... 证券之星 李若菡 全面推进“All in AGI与AIGC”的战略的昆仑万维(300418.SZ)迎...
山东景区新玩法:共享无人机租赁... 随着无人机应用日益普及,无人机需求不断攀升。近日,山东多地“共享租赁无人机”市场逐渐升温,大幅降低了...
跟着巴菲特投资:十问十答读懂现... 5月15日,A股市场低开震荡,“现金牛”800自由现金流ETF(563680)同样回调,当前跌0.6...
美债崩了 又到了上月特朗普“认... 财联社5月15日讯(编辑 潇湘)当不少美股投资者近来沉浸于股市的强劲反弹之时,在美债市场上,这几天则...
消费ETF:5月14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5月14日,消费ETF(510150)融资买入206.21万元,融资偿还245.26万...
全国首趟“一单制”跨境铁海联运... 昨天下午,一列满载韩国货品的跨境班列从山东烟台港发车,前往吉尔吉斯斯坦,这是全国首趟“一单制”跨境铁...
福州人注意!预计今年有5到6个... 福州的朋友们请注意啦!据相关气象部门预测,今年预计将会有 5 到 6 个台风陆续登陆或对福州产生影响...
龙头股份:5月14日融资买入1... 证券之星消息,5月14日,龙头股份(600630)融资买入1624.05万元,融资偿还1753.49...
福建开展专项行动!近期路边看见... 福建近期开展了一项专项行动,旨在加强对某些危险物品的管控。近期在路边时常能看见一些看似普通的物品,然...
西安出台措施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 观点网讯:5月1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
腾讯架构调整“点燃”生态伙伴 ... 财联社5月15日讯(编辑胡家荣)腾讯控股(00700.HK)最新发布的组织架构调整虽未提振自身股价,...
郭祥玉总经理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 5月13日,中国诚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祥玉会见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双方就进一步深...
独居女性搬家时,为何难寻一名女... 独居女性搬家时难寻一名女货车司机,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传统观念中,货车运输工作常被视为男性的领域,...
掌上白银APP虚假平台诱导投资...   金融类投资应用程序在主流应用商店的准入审查通常具有严格的合规性要求,需提交完整的经营许可及金融业...
没有翻不过的山!7次交锋,郑钦... 没有翻不过的山!在激烈的网球赛场,郑钦文历经 7 次交锋,终于迎来了首胜萨巴伦卡的辉煌时刻。这场对决...
废品回收站发现几百个机密文件 在废品回收站的一角,工作人员们不经意间发现了几百个看似普通的文件,然而经过仔细检查,这些文件竟然是机...
不穿内衣成新审美,行业压力更大... 在当下的时尚潮流中,“不穿内衣成新审美”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曾经,内衣被视为女性着装的必备品,如...
福州高新区将新添一座人行天桥 ... 福州高新区即将迎来一座崭新的人行天桥,它宛如一道便捷的纽带,将周边园区紧密相连。这座天桥的建成,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