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打工人成为了中式养生水的“捧红者”。他们在忙碌之余,开始注重养生之道。这种中式养生水以其独特的配方和功效,迅速在打工人群体中走红。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它始终是打工人的心头好。无论是在办公室里、地铁上还是家中,都能看到打工人手持一瓶中式养生水的身影。其销量更是一路飙升,成为了市场上的爆款。打工人用这种方式关爱自己的身体,也让中式养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 (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牧羊
没想到,过去几年内“统治”打工人工位的无糖茶、有机蔬果汁,已经悄悄被一瓶瓶养生水换下去了。
相较于鲜艳色彩的奶茶、果汁,养生水简直像是与世无争的“淡人”:淡红色的红豆枸杞水、淡黄色的黄芪水、米白色的薏米水……就算是颜色最深的黑豆茶,汤液也是透亮澄清。
但也就是这样的“淡系”茶饮,正以不可阻挡之姿,抢占着水饮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8年到2022年国内仅有4个品牌布局中式养生水。但2023年后,养生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0%。预计到2028年,中式养生水的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大关。
曾经常驻养生壶、让年轻人嗤之以鼻的养生水,终于被忙碌的打工人捧红了。
养生水听上去新奇,但对中国人来说并非新鲜事物。我们熟悉的玫瑰花茶、酸梅汤,甚至崂山白花蛇草水,广义上也归属于中式养生水系列。只不过在此之前,它们一般作为“家庭版饮料”出现,未能在茶饮市场中拥有太多话语权。
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意识不断提高,适合全年龄段的养生茶饮便拥有了新的市场机遇。
只是,在人均懂点养生的当下,真正系统地养生并不容易。根据《健康无需“负重前行”:当代都市“碌”人的轻健康觉醒》洞察报告,近半数都市打工人都认为“有钱有闲还要有时间才能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状态”。毕竟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何谈养生?而严格按照养生方式去生活,又会收获更大的生活压力。
△报告调研了人们对健康养生的态度。
“没钱没闲没时间”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的首要障碍,而开盖即饮、价格合理的养生水恰好填补了这种碎片化养生需求。
事实上,养生水和曾经的“健康icon”无糖茶的主要客群也有重合。无糖茶主打无糖,而养生水则自带一种对功效的基础认知:枸杞护肝、黄芪补气、冬瓜荷叶去火、桂圆安神养血……
只要看到这些原料,人们心里就会自动跳出食材相应的功效,喝进去的水似乎也在默默发挥效用。因此,虽说养生水不是药品,却似乎更契合城市亚健康群体的普遍心理与生理需求。
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显示,2024 Q3即饮茶(无糖茶)增速放缓至4.1%,而中式养生水所在的植物饮料类目增速则达37.64%,成为增长最快的饮品细分赛道。
可以说,脆皮打工人快把中式养生水喝成“水替”了。
中式养生水大受追捧,主要原因是其配料干净、无糖无添加,成分兼具养生功效。
盒马水饮研发采购人员清釉坦言:“现在‘0糖0脂’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基础需求,为了健康,大家也愿意在口味方面做出一些妥协。”但即便打工人再想养生,也并不想真的喝药。
市面上最常见的养生水原料是红豆、薏米、枸杞,基本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公约数,却也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而创新口味的养生水,所获点评往往褒贬不一。
去年10月,盒马首次推出的苹果黄芪水和陈皮四神水一上市便冲上植物饮料销量榜前3。不少消费者出于对“水果+中药”组合的好奇购买尝试,随后在社交媒体上便掀起了对这两款养生水口味的热议,有人表示“一口yue”,也有消费者爱不释手。
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好奇,证明了市场对于“养生水替”有需求。“用户本身有这样的需求,却缺少好的商品,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去开发新的产品,匹配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清釉说。
因此,盒马与中药老字号李良济合作推出的新品“暑清元气水”和“五汁饮”,便是在口感和功效平衡上的另一大胆尝试。
以五汁饮为例,食材配比由老字号品牌“李良济”提供,配方参考古籍《温病条辨》。“(我们)做‘水替’不是简单复刻传统配方,而是要做更适合当下消费习惯的改良。”李良济健康产业公司总经理李梦琦表示。特别是在大部分人有“甜度焦虑”的当下,中式养生水仍要在保留“药感”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兼顾适口性。
据李良济研发总监蔡顺顺介绍:“我们使用了梨丁、荸荠这些口感较好,本身就在经方中存在的原料,还有麦冬、西洋参等能回甘的食材去调和饮品的药味。”这样才能保留传统古方,并在完全不加入代糖或蔗糖的情况下,以甘代甜。
不难发现,如今几乎每个入局中式养生水的品牌,都开始卷起了工艺、底蕴。不但强调“熬煮”“萃取”,最大程度保证茶饮的“自然”属性,原料上又纷纷围绕古方、本土食材做文章,希望走出差异化道路。单瓶500ml价格也逐渐降至5-9元区间。
但无论茶饮品牌对产品的营销多有特色,让打工人为之买单的重要原因仍是情绪价值。
只比普通矿泉水贵上两三块钱,就能“祛湿消肿”“补肝养气”;熬夜写方案时灌一口人参水,仿佛就能对冲凌晨三点改需求的肝火;久坐水肿后猛喝赤小豆薏米水,心理上好像就已完成了祛湿的仪式感。
那些在会议间隙拧开养生水瓶的年轻人,并不真的相信一杯水能逆转熬夜损伤。但至少喝下去的瞬间,这杯淡淡的水能短暂抚慰他们长期以来的健康焦虑。
毕竟,消费者关注的不只是手里的这杯水,还有把健康握在自己手里的安全感。
参考资料:
[1]从嫌弃到真香,增长超350%: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熬出头了吗?|深氪新消费
[2]打工人续命水,今年卖爆了|有意思报告
[3]健康减负在行动,盒马联合CBNData发布2025“轻健康”洞察报告|CBNData报告|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上一篇:《歌手2025》首发阵容官宣
下一篇:北美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