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折枝|从“三个维度”看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之地位
创始人
2025-05-11 12:16:11
0

史林折枝,从“三个维度”看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之地位。其一,建筑维度,其古厝林立,见证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演变,如明清建筑的典雅与近代建筑的融合,宛如一部建筑史的活教材。其二,文化维度,这里是福州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儒家文化到商业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汇碰撞,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三,历史维度,众多历史事件和名人轶事在此发生,林则徐、严复等名人与三坊七巷紧密相连,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以其独特的“半部中国近代史”地位熠熠生辉。


走进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导游非常自豪地告诉说:“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若问这地位何来,导游说,这里走出了许多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旭、林觉民等100多位人物。我听了,深为认同。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没能找出一片坊巷产生出如此众多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

但我仔细琢磨,人数众多是一个方面,而这些人物,他们的理政思想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史80年的求索思想,他们的印迹恰恰能够完整反映中国近代史的脉络。两个方面相互照应,可以清晰印证三坊七巷的“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地位。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长达百多年,其间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之所以称之为“半部”,主要是指1840年至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

思想史维度

在三坊七巷可以触摸到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脉络:清晰反映晚清时期图强救亡的治政思想轨迹。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的坚强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得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变成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瓜分中国领土,近代史的80年也是自强求存的80年。在这一变革时期,在治国方略上,提出了许多治国主张,展示了中国近代国家治理的思想史:

林则徐,人称“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任两广总督后,虎门销烟,抗击鸦片,又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组织翻译《四国志》和《海国图志》,主张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进步的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

沈葆桢,洋务运动代表人物。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提出“自强”与“求富”,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迎来了晚清的中兴时期。沈葆桢担任福建船政大臣期间,创办马尾船政学堂,兴办船政工业,推动了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治理台湾和外交方面建树颇丰。

严复,马尾船政学堂首批选派赴国外学习的学员。在国外,不仅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航海技术,还深入考察西方政体,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提倡西学,提出了“救亡”思想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成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表现出严复先生的科学精神与爱国思想,对思想启蒙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了解西方,学习西方进步的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到洋务运动“师夷之长,以夷制夷”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严复学习西方、思想启蒙,贯穿近代史的80年,清晰反映出中国近代史的理政思想轨迹。

历史进程维度

在三坊七巷可以感悟晚清政府的兴衰轨迹:从维护到改良到结束统治的历史进程。

三坊七巷历史人物中,既有林则徐、沈葆祯等一大批晚清忠臣,他们以“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思想,为晚清复兴,国家图强而呕心沥血。然晚清积弊日重,晚清政权开始跌宕,发生了两大重要历史事件,都有三坊七巷人的参与。

(一)林旭参与戊戌变法,乃“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光绪宣布变法,当年正是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这场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近代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次变法中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乃侯官人,居于三坊七巷。

(二)林觉民参加推翻晚清政府的革命,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列强环伺,国人涂炭,国家危殆。孙中山等建立同盟会,举行广州起义,意图推翻政权。林觉民积极参与,起义前,林觉民挑灯作《与妻书》,以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相信“然吾辈身死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矣”,最终成为坚定的青年殉道者。

中国近代史的80年,无论是维护统治,还是改良统治到最终到结束清王朝的统治,皆有三坊七巷人的参与,从这些人物中,反映了近代史前80年的统治脉络。

开启与结束的维度

在三坊七巷可以感知一个历史阶段的开启与结束。

说起中国近代史的开启和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两个时间节点,绕不开三坊七巷的两个人物:一是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爆发,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列强瓜分中国领土,中国历史迈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林长民,1919年5月2日在《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向国民揭露政府卖国行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结束,从而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阶段。

上述分析中看出,三坊七巷具有半部中国近代史之地位,既有对历史产生影响的人物众多的因素,也有他们在各个历史阶段产生巨大作用的因素,两个方面的叠加,奠定了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地位。

三坊七巷拥有“半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时势铸就,也是历史积淀。三坊七巷的“半部中国近代史”根植于三坊七巷文化,赓续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客观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自强、救亡、图存的历史。历史积淀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文化与时代的交融碰撞奠定了三坊七巷的“半部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地位。(筱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