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创新的领域,有一个令人瞩目的项目——将废弃贝壳研发成高端医疗器械。通过独特的技术和创新思维,科研团队成功地将看似无用的废弃贝壳转化为精密的医疗器械材料。这一突破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更在医疗领域开创了新的可能。其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凭借卓越的性能,在市场上获得了高度认可,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因如此,该项目荣获生产力促进奖一等奖,成为科技与环保完美结合的典范,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事业中。
近日,由福建吉特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省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申报的“医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创新发展及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奖一等奖,为福建省唯一获奖项目。
吉特瑞首席科学家张其清(中)在实验室内(资料图)。
生产力促进奖是经科学技术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励。
吉特瑞位于福州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且临床急需的引导组织再生“吉特瑞”民族品牌创新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创伤、肿瘤和退行性病变等导致的临床病缺损组织再生性修复、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功能/智能型生物材料等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推广。
吉特瑞聚焦“蓝色药库”建设、创新,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利用海洋废弃贝壳制造的体内植入高端医疗器械产品——骨填充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大大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被学习强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50多个平台评价为“敢为争先,实干争效”“点贝成金,开启产业新蓝海”“摘下了全球第一的桂冠,迎来了行业颠覆式的技术革命”。
吉特瑞历时6年多研发的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是福建省首款自主研发的可吸收外科缝合线,填补了福建省生产可吸收外科手术线的空白。该产品以海狸鼠尾巴为原料,价格是进口产品的一半。与传统的可吸收外科缝合线相比,该产品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张强度,术后组织排异和反应轻,能被人体自然吸收,不需要二次手术拆线,大大提高了病人创口的愈合效果。(记者 徐文宇)